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索亚斌 页数:25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影视精品导读》主要内容简介:莫里斯•皮亚拉的《凡•高》:捕捉瞬间生命的真实、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震惊体验和认同困惑、英格玛•伯格曼的《芬尼与亚历山大》:一出梦的戏剧、徐克的《顺流逆流》:寻找写实和写意之间的张力、王小帅导演作品分析:“临界点”的游移与坚守、吴宇森导演作品分析:极致风格造就的电影大师等。
作者简介
索亚斌,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文学学士,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成果,专著《中国动画电影史》《香港动作片的美学风格》两部,参与撰写《香港电影八十年》《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美国电影分析》等十余部,在《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影视类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创作与交流活动,曾担任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栏目编导,《佳片有约》和《爱电影》栏目策划与嘉宾主持;北京电视台《天天影视圈》栏目艺术主编;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湖南卫视《电影锋云》、上海东方卫视《杨澜访谈录》等栏目特约评论员和策划。2005年赴香港浸会大学交流访问,2010年赴爱沙尼亚塔林大学波罗的海电影与媒体学院交流讲学。
书籍目录
电影·类型篇
喜剧片《护士贝蒂》:想象的风景与媒体的迷宫
恐怖片《第六感》:“谎言”的成功来自于本体的自觉
悬疑片《记忆迷局》:引领生命航程的记忆
爱情片《不见不散》:当董永遇见灰姑娘时……
警匪片《伤城》:人与城市的感伤
战争片《集结号》:士兵视角与消解奇观
香港动作片:压缩与延展的两极镜头语言
电影·作者篇
莫里斯·皮亚拉的《凡·高》:捕捉瞬间生命的真实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震惊体验和认同困惑
英格玛·伯格曼的《芬尼与亚历山大》:一出梦的戏剧
徐克的《顺流逆流》:寻找写实和写意之间的张力
王小帅导演作品分析:“临界点”的游移与坚守
吴宇森导演作品分析:极致风格造就的电影大师
电视篇
电视剧《反恐24小时》:追逐“实时”的快感
电视剧《绝对控制》:风格化的警匪剧
电视剧《潜伏》:谍战剧的巅峰之作
电视剧《国家干部》:“反腐”题材的代表性作品
探求电视电影在当代影视产业格局中的身份与功能:从《啤酒花》说起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类型电影(Genre)是指在主题、结构、风格乃至人物角色等方面,都体现出类似趣味的影片,例如喜剧片、歌舞片、美国的西部片、中国的武侠片等。绝大多数商业电影都属于类型电影,美国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就是凭借着类型电影征服了全世界的电影市场。大多数观众也主要是通过对影片所属的类型划分(以及与之对应的明星阵容),来确定是否买票观看一部影片。从类型电影的角度切人,是了解电影艺术的普遍规律、读解具体影片的一种基本手段。由于类型电影与观众的关系密切,所以它们往往不仅能反映特定的社会现象,也能揭示出深层的文化心理。类型电影批评理论受到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理论的深刻影响,研究方法主要是将某种电影类型中特定的电影元素归纳出来,并运用这些元素来分析属于这一类型的某一部影片。在20世纪的百年时间里,类型电影从早期粗糙稚拙的形式,不断变化发展,逐渐变得精致、复杂,同时也随着社会的时代氛围而不断转变。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反而喜欢展现浪漫爱情和豪华场景的歌舞片,作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而曾经代表着美国开拓精神的西部片,也经历了从早期“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到现在“文明与自然的冲突”这样巨大而深刻的母题转换。中国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尚处于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组重建的摸索阶段,一直以来类型电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摸索都很匮乏,加上电影市场的空间狭小,导致古装动作大片在数年时间内一枝独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悲哀。中国电影如果要真正做到市场意义上的繁荣强盛,大力发展类型电影将是必由之路。
编辑推荐
《影视精品导读》为21世纪广播电视专业实用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