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咨询与治疗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  作者:张大荣 编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进食障碍咨询与治疗》是一本针对进食障碍这一疾病进行全面而系统介绍的专业书籍。内容包括该病的诊疗发展史,病因学研究(尤其是社会文化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临床特征,诊疗原则与方法,治疗方案的实施与护理技巧,尤其详细介绍了以本病的心理学机制为基础进行的全方位心理咨询及以系统的心理治疗为重点的治疗策略和实施方法。《进食障碍咨询与治疗》适合于精神科、营养科、口腔科、消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妇科等多种学科医师阅读,旨在为他们提供早期识别、准确诊断、有效治疗的方法学指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疾病认识的发展、诊断分类的演变一、神经性厌食症概念的建立二、“贪食”术语的出现及神经性贪食症的确立三、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的关系第二节 诊断标准的修订第三节 流行病学第二章 进食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一、遗传学研究二、生物化学研究三、神经内分泌学研究四、脑电生理和脑影像学研究五、瘦素第二节 社会文化因素一、地域和性别差异二、社会等级三、“瘦”的文化四、现代女性角色冲突五、女性社会压力第三节 性格特征第四节 家庭因素一、家庭内的控制和反控制二、家庭关系紊乱三、家庭进食观念四、父母养育五、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第五节 心理治疗学派对进食障碍的解释一、精神分析学派二、认知行为治疗理论——控制论三、家庭治疗学派第三章 进食障碍临床表现第一节 神经性厌食症一、对进食持有特殊的态度和行为二、对“肥胖”的恐惧和对体型与体重的极度关注三、常见的症状四、躯体并发症第二节 神经性贪食症一、频繁的暴食发作二、情绪障碍三、人格变化与人格障碍四、躯体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第三节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早期识别一、神经性厌食症的危险信号二、暴食行为和神经性贪食症的危险信号第四章 进食障碍伴随的躯体问题第一节 神经性厌食症一、外表二、中枢神经系统三、消化系统四、内分泌系统五、血液系统六、心血管系统……第五章 与进食障碍相关的精神症状第六章 进食障碍量表测评第七章 进食障碍诊断标准与应用第八章 进食障碍治疗原则第九章 进食障碍病房护理工作与管理第十章 进食障碍药物治疗第十一章 进食障碍心理治疗第十二章 健康宣教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对于进食障碍的临床诊断分类学和病因学研究的认识很有影响力的中国文化方面的研究是由香港李诚医生等人在1993年相继发表的。他们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了题目为“对于体重的恐惧是诊断神经性必要的吗?”和在《心理医学杂志》发表了题目为“70例香港神经性厌食症中发胖和不怕胖患者的对照性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对香港的中国文化群体中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征进行了观察和调查及严格的分析总结和比较,发现有些患者不存在肥胖的问题,而且不担心发胖,拒绝进食的理由是没有胃口,常常是“吃不下”、“没有胃口”等,这些患者病前体重常常是低于正常标准或消瘦的。因此他们提出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中存在一类没有对于肥胖恐惧的非典型厌食症。因为患者对于食物的恐惧和对体重的控制可能是其他原因产生的。这一观点的提出打破了既往的诊断原则“怕胖的心理恐惧是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诊断的必备条件”。这一观点受到国际学者的重视,而且逐渐被大多数学者认可,并对于此后的进食障碍诊断和分类系统的修改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2003年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进食障碍治疗指南》(修订版)中指出:“不典型患者(神经性厌食症)否认害怕体重增加,但认为患有营养不良,否认存在关于体型的歪曲认识——这一类型在亚洲人群中并非少见。”在诸多的临床研究报道中,即使在经典的西方文化人群中也不乏关于此类症状的文章。如美国专家在一项关于进食障碍的系列调查中,发现大约五分之一的患者表现为这类不典型症状。  中国内地对于进食障碍的研究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的。当时的研究多数为临床病例的个案报道。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上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仅限于西方文化的欧美国家人群中,亚洲文化的人群中极为罕见。甚至曾有学者对于中国学者报告的神经性厌食症的个案病例提出诊断问题的质疑。的确,在当时的中国内地和香港这方面的病例不多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进食障碍咨询与治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这本书是全国治疗进食障碍最权威的北大六院的医生编写,内容很全面!
  •   张医生真是很专业在进食障碍这个领域,和国际很接轨~案例很多,很详细
  •   还没有细读,不乱评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