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重建与当代中国新闻报道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作者:罗哲宇  页数:160  

内容概要

  在伦理失范现象日趋严重的当下,《新闻传播学研究前沿(第2辑):伦理重建与当代中国新闻报道》从伦理重建的角度切入,以当代中国伦理转型与重建过程为背景,探讨新闻报道是否存在失语、失范的问题,对新闻报道如何在实践中引导伦理的重建展开研究,最后落脚于转型期社会新闻媒体在伦理重建中的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

  罗哲宇,1995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教学,其间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理论方向博士学位。曾出版专著《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和教材《广播新闻业务》;曾参加省部级课题近十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当代中国伦理重建与新闻的社会伦理功能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伦理失范与重建
 第二节 伦理变迁背景下的媒介功能分析
第二章 典型人物报道与榜样教育
 第一节 典型人物报道的榜样教育功能
 第二节 样本研究:《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十年流变
 第三节 人物道德示范的媒体报道策略
第三章 其他人物报道与社会转型中的伦理话题
 第一节 反面人物报道中的伦理与制度问题
 第二节 平民故事中的现代人格构建话题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伦理现象
 第一节 消费伦理
 第二节 婚姻家庭伦理
第五章 争议话题报道中的伦理困惑
 第一节 雷锋精神与当代伦理
 第二节 仇和现象中的道德两难
 第三节 木子美事件中的道德“私域”界限
 第四节 “恶搞”与伦理底线
 第五节 “天使”与“魔鬼”生活的底层道德沦陷现实
第六章 当代中国伦理重建过程中的媒介责任
 第一节 伦理重建过程中的媒体报道理念转型
 第二节 伦理重建过程中媒体责任的思考
 第三节 伦理重建与媒介品格
参考文献
致谢

章节摘录

  相对于一元价值观时代,当前新闻媒体在对新闻事实进行价值判断时,不再采取非黑即白的态度,尽量不以道德法庭审判员的面目出现。尤其是在面对新生事物时,不轻易评价报道对象的行为是否“不道德”,对报道对象的道德选择能够采取倾听和理解的态度。如前文所述,对于选择单身生活的青年人比例增高、80后年轻人的“闪婚”“闪离”等现象,媒体报道多是从社会和心理方面寻找原因,并注意认可这类现象对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比较敏感的“孝亲”问题,对农村或部分弱势群体中出现的奉养孝敬老人方面的问题,媒体报道也谈到了道德教育需要加强,但更多的是从社会保障领域寻找解决问题的制度途径。对报道中涉及的不孝行为当事人,媒体的态度是谨慎的,尽量保护当事人的尊严和隐私。并且在对这类报道对象的个体道德品性和品行进行评价时,态度是理性的,决不进行人身攻击;即便对确实存在道德问题的个体,也尽量采取“对事不对人”的态度。甚至反面人物报道,报道的关注点也不仅仅在个体道德堕落,而是尽量全面地考察人物生活境遇,给出更全面客观的人物形象。这种处理模式,体现出主流媒体的共识:相对于媒体来说,被报道的个体总是弱势的,在报道对象不违法、不违背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媒体要本着尊重、同情、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报道对象。这一原则,在关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类伦理话题中体现得比较充分。  当然媒体的宽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伦理问题中,是有相应的尺度的。由于家庭伦理关系是以温情为基础、关怀为内容的,所以在这类报道中媒体的态度也应该是同情、温情的,应尽量避免过度介入被报道对象的生活,以免造成家庭成员间的感情裂痕,因而报道中对家庭成员慎用、少用道德评价。即便如此,像前文提到的“王静状告父亲包二奶”事件,由于新闻媒体过于关注,也导致了当事双方在感情上至今难以愈合的裂痕,父女变成了仇敌。而对于诸如消费伦理领域存在的奢侈消费、生活方式方面的糜烂观念、职业道德领域的违规行为,媒体的态度却不能是“温情”的了,应该在尊重报道对象人格的前提下,指明不道德行为的危害。媒体在伦理话题报道中的“宽容”态度,体现了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伦理重建与当代中国新闻报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