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程强强 等著 页数:151 字数:12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真光书院校祖那夏理》由程强强、夏泉、荀万祥著,本书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详细勾勒了校祖坎坷、奋斗与辉煌的人生历程,为我们展现了集传教士、教会教育家、慈善家于一身的校祖,通过在华的办学活动,引进西方教学方法与教育管理模式,促进了广东近代女子教育与慈善事业的发展,并揭示了其自身角色变化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互动关系;二是校祖倡导的“爱”的教育是传承给真光的一笔丰厚的财富,目.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
程强强,暨南大学2011届硕士研究生,现任教子广州市第十八中学。曾参与撰写团中央2008—2009年度规划研究课题《宗教影响与大学生成长研究》、2009年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真光书院与清季民初广州教育》、暨南大学第四届挑战杯课题《红西路军资料状况调查分析——关于建立数据库的初步实践》。撰写的论文先后在《中国青年研究》、《民国档案》、澳门《文化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
书籍目录
前言 荀万祥
绪论
一、研究目的、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那夏理入华背景
一、“西力东渐”与传教士第四度入华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与西人传教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那夏理入华初期的传教活动
一、那夏理生平
二、入华初期的传教活动
第三章 那夏理以办学为途径开展的传教活动
一、创办女子教会学校:真光书院
二、女传道的培养
三、真光的社团组织及其传教活动
第四章 那夏理对广东女学发展的开创作用
一、从传教士到职业教会教育家
二、引入西方新式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师范班的创办与真光师资建设
第五章 那夏理与清末民初广东女学的发展
一、首开广东女学教育之先河
二、清末民初广东女学的发展
第六章 那夏理对广东女子教育事业的积极推动
一、设立国民学校和义学
二、对中国传统婚姻与缠足的抵制
三、举办慈善事业
四、职业女性的出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孙中山致函教会教育家那夏理考证 程强强 夏泉
从传教士教育家到红色书店掌门:一个美国家族的记忆——一个美国家族四代人与中国的一个半世纪何明星
那夏理生平事记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培养女传道是那夏理创办真光书院初期最重要的目标。第一批从真光毕业的女传道开始工作是在1873年。这一批毕业生共有六人,都为妇女,她们在入学前曾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进入学校时都已会认字。从真光毕业后,她们很快便投入到传教工作中。她们深入到一家一户进行拜访,希望能有机会向民众宣讲福音。她们每天都外出几小时进行布道,并且每周举行一次宗教会议,在会上每个人都要汇报自己一周的工作情况,包括工作中遇到的磨难和获得的成功。在会议中,她们把劝告和安慰当做最好的排忧方式,希望以此能帮助大家共渡难关。据一个西方传教士记载,有一年,这一批坚定的传教工作者获得了将近5 000的信徒,前来听她们宣讲福音的人数多达2 500人。但是,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数字,因为同一个人可能会前来拜访多次,所以这一数字更准确地代表她们公开宣讲福音的次数。 所有的荣誉都应该属于这些先驱者。四十多年前,中国人对于基督教的态度与今天大不相同。在那时,传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布道的人需要具备很大的勇气和奉献精神。对于那些深人到一家一户进行传教工作的女传道来说,她们努力传播基督教福音,但往往看到的都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甚至常常还会为此遭受迫害。这些早期女传道中,有一个在讲述她的经历时说:“当愤怒的民众用水泼她,用石头砸她时,她一点也不在意。但是,当他们试图唤狗咬她时,她就会感到害怕。” 在那些日子里,妇女从事传教工作的两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即她们年纪都比较大,而且都缠足。前者允许她们在大街上自由穿行,后者则是她们得体的标志。当时,在广州西郊建起许多楼房,房前有一大片沙地。女传道们通常都需要穿过沙地前往住户家传教,在路上她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脚踏在太阳暴晒过的沙子上被灼伤的疼痛。她们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忘记,但是正是因为她们对传教工作的坚持,使得基督教在最贫瘠的不毛之地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最终,她们的工作获得了回报。此外,她们中有一人在不到三年的时问里,引领十七人放弃偶像崇拜,变成了基督徒,其中还包括三名男性。 第二批从真光毕业的女传道共有四人。其中一位是一名官员的妻子。这名官员像他的同僚们一样沉迷于吸食鸦片。他死后,什么都没给妻女留下。这名女传道之前只是听说过基督教,但从未去想了解它,直到一天晚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梦促使她感到必须马上信仰新的教义。之后,她选择了基督教,变成了一名基督徒。
编辑推荐
《真光书院校祖那夏理》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