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徽州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焰  页数:188  
Tag标签:无  

前言

一幅图    在我的印象里,外公和外婆一直端坐在老屋堂前八仙桌的两旁,静穆无声,就像是一幅巨大立体的古代容像。    他们似乎一直是老人:外公长得白白净净的,有着稀稀拉拉的胡须,说话慢条斯理,永远是慈眉善目的;而外婆呢,似乎总是有倾诉不完的怨气,只要一开口,便用一口难懂的歙县话大声地数落。平日里,很少看到他们走出那个黑漆漆的大门,一有空闲,他们总是喜欢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土地庙里的一对菩萨。    老了,也许只剩下沉默和思想了。外婆的心思是好揣摩的,无非家庭,无非生计;而外公呢?这个十来岁就开始“下新安”,后来又壮志未酬的“老徽商”,对于自己的人生,会不会有着失意的懊恼?或者,有着对宿命的怀疑?——总而言之,他们应该是在反刍吧,人与牛一样,在很多时候,是需要反刍的。当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做完,无需再做的时候,他必定会选择沉默和端坐,反刍岁月,内心忧伤。    一物件    20世纪70年代,外公、外婆的家已近一贫如洗了。我小时候只见过几枚老银元,很漂亮,沿着边猛一吹气,侧耳聆听,便能听到风铃似的清脆响声。后来,银元不见了,拿去换钱了,一枚银元,当时能换八元人民币。我能得到的,只是一些铜板。铜板很漂亮,上面有一些字,“光绪”、“咸丰”什么的。铜板是我们用来“打币”的:把一分、两分的人民币硬币放在青砖上,用铜板去打,打下来的,就归自己了。铜板是无孔的,铜钱则是有孔的。铜钱我们都瞧不上眼,在一些角落和路边,经常会看到一些生锈的铜钱。铜钱,就像历史的弃儿。    那一年夏天,我忽然迷上了斗蟋蟀。有一天,在老宅的旮旯里逮到了一只蟋蟀,顺手就放进了一只玻璃瓶子。泥菩萨似的外公忽然开口,他对舅舅说:你找几只蟋蟀罐给他,让他放蛐蛐。于是,舅舅不知从哪个角落拖来一个脏兮兮的大木橱子,里面竟然有数十个蟋蟀罐子!有的是陶砂制的,有的是青石刻的,看得出,是有些岁月的了。我挑了一个最漂亮的:似乎是用龙尾石雕刻的,比一般的蟋蟀罐要小,因为小,根本就不能放蟋蟀,一放进去,就跳出来了。但我喜欢这只罐子,它小巧、精致、漂亮,盖子上刻有一个人物,身着明代官袍,线条流畅;罐底下,有着篆刻印,大约是制作者的图章。    这个蟋蟀罐至今还留在我的身边,放在我的柜子里。前些年有一次拿出来赏玩,盖子落在地上,打碎了,随后又用胶水粘上,算是破相了。有时候偶然瞥到这个物件,我会突然想:当年这个蟋蟀罐到底是谁的呢?它比外公的年纪大,甚至要比外公的外公年纪都大。这个罐子那样精致,那样漂亮,当年的主人一定对它爱不释手吧?但爱不释手又能怎么样呢?物还在,人已去。两厢渺渺,物我两忘。    人真苦,童年如白纸,命终复空旷。我们生而支离破碎,只能依靠各种各样的物件,来修修补补。    一本书    如果说“心想事成”的确有的话,那么,我与《歙事闲谭》这本书的结缘,还真是心想事成。    2004年左右,正是我对于徽州有着浓厚兴趣的时候,我阅读了很多有关徽州的资料,发现很多资料都出自许承尧所编撰的《歙事闲谭》,但我一直没找到这本书。那一天,我们去了徽州,把车停在屯溪老街边的延安路上买东西,顺便就进了旁边一个小书店,就在书架上看到了上下两本《歙事闲谭》——这样的感觉,不是“心想事成”,又是什么?    《歙事闲谭》其实就是怀旧。怀旧的心思,除了追溯尘封的人物和事件,还得触摸一些过去的品质:清洁、专注、端庄、认真、静美、自然和真实。那些不怀旧的人,总是显得肆元忌惮、无所畏惧。他们都是没有故乡的游子,是漂泊在这个世界上的萤火虫。在《歙县闲谭·自序》中,许承尧这样阐述他编撰的初衷:“垂老观书,苦难记忆,因消闲披吾县载籍,偶事副墨,以备遗忘。’’他所说的“以备遗忘”,不是针对个人,更像是对未来。也因此,这本书更像是回忆,是一个老人对于前世徽州的回忆和总结。眼中有大关者,内心必有敬畏和惜缘。    许承尧是老徽州最后的“六味真火”。当老徽州注定逝去,新的世界携着锋利、快速和浮躁扑面而来的时候,也许,最佳的选择,就是躲进书斋,用一种温润的回忆,来消解这个世界的寒冷。    回忆,是怀念,是留存,更是确立一种根基。许承尧的用意,我想就在于此。    一段话    现在回忆某些久远的事件和场景,会不由自主地眩晕,像跌入空濛,飘荡于云雾之中——从2000年开始,我陆续写了一些有关徽州的书,比如2004年的《思想徽州》,2006年的《千年徽州梦》,2007年的《行走新安江》以及穿插其间所写的《发现徽州建筑》(与张扬合作);然后,又因为喜欢徽州老照片的缘故,在2010年写作了《老徽州》。写这些书的初衷,是想以自己自以为是的思想,撞击一下徽州,然后去触摸徽州文化的内里。这样的感觉,就像一个妄自尊大的年轻人,以吃奶的气力,试图晃动千年古寺边上硕大古老的银杏树——然后喘着粗气,听头顶上叶子窸窣的响声——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书出版之后,大约是切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和思维方式吧,不时地,会听到一些肯定,引发一些共鸣。有点小得意的同时,也会让我诚惶诚恐、羞赧生怯。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是他们给这一套书穿上了新装。沉静的包装风格,对于文字和思想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尤其是对于我淡淡的乡愁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小团圆”。     微州就是一个人、一幅图、一物件、一本书、一杯茶、一朵花……当安静地看,用心地品,用思想去解剖,用体温去摩挲,用禅意去赏玩,当所有的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商业化,带着他们的人、事以及心思时,一个人,如果能独守空灵,借助于某种神明,用内在的纽带试图去连接那一片安谧的气场,就该是一种幸事吧?这样的感觉,与其说是思念的流露,不如说是乡愁的排遣。一种坠落于时空变幻中复杂情感的宣泄。    徽州从未消逝,它只是和流逝的时光在一起。    赵焰    2011年3月

内容概要

《老徽州》最具特色之处在于近200幅徽州1949年前的珍贵老照片。这些老照片,是作者赵焰长年从事徽州文化研究时有心收集的。根据这些老照片提供的影像,作者描述了一个1949年前的老徽州。当时的情与景、当时的人与事,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可以说,《老徽州》是一本极具史料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好书。

作者简介

赵焰,男,安徽旌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李鸿章》、《蝶影抄》、
《行走新安江》、《千年徽州梦》、《思想徽州》、《男人四十就变鬼》、《夜兰花》等书十数种。

书籍目录

总序  苍白的乡愁
代序 那时花开
第一章 那些山川
叶挺的照片
旧时的黄山
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
黄山与名人
第二章 那些城镇
郁达夫笔下的屯溪
屯溪老街
徽州府歙县
最佳之处是水口
旺川村史
江村
第三章 那些事儿
抗战时的徽州
营救美国飞行员
雄村中美合作所
婺源回皖运动
第四章 那些徽商
扬州的汪氏家族
无徽不成镇
祁红屯绿走天下
汪裕泰与汪惕予
传奇徽商胡雪岩
小上海的繁荣
黄山旅社
第五章 那些桃李
陶行知
徽州师范
第六章 那些人物
吕碧城
胡适
汪孟邹
最后的翰林许承尧
第七章 那些志异
赛金花
李苹香
第一长人詹世钗
第八章 那些徽菜
我的徽菜
徽菜
徽菜走天下
后记

章节摘录

旧时的黄山    一般来说,明朝徐霞客的游记,让黄山始为人知。不过由于交通和地理原因,外地人很难一睹黄山的芳容。黄山的第一次开发是在1930年。当时,一直“锁在深山人未识”的黄山,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了开发活动。这次动作的首倡者是国民党元老许世英,他是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曾担任安徽省省长,对黄山很有感情,也知道黄山的价值。1932年,许世英邀集皖籍同仁张治中、徐静仁,安徽省主席刘镇华等,发起筹备黄山建设委员会,许世英亲任主任。1934年11月12日,许世英带领刘镇华以及省建设厅厅长刘贻燕、民政厅厅长马凌甫等人及大批技术人员,在黄山住了一周时间,对黄山进行了较为周密的考察。在此基础上,草拟了黄山建设的五年计划。    1935年1月1日,许世英在《徽声报》上发表题为《黄山建设之意义》一文,阐述了黄山建设的必要性:“一以光大名胜,公之于世,游者有愉悦之精神,发高尚之思想;一以开发利源,使山不爱宝,于吸收游资繁荣而外,复得收增进生产之效。”1935年,黄山建设委员会制订了黄山风景区初步建设方案,划定风景区范围:南起歙县汤口镇,北至太平县甘棠镇,东起谭家桥,西至力溪坦,绘成黄山风景区管辖图,报安徽省政府和行政院内政部核准备案。为了鼓励开放,吸收资金,黄山建设委员会拟定《黄山公有土地放租章程》并呈行政院核准备案,划拨了一块区域向社会各界公开招租。由于黄山的吸引力,加上地租极便宜,承租建筑者十分踊跃,当时的一些政要,如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副院长邵元冲、中委褚民谊、汪精卫夫人陈璧君、财长孔祥熙等纷纷带头承租;在上海的一些社会名流如段祺瑞等人也纷纷在黄山买地盖房,黄山的旅游开发势头看好。    1934年8月,岩寺至黄山长途电话架设完毕;1934年,上海中国旅行社向黄山建设委员会租地,建设了黄山旅舍。舍址在汤池之南,倚山面水,风景极佳。1935年8月,汤茅公路开工,公路由汤口起,至逍遥亭止,长约4公里;1936年,黄山设立了警察局。    应该说,南京国民政府对黄山的开放是很重视的,毕竟这一片大好山河离南京不远,算是南京的后花园。开发期间,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元老们十分关注,纷至沓来。1935年8月,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吴稚晖来黄山考察;1935年9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遍览黄山各处胜景。林森前脚刚刚离开,国府立法院长孙科后脚就到,同样兴致勃勃地游览一通,称黄山之胜在一“奇”字。    正是在黄山开发的大背景下,1936年5月间,地质学家李四光带助手来黄山考察。李四光来到海拔高度720米处的慈光寺时,发现了极其明显的U形谷。谷的西侧为朱砂峰,东侧为福长岩,谷底有小溪流过。谷的东壁下部保存了几条平行排列的冰磨条痕,这正是长江下游某些地段第四纪冰川活动的证据。李四光综合考察成果,用英文写成《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一文,附了8张照片,发表在1936年9月出版的《中国地质学会志》第十五卷第三期上。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知名冰川学家、德国人费斯曼教授(时任国际联盟派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读了李四光的文章后,大为吃惊,两次跑到黄山去看冰川遗迹,承认了这个“翻天覆地的发现”。    1936年,黄山办事处升格,改为黄山管理局筹备处。    1936,黄山建设委员会修建完成云(谷)北(海)石阶路。同时,新辟天都磴道。1937年,经鲫鱼背至天都峰顶的石阶路完工。    1947年9月30日,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再次行文上报内政部行政院,进一步明确黄山辖区范围。    1949年7月,黄山解放。皖南行署派吕士华、田照、胡连生、赵洪歧、蒋万生5人接管黄山,成立“黄山人民管理处”,科级建制,下设文教科、林业科和温泉招待所。P10-12

后记

这本书的诞生应该是一种因缘吧,按佛教所语,就是相由心生——很多年前,我就有意无意地收集一些有关徽.州的老照片,从我的家族,从我熟人处,从书中,从网上。起先,并不是为了写书,而是觉得有意思,然后留存下来。后来心念一转,觉得还是写本书吧,于是,就有了这本由照片生发的书。照片能使书活起来,书能使历史活起来。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总是风姿绰约竹。    这本书照片的截止时间是1949年。也就是说,这本书描述的是徽州从晚清到解放前的事儿。因为照片是主打,我在书中提及的事件和人物,大都跟照片有关系。书中的文字,是图片的说明和延伸。又因为收集老照片极难的缘故,在这本书中,更多提及的是歙县、屯溪、绩溪和旌德等,对于休宁、祁门、黟县等涉及较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其实很想写这一些地方的人和事,但苦于照片的匮乏,只好无奈地略去了。    照例还得感谢,感谢众多照片的提供者,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不可能有这本关于徽州老影像的书。这些照片就像抢救下来的拼图,拼起了一个支离破碎的老徽州。人们能通过这些只鳞片爪,一管而窥过去的时光,已足以让我自慰了。可以这样说,只要照片入书,这里展示的,就不单单是个人和家族的事情,而是整个徽州的事情了。因为这些照片,已经逝去的老徽州会显得不再遥远,因而令人追忆和铭怀。    让人遗憾的是,因为老照片还不全面,那个逝去的徽州在我的书中依旧显得背影模糊。在这里,只有乞愿有心的读者不断向我提供照片,以使老徽州呈现的面孔能更完整。如果能尽量地将老徽州恢复出某种原貌,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徽州毕竟不是我的徽州,而是徽州人的徽州,是所有人的徽州。    最后想说的是,在这样一个物质高度发达,人们都在拼命赚钱或者胡说八道的年代,一个人只能在两方面作出选择:要么成为残酷社会的跟随者,要么坠入岁月的古井以寻找宁静;要么成为吃饱喝足的狼,要么成为悲伤的羊。庆幸的是,经过一番心理的历练,我可以相对以一种自由的状态航行在时间轨迹中,我无法过于准确地评价自已,但我宁愿快乐地成为一个历史和现实的虚无主义者。    云腾雾绕,一直在我的身前左右。我不知是一种庆幸,还是一种忧伤。

编辑推荐

“第三只眼看徽州系列丛书”是作家赵焰以一位文化行走者的姿态,用感性、生动的散文笔法,以生动而富有穿透力的现代语言方式,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和诠释了徽州历史、地理、文化、人物,既有整体概貌,同时,各本书又各有角度、各有侧重点。    《老徽州》为该丛书中的一本。在书中,作者描述了一个1949年前的老徽州。当时的情与景、当时的人与事,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徽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不错 强迫症收整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