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养理论与实务教程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宏玉  页数:268  字数:319000  

内容概要

《劳动教养理论与实务教程(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系列教材)》由王宏玉主编,本教材分上下两编。上编着重论述劳动教养的基本理论及理论争论,下编具体讲述劳动教养制度的实践操作流程。本教材采取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写作中运用大量的知识链接、实操规范、案例等,尽量增加教材的可阅读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书籍目录

上篇  劳动教养制度的理论
第一章 劳动教养制度概述
第一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概念
第二节 劳动教养的对象和场所
第三节 劳动教养制度与相关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劳动教养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创立
第二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发展
第三章 劳动教养制度的价值理念
第一节 兼顾公正与效益的理性选择
第二节 坚持民主与法治的价值目标
第三节 自由与秩序价值目标
第四节 人道主义与人权价值目标
第四章 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第一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之争
第二节 劳动教养的实体问题
第三节 劳动教养的程序问题
下篇 劳动教养制度的实务
第五章 审核
第一节 劳动教养审核前的呈报程序
第二节 县级公安机关对劳动教养审核的程序
第三节 地级以上公安机关对劳动教养审核的程序
第六章 聆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聆询的程序
第七章 决定与收容
第一节 决定的条件
第二节 收容的条件与程序
第八章 执行
第一节 劳动教养决定书的送达以及交付执行
第二节 执行场所
第三节 执行期间的基本管理制度
第四节 执行变更
第九章 告申事务处理
第一节 劳动教养的行政复议
第二节 劳动教养的行政诉讼
第三节 劳动教养的行政赔偿
第四节 劳教人员申诉、控告和检举的处理
第十章 特殊事务处理
第一节 伤残、死亡事件的处理
第二节 逃跑、所内作案的处理
第三节 民事事务的处理
第十一章 解除劳动教养
第一节 劳动教养解除的条件
第二节 劳动教养解除的程序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通过上述各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陆续出台,这一时期劳动教养的重建与恢复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自此,劳动教养制度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 (三)重建与恢复发展阶段劳动教养制度的特点 在重建与恢复发展阶段,劳动教养制度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第一,劳动教养的法规制度日趋健全。十年内乱使得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成为文革后国家制度建设中的核心工作。有关劳动教养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这一时期相继制订或得到重新公布。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使劳动教养工作很快得到了恢复,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第二,重新明确了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与任务。1957年《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将劳动教养定性为“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而到了这一时期,随着历史条件以及劳动教养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劳动教养所承载的任务以及对它的定性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规定,“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这种变化,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去掉了劳动教养制度“安置就业”的任务与定性,增加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任务与定性。从法律意义的角度上看这种变化实际上是明确了劳动教养制度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定性,使之与刑事强制措施的劳动改造严格区分开来。这是对劳动教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劳动教养工作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也是对劳动教养人员法律身份与法律地位的进一步明确,对于制度的建设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第三,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与适用对象有所扩大。通过《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调整与补充,劳动教养制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适用范围与对象又有所扩大。从总体原则上看,不仅将适用对象从过去的“家居大中城市”的基本范畴扩展至“家居农村而流窜到城市、铁路沿线和大型厂矿作案”的范围。同时,从原则上确定了只要实施了刑法和行政法所禁止的任何行为,而行为人的违法情节又不够刑事处分的,都属于可以考虑适用劳动教养的范畴。具体而言,这种对象范围的扩大体现在由原来规范规定的“四类”具体劳教对象扩展为六大类具体劳教对象。

编辑推荐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劳动教养理论与实务教程》是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劳动教养理论与实务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