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视角下的应急管理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白锐等  页数:165  字数:221000  

内容概要

  《政治学视角下的应急管理》基于政治学的视角,对应急管理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涉及应急管理的主体、政策分析、组织的内外传播和伦理问题,此外,还通过对现实案例的探讨,深入阐释了应急管理理论的命题与假设。此书的最大特色是密切联系当下的社会现实,对于中国应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应急管理的历史与研究
第二节 应急管理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 国际国内环境与应急管理
第一节 国际环境与应急管理
第二节 国内环境与应急管理
第三章 应急管理主体
第一节 政府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
第三节 国际组织
第四章 应急管理的政策分析
第一节 应急政策的议程设置
第二节 应急政策的制定
第三节 应急管理的政策执行
第四节 应急政策的评估
第五章 应急管理中组织的内外传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急管理中组织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应急管理中组织内外传播策略
第四节 新媒体环境下应急管理的组织传播
第六章 应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应急管理
第七章 应急管理案例:汶川地震救援
第一节 汶川地震基本情况
第二节 应急管理主体在地震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对汶川地震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
第八章 应急管理案例:菲律宾劫持香港人质事件
第一节 人质事件全程回顾
第二节 人质事件发生和悲剧落幕的原因探讨
第三节 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价值冲突与平衡
第四节 人质事件的善后处理分析
第五节 事件回顾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节摘录

  在灾区信息传递方面,志愿者对灾区信息掌握不对称。地震后,媒体的焦点’都聚集在受灾严重的地区,受舆论导向的作用,志愿者的行为也跟随媒体的视线,往往选择到媒体曝光多的地方,如都江堰、绵阳、德阳等重灾区;而处于地区边缘、分散偏僻的村落,由于道路、通信被严重破坏,形成信息盲点,使得志愿者对灾区信息了解有限,将重灾区作为首选地。  地方政府在组织层面上缺乏经验。四川有关部门向媒体承认,在救灾初期以惯性思维“认为人多好办事”,在未明确灾区所需志愿者的数量和专业技能要求等情况下,无附带条件地呼吁志愿者赶赴四川灾区支援抗灾,“随着志愿者的数量不受控制地增加,超出了当地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态度由热诚欢迎转变为婉拒”。“5月24日,四川有关部门呼吁,恳请志愿者另择时机前来。”政府部门前后态度的逆转给灾区志愿者的管理造成了混乱,对有效协调各方的资源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志愿者动机方面,很多志愿者都带着一腔热血想帮忙做事情,同时也存在其他不同的动机。笔者了解到“有些人打着志愿者的名号进入灾区,事实上是观光心态,这些人的行为被称为‘灾区一日游”’;媒体也披露“有些志愿者是走过场,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人”,或者是在灾区兜一圈为了“往自己的履历表上镀金”。可见,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动机较为多元,只是在这些复杂动机后面,往往有个共同点,“大多志愿者对前往一线热情,不愿从事后勤服务”,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停留在表层,“很多志愿者提出,一定要去最危险和最重要的岗位参加救援”,认为只有危险、重要的救援岗位才能体现志愿精神,而后勤的服务工作琐碎,体现不出个人的价值;但是,大多数志愿者又不具备从事一线救援的技能,因此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志愿者在专业技能供需方面的问题。以灾后心理救援为例,有专家统计的数据显示,“整个地震灾区需要心理干预的灾民比例在3%~5%之间,人数在36万至60万左右”。但据零点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地震发生一个月后,接受心理援助的人数仅为9.9%”。还有大量的受灾民众因专业心理咨询师的紧缺,没有得到持续的专业心理援助,存在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虽然,此次地震的志愿者从老总到工人,从专家到农民,从博士到小学生,从老人到“6岁的小女孩”……社会民众不分行业、不分年龄都做起了志愿者,精神可嘉,但人数虽多,却提供不了灾区需要的专业性服务。因此,志愿者在应急救援这一专业技能领域存在着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治学视角下的应急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