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家荣 主编  页数:233  字数:318000  

内容概要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文素质类:美学与美育》吸收了国内外美学与美育研究的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符号实践理论为基点,对美学、美及其形态、美感、美育、形式美、艺术美、审美文化、青少年美育、教师美育等诸多问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体新颖,贴近当代生活,实例丰富,表述浅易,适合专科或本科教学使用,也适合其他读者阅读、自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追根溯源谈美学
第一节 中西美学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第二节 西方美学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美是难的”
第一节 柏拉图之问
第二节 为什么“美是难的”
第三节 美是可以认识的
第四节 美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异彩纷呈的美的形态
第一节 自然美
第二节 社会美
第三节 科学美
第四节 艺术美
第四章 各具特色的艺术美
第一节 艺术美的分类
第二节 空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时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 千姿百态展现美
第一节 优美与崇高
第二节 悲剧与喜剧
第三节 丑与荒诞
第六章 不可小视的形式美
第一节 什么是形式美
第二节 形式美的外在形式因素
第三节 形式美的内在形式法则
第四节 形式美的审美价值
第七章 人类的审美活动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发生
第二节 审美意识
第三节 审美价值
第四节 审美活动
第八章 美感经验描述
第一节 美感的本质
第二节 美感的特征
第三节 美感的心理因素
第九章 审美文化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什么是审美文化
第二节 中西古代审美文化比较
第三节 现代与后现代审美文化
第四节 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与趋势
第十章 审美教育古今谈
第一节 中西古代美育比较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特征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途径
第四节 审美教育的现代意义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向中和的思辨理路。这一主导思想充分渗透在他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与评价之中。比如,在如何平衡文与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时,他则从礼乐文化出发,坚持文与质的高度统一。“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质彬彬”就是文与质达到高度和谐的统一之后的状态。这是对过于文而至于野和过于质而至于史的克服与超越,这仍然是一种理想的审美状态——中和之美。至于美善关系,他也是这样处理与权衡的。如用来歌颂周武王的《武》乐虽然和谐悦耳,形式优美,但由于其中心意旨倾向于征伐和尚武而未能止于至善,因此还称不上足够完美。只有礼赞大禹的《韶》乐才有资格称得上尽善尽美,主要在于它用优美的形式把向善的动机与追求充分地表达出来。当然,这些形而上的思考恰恰来自于形而下的人生经验和心理体验。作为一种职业角色,“儒”主要提供协调人际关系、处理婚丧嫁娶等事宜所必需的礼仪。因此其职业取向往往倾向于“和谐”与“节制”。也就是说,“和谐”与“节制”成为儒家的思维基因、职业直觉和文化追求。“持其两端而执其中”、“过犹不及”,这是现实生活的智慧总结和理性升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人际关系的提升和政治行为的忠告。其后的孟子(前372~前289)继承孔子学说,并在心性学说上做出独特的发掘与阐释。尤其突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格魅力,从自我省思走向致良知良能,从而将孔子的弘道事业发展完善,走向内外兼修,将理论与实践较为充分地结合起来。“浩然之气”空前突出主体人格的无限魅力与生命的阳刚伟岸。这为心性之学留下了无限的阐释空间。同时他还很好地将知人与论世、个人与社会、心境与语境、读者与作者、形象与意蕴、文内之意与文外之旨等方面做出对等性的思考,充溢着思辨的色彩与智慧的光芒。 至于在美学思想历史长河中产生重大影响的道家,可以论说的依然很多。作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约公元前570~卒年不详)在五千言中主要出于求异思维,刻意与儒家进行区分。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以文明礼仪制衡人欲,使个体服从或服务于集体的秩序与德性需求,使欲望的自然人成为节制的社会人和道德的理想人。老子则主张绝圣弃智,去除后天人为的知识、学问与道德,力求“无为”、“少为”而达到无所不为的效果。道家走的是消极而又聪明的一路。所谓“消极”主要体现在“绝圣”上。圣人人格是儒家心中至高无上的人格标杆和道德追求。既然人是欲望的动物,那么只要有生命的存在欲望就难以消除殆尽。既然欲望难以根除,那么圣人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与其无可奈何地做着无用功,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否定圣人,为圣人“祛魅”。道家恰恰把儒家所标榜的圣人放置到他们所设定的语境中使其一一现出原形,进行自我否定,从根本上对儒家的圣人情结进行解构。所谓“聪明”,就是“弃智”,主要体现在道家对自己心目中的圣人即真人、至人和神人的重构与整合上。这些放弃智慧、鄙视心机、抛弃功名的真人、至人和神人都具有神秘体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奇才异能——具有无用之大用,外表畸形,内里澄明,齐生死,一美丑,追求精神绝对自由,令俗人耳目一新,颇具审美气质与诗性人格。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文素质类:美学与美育》是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学与美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