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吴艳,耿磊,李新才 主编 页数:265
内容概要
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用几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因此,对基层卫生服务人才的需求在大量增加,同时对其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卫生部针对基层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还需要培养高等专科水平的医学人才,充实基层卫生服务技术人才队伍。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为配合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共同发起成立全国医学院校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二十余所医学院校启动了全国医学院校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 药理学发展简史
一、传统本草学阶段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第三节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学习药理学的方法
第二章 药效学
第一节 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的作用方式
三、药物的作用类型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二、药物作用的双重性
三、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第三章 药动学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药物的吸收
二、药物的分布
三、药物的代谢
四、药物的排泄
第二节 、药物的速率过程
一、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
二、房室模型
三、药物消除动力学
四、药动学的基本参数及意义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遗传因素
四、病理状态
五、心理、精神因素
六、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
第二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二、给药时间及疗程
三、药物相互作用
第三节 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一、传出神经系统按解剖学分类
二、传出神经系统按释放的递质分类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一、乙酰胆碱
二、去甲肾上腺素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与效应
一、胆碱受体与效应
二、肾上腺素受体与效应
三、多巴胺受体与效应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及分类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第六章 拟胆碱药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N受体激动药
二、M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 胆碱酯酶抑制药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第七章 抗胆碱药
第一节 M受体阻断药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第二节 N受体阻断药
一、N.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
二、NM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弛药)
第八章 拟肾上腺素药
第一节 α、β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 β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α、β受体激动药
第九章 抗肾上腺素药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 α、β受体阻断药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一、局麻药的药理作用
二、局麻药常用的给药方法
三、常用的局麻药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一、苯二氮革类
二、巴比妥类
三、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二节 抗惊厥药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
一、常用抗癫痫药
二、临床用药原则
第十三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一、中枢拟多巴胺类药物
二、抗胆碱药
三、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原则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一、中枢胆碱酯酶抑制药
二、M受体激动药
三、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一、吩噻嗪类
二、硫杂蒽类
三、丁酰苯类
四、其他类
第二节 抗躁狂药和抗抑郁药
一、抗躁狂药
二、抗抑郁药
第三节 抗焦虑药
第十五章 镇痛药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药
第二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一、阿片受体激动药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第三节 其他镇痛药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及分类
二、共同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非选择性COX抑制药
二、选择性COX一2抑制药
三、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复方制剂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和脑功能改善药
第一节 中枢兴奋药
一、大脑皮质兴奋药
二、呼吸中枢兴奋药
第二节 脑功能改善药
第十八章 抗高血压药
第一节 概述
一、高血压及诊断标准
二、血压的调节
三、抗高血压药及分类
第二节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药
……
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
第二十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药
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药
第二十二章 调血脂药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第二十四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五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七章 子宫平滑肌收缩药与舒张药
第二十八章 组胺与抗组胺药
第二十九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三十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三十一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三十二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
第三十三章 抗菌药概论
第三十四章 抗生素
第三十五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三十六章 抗结核药
第三十七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三十八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三十九章 调节免疫功能药
第四十章 解毒药
参考文献
中英文专业词汇对照索引
章节摘录
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原型或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排泄的速度直接影响药物作用持续的时间,排泄与生物转化构成了药物的消除(elimination)。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其次还有肺、胆、腺体等。临床上为了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需要根据排泄速度和程度,按一间隔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利用排泄的特点,加速或延缓药物排泄;有药理活性的药物在排泄过程中可呈现药理作用或毒性。 1.肾排泄 大多数游离型药物及其代谢物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中的游离型药物可不同程度地被肾小管重吸收,而那些经过生物转化产生的高极性、水溶性代谢物不被重吸收而顺利排出。重吸收的量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如极性、解离度、分子量等有关,也与尿pH等密切相关,尿液pH决定药物的解离度。弱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少;在碱性尿液中大部分解离,重吸收少,排泄多。碱性药物与之相反。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中毒时碱化尿液是重要的抢救措施。少数药物经肾小管主动分泌,有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分别由两类载体转运。若两种药物由同类载体转运,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如丙磺舒抑制青霉素主动分泌,使后者排泄减慢,作用时间延长。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