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民间表达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君玲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王君玲,山东莱州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暨南大学博士后(出站)。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传媒与社会发展等。    先后在国内中文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与集体行动的关系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预警变量的设定与测量研究”,获得博士后基金资助一次。参与完成的“藏文网站、藏文信息系统、藏文视窗平台”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书籍目录

总序/001绪论/001第一章  网络表达问题的起点与界定/014  第一节  网络表达问题的历史背景——网络社会的崛起/015  第二节  网络表达问题的文化背景/024  第三节  网络表达问题的社会群体背景/025  第四节  网络民间表达的含义/030第二章  网络表达参与:主体、深度与影响/034  第一节  网络表达的主体以及主体性/035  第二节  网络表达的参与度/040  第三节  网络表达参与的社会影响/045第三章  网络民间表达中的社会思潮分析/048  第一节  泛道德主义倾向/050  第二节  网络表达中的民粹主义/058  第三节  小结与分析/062第四章  心理动力:网络表达的主体诉求/070  第一节  基本生存诉求/071  第二节  自我心理诉求/079  第三节  社会参与诉求/086  第四节  娱乐诉求/092第五章  技术动力:网络表达的推手/095  第一节  理论回顾:关于技术与表达的关系/096  第二节  技术驱动下的人类表达轨迹/103  第三节  网络技术的特征与价值分析/108  第四节  网络技术对表达环境的塑造/114第六章  话语权力:网络表达的深层博弈/121  第一节  现实权力下的网络话语/122  第二节  网络话语下的权力重构/13l  第三节  争论:典型个案分析/139  第四节  反思:网络权力与法律界限的二律背反/142第七章  现实因素:网络空间的环境控制/147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中的经济与政治控制/148  第二节  网络表达的外在文化环境/158  第三节  网络表达自由/168结语  该给网络表达一个怎样的空间/177附录  北京2009年舂运火车票最完整购买指南/179参考文献/181后记/193

编辑推荐

王君玲编写的这本《网络社会的民间表达--样态思潮及动因》的主要内容是:试图描述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表达形态;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分析这种民间表达中所反映的中国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社会思潮;最终考察影响、推动或建构网络表达的各种要素和各个领域。    本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网络社会的民间表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