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萧松华 著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研究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货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对货币、信用和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章节摘录
从历史上看,支付中介职能先于信用中介职能,它最早产生于货币经营时期。货币经营者在货币保管和办理支付中积聚了大量货币,为使货币增值而发放贷款,于是产生了信用中介职能。但支付职能的发展,也有赖于信用中介职能,因为只有在客户保存一定存款余额的基础上,才能办理支付。当存款余额不足时,客户会要求银行贷款,而贷款又转化为新的客户存款,又需办理支付。可见支付中介职能和信用中介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两者互动构成了银行借贷资本的整体运动。3.信用创造职能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的职能基础之上产生的,是指通过贷款和投资活动创造存款货币、扩大信用规模的活动。商业银行利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或不完全提现的情况下,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当然,商业银行也不能无限制地创造信用,更不能凭空创造信用,一般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第一,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要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就每一个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存款发放贷款和投资;就整个商业银行体系而言,也要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进行信用创造。因此,信用创造的限度,取决于原始存款的规模。第二,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要受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现金漏损率的制约,创造能力与其成反比。第三,创造信用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贷款需求。如果没有足够的贷款需求,存款贷不出去,就谈不上创造,因为有贷款才有派生存款;相反,如果归还贷款,就会相应地收缩派生存款,收缩的程度与派生程度一致。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吸收存款的多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发挥信用创造功能,减少了货币流通费用。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存款构成了社会货币总量的大部分。通过贷款创造出的派生存款,不需要花费开采、铸造、印刷、运送、保管等一系列费用,只需要在银行账簿中完成一笔记录,因此,是廉价的货币。这样,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既节约了流通费用,又提供了经济发展中需要增加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关于商业银行如何创造信用将在第七章详细阐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