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身边事的力量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怀祖,姚春雷 著  页数:277  字数:212000  

内容概要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对人和事物的感知敏感而率真。大学生是青年人中间最为活跃的力量,他们集中食宿、共同生活、一起学习,他们既有着丰富独立的思想,又相互影响和感染。选择大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作为研究的视角,既富有挑战性,又很有意义。
《身边人身边事的力量——以大学生先进典型为视角》仅仅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典型发生作用的脉络作了简要的思考。显然,先进典型的内涵要广阔得多,其作用也是丰富多彩的。剖析一个方面的情况,无非是想说明一个重要的道理——先进典型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
《身边人身边事的力量——以大学生先进典型为视角》作者彭怀祖为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江苏先进典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南通大学榜样与偶像研究所所长。本书获得南通大学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作者简介

彭怀祖,1956年出生,江苏海门人,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江苏先进典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南通大学榜样与偶像研究所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在全国较早系统开展榜样与偶像研究。从道德动因等方面剖析榜样教育,从市场经济特征及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等方面探究偶像崇拜,较为系统地研究榜样与偶像的耦合、差异及部分转化,在全国同类研究中有较大影响。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榜样与偶像研究》等多项课题,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榜样论》,在《教育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成果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先进典型概述
一、先进典型的基本概念
二、先进典型力量的分析
三、青年先进典型的选树
第二章 新时期的先进典型教育
一、新时期先进典型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新时期先进典型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新时期先进典型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高校先进典型教育的审视
一、高校先进典型教育的经验
二、高校先进典型教育的不足
三、高校先进典型影响力弱化的原因
第四章 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探讨
一、青年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二、青年价值观的走势特征
三、加强和改进青年价值观教育
第五章 大学生群体的探研
一、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分析
二、大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三、大学生生活状态分析
第六章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枥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二、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成因
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价值
第七章 身边人身边事力量的探源
一、同辈群体的影响力
二、身边人身边事的内涵
三、身边人身边事的特征
四、身边人身边事的力量
第八章 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的探究
一、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基本要义
二、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发挥的依据
三、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发挥的系统性
四、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发挥的层次性
第九章 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的内涵
一、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发挥的指向性
二、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发挥的过程
三、大学生先进典型作用发挥的模式
第十章 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的未来
一、科学遴选大学生先进典型
二、正确对待大学生先进典型
三、有效学习大学生先进典型
四、优化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3)行业领域趋向多样化。根据“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当选人物特点,他们的行业领域逐渐多样化,由原先的经济、政治领域,发展为广泛分布 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公共事业等各个行业领域,树立了更 多行业领域的青年典型,扩大了受众范围和典型人物的价值认同空间。评 选活动中政治领域一直占重要地位,来自政治领域的人物人数比例稳定,维持在10%~30%。其他领域分布情况以第17届为分界,前后的评选活动显 示不同的特征。在第12—16届评选活动中,经济领域人物出现了类聚现象,比例最大,占20%~40%;文化(含新闻出版)领域人物较多,占20%~30%,但人数比例小于经济领域人物;科技、教育、公共事业(含医药卫生)等 领域各占10%左右,与经济、文化领域相比,比例偏低。在第17—19届评选 活动中,经济领域人物比例下降至10%;文化领域人物比例继续上升,高达 50%;科技、教育领域人数比例有所上升;出现了难以归类的其他领域人物,比如第17届的文花枝、洪战辉,第18届的徐本禹等,他们因为慈善和道 德领域的突出表现而入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活动已经跨越了 两个世纪,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而日新月异。与 此同时,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内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信息化不断加剧的 趋向,科技越来越融人生活,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这对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杰青”当选人物 来自于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正是契合了这一发展要求。(4)在社会阶层方面开始关注普通大众。来自平民阶层的当选人物出现 并增多,体现了该评选活动由精英阶层向平民阶层的倾斜,平民“杰青”所占比例有所提升。二十多年来,该活动树立了一些平民阶层的青年典型,扩大了典型人物形象的受众范围与价值认同空间。我们对第1—19届“中 国十大杰出青年”人物进行了分类统计。其中,政治精英包括政府、军警、事业单位的领导;经济精英包括私营企业主和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文体 精英包括科技、医药卫生、教育、体育、文化艺术等行业工作人员;普通 大众包括各行业领域的基层工作人员和大学生。第1—19届“中国十大杰出 青年”的大众阶层人物,绝大部分出自最近四届,在各当选总人数中所占 比例分别为10%、10%、O%、0%、0%、0%、10%、0%、0%、10%、10%、0%、0%、0%、0%、0%、10%、10%、10%,整体呈上升趋势。他们中有大学生、邮递 员、导游等。由精英阶层向大众阶层的比例倾斜,显示了评选活动对于当 前社会价值多元趋向的适应和努力。但是,从结果来看,还是不尽如人意 的。先进典型教育的模式多种多样,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更加可亲、可 敬、可信、可学,是应当大力倡导的。鉴于以上两点认识,本书的写作才 会聚焦“身边人身边事”。(5)当选人物类型趋向道德化。道德型的青年杰出人物比重呈现上升趋 势,表明道德因素越来越重要,树立了更多道德高尚的青年典型,增强了 典型人物的道德感化力量,扩大了典型人物形象的受众范围与价值认同空 间。通过对候选人事迹的分析可以发现,第1—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标准包括两种要素,一是突出的事业成就,二是高尚的道德品质。根据这两种要素在各个人物身上的分配情况,可以将当选人物分为三类,即事业型、道德型、混合型。以近期为例,第12、13届事业型人物均为10 人,比例为100%,没有道德型和混合型人物,体现了这一阶段的评选活动 坚持以“做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事业要素为标准。第14、15届仍以 事业型人物为主,同时出现了兼备事业要素与道德要素的混合型人物,显 示了评选活动开始重视道德因素。17—19届事业型人物比例继续下降,混 合型人物和道德型人物继续增加。道德型人物和混合型人物逐渐增加。事 实表明,无论时代如何进步、经济如何发展,人们对道德的追求从来都没 有改变,从来都没有弱化,相反,随着物质的繁荣,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 的快慰和富足。实践证明,评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先进典型人物的活动具有深 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现在的评选活动很多,有的活动越办越红火,受众面越来越广泛,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大;有的评选活动脱离群众搞形 式主义,动辄标以“共和国脊梁”等称号,最终导致主办方在台上表演、群众在网上嘲讽,成为一出闹剧。先进典型人物的选树和宣传关键在于与 时俱进、科学发展,针对当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从形式、内容、载 体、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牢牢地植根人民大众,热忱地反映群众意愿,注重实效。大家喜欢,就会潜移默化受教育。以“身边人身边事”作为选 树先进典型的出发点,是一种有效发挥先进典型力量的方法途径。P25-27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身边人身边事的力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