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研究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宇 著  页数:406  字数:461000  

内容概要

  《中外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研究丛书: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研究对外电视和文化传播,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相关问题。涉及电视对外传播历史、跨文化传播、全球化与对外传播、对外电视与国际形象建构、文化传播与对外电视频道定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与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概说
第一节 对外电视传播的概念
第二节 文化、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传播
第三节 对外电视中的文化传播
第二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
第一节 全球化概论
第二节 文化全球化语境中的对外文化传播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语境中的对外电视
第三章 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
第一节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传播概论
第二节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对外传播
第三节 对外电视的跨文化传播
第四章 国家形象视野下的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
第一节 国家形象概论
第二节 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
第三节 对外电视与国家形象
第五章 对外电视的频道定位与文化传播
第一节 对外电视频道的文化定位——以CCTV-4为例
第二节 对外电视频道定位文化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节 外国电视频道的文化定位——以日、韩国际频道为例
第六章 对外电视的节目形态与文化传播
第一节 电视节目形态概说
第二节 新闻类节目与对外文化传播
第三节 旅游文化类节目与对外文化传播——以《走遍中国》为例
第四节 电视剧与对外文化传播
第五节 综艺类节目与对外文化传播——以《中国文艺》为例
第六节 健康类节目与对外文化传播——以《中华医药》为例
第七节 文物类节目与对外文化传播——以《国宝档案》为例
第八节 汉语教学类节目与对外文化传播——以《快乐汉语》为例
第九节 访谈类节目与对外文化传播——以《文明之旅》为例
第十节 电视纪录片与对外文化传播
第七章 对外电视的输出渠道与文化传播
第一节 对外电视频道与海外市场
第二节 对外电视频道的传输和落地方式
第三节 电视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
第八章 对外电视传播的文化资源战略
第一节 对外电视要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节 注重深层文化的整理与传播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2)概念的内涵(或外延)不一致的词义。如亲属称谓词在汉语里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英语里只有一个词uncle,伯母、叔母、舅母、姑母、姨母,英语里统称aunt。汉语里一个“牛”字,一个“鸡”字,英语里各有三个词bull(公牛)、cow(母牛)、calf(小牛),cock(或rooster,公鸡)、hen(母鸡)、chick(小鸡),却没有一个同“牛”、“鸡”对应的词。  (3)词义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如现代汉语中“爱人”一词在中国大陆是指丈夫或妻子,如照字面译成英语的lover,那就会使对方听了觉得惊奇或好笑,因为lover在英美社会里是指恋人或情人。  (4)词所涵蕴的意义不同。如“龙”、“狗”、“蝙蝠”(与“福”谐音)等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含义相反。各种颜色在两种语言中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①  这说明,在对外传播中,如果不注重文化的差异,仅仅按照一种文化中的表达方式进行传播,可能会让另一种文化中的受众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完全偏离传播者本来的意思。  除了词汇的选择与使用,句式和修辞也是表达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语言与汉语比较,在句式类型上有一个显著的差异: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汉语对偶句发达。英语中大量存在着的是主从句,这类句子的主句是主体,从句不能独立,全句以主句的动词为核心构成。比如:“I didn't come because my sister was ill.”如用汉语表示为:“我姐姐病了,我没来。”英语的主从句开门见山,先表达“结果”,然后再交代作为陪衬的原因;更注重逻辑的演绎,表现“I didn't come”和“my sister was ill”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关联词because是必不可少的。与此相对应,对偶句是汉语中十分独特而又非常发达的表达方式,它将语音、语义、语法及文化等元素集为一体,最能代表汉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对偶句式常能产生充满东方睿智的名言警句,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量的对偶句,说明中国人习惯对比着思考问题,辩证思维十分发达。对偶句式和辩证思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汉语思维的发展。修辞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表达方式的精准与模糊以及语篇修辞上。就表达方式的精准与模糊而言,这两者的差异在诗歌语言里更为突出。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