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柯继承、陈嵘、 张建初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柯继承
内容概要
《苏州望族秘事》中苏州是一个能够让人时时感动、永远感动的具有浓郁人文情怀人文精神人文内涵的地方,而苏州文化的内容丰富庞杂,它像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珍珠。如果你是苏州人,阅读《苏州望族秘事》,就像是重新走进你的童年,就像是重温美好的旧梦。
书籍目录
小引/1 大风起兮云飞扬:吴地望族的崛起/3 孙坚与孙策/4 孙权与吴四姓/7 “暨艳案”始末/16 晋以后的望族“衰变”/18 簪缨联翩春常在:科举入仕/20 宋代苏州范氏/21 明代申氏与弹词《玉蜻蜓》的恩怨/31 科甲蝉联的其他官宦世家/39 柳暗花明又一村:义庄的来龙去脉/53 旧时王谢堂前燕:书香门第/62 中古时期的文艺世家/63 明代的文氏家族/76 明末清初的昆山归氏/82 大阜潘氏——“贵潘”/84 晚清民初的吴氏/94 客来吴地星霜久:与望族渊源相关的地名风流/104 街坊故事/104 桃花坞望族拾遗/122 状元宅园钩沉/132 雕阑玉砌应犹在:望族筑园纪事/143 沧浪亭风波/145 狮子林趣话/153 艺圃秘闻/157 醉里吴音相媚好:家族文化/168 潘氏词人及其创作/168 顾氏怡园与过云楼/172 《午梦堂集》纪事/177 无可奈何花落去:望族的衰微与解体/185 族谱修纂/185 望族姻亲/189 经济应变/193 主要参考文献/202 后记/204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范仲淹重视教育与科举,从大处讲,是为国家培养和发展可用人才,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小处讲,也使普通士子有了出头之日和发展上升的机会,即所谓“国家得人,百姓受赐”。这应该源自于范仲淹从自己的经历中体悟“求老师巨儒以成就事业”的道理。发达的教育为科举选官提供了充沛的人才来源,而对某一家族而言,科举选官又为重视教育与文化的家庭和家族累世为官、簪缨联翩打下了基础,从而为名门望族的绵延壮大提供了保证。 这一点我们从范仲淹一族本身的兴旺发展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首先,望族的形成,除了得益于该家族的代表人物有比较重要的政治地位外,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也是必不可少的。范仲淹作为范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人物,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极为优秀的,正如金代元好问所说:“范文正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材、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干百年间,盖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元好问《范文正公画像赞》) 范仲淹的四个儿子也都很杰出,范纯佑作为范仲淹的长子,对父母一直十分孝顺,从不违离左右,连科举功名也不参与,他早年跟随范仲淹,在陕西抵御西夏时,能身先士卒,亲临前敌。他对军中人才了如指掌,向范仲淹所推荐任用的人才都能称职。特别在马铺砦抵御夏兵时,范纯佑仅用数天就完成了边筑城边作战的任务,使他负责保护的一路得以安定。可惜范纯佑早卒,壮志未酬。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字尧夫,自小跟随名儒胡瑗、孙复学习,功力颇深。皇祜元年(1049年)进士及第后,并未为官,直到范仲淹过世才出仕,官至丞相。他一生廉俭,为人宽厚,以忠、恕两字律己,是范氏四弟兄中最为优秀的。范仲淹三子范纯礼,字彝叟,生性沉毅刚正,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他处理边境民族纠纷时能继承父亲的招抚睦邻政策,对待少数民族事务,能处之以“静”,以安定为上,边民非常爱戴他,甚至画了他的图像供奉。范仲淹第四子范纯粹,字德孺,主要也在西北边境任职,累官至徽猷阁待制。他沉毅有翰略,同范纯礼一样,能正确对待边境少数民族,不轻启战争。
编辑推荐
《苏州望族秘事》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