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吕正标,高福安,闫维毅 著 页数:2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电视栏目的运作与管理是电视业务研究的重点课题,同时也是电视实践者的操作难题。本书以电视栏目的运营管理为核心,结合新媒介的发展,梳理了我国电视运营的历程,对我国电视栏目生产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反思。 作者重点围绕电视栏目的生产流程及管理,从栏目的策划、栏目形态及表达、栏目评价激励、赢利模式以及过程管理等核心环节,结合业界的具体操作案例展开论述,并从竞争、职能、机制三个角度对影响未来电视栏目运营的各项因素做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电视、栏目及运营 一、电视:合力下的传播者媒体 二、电视栏目:当艺术遭遇市场 三、运营:机制与流程 四、本书的目的与体例 第二章 需要了解的历史——中国电视运营历程梳理 一、宣教时代(1958——1978年) 二、节目化生产时代(1979——1992年) 三、栏目化运作时代(1993——1998年) 四、频道化运营时代(1998年至今)……
章节摘录
为了使我们的电视节目能够严格地按计划进行生产制作; 为了使我们电视台内部每个部门以及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准确无误地明了自己在一个年度里必须完成的具体任务; 为了使我们的各个部门以至各电视台之间尽量避免重复劳动,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刀刃上,共同努力生产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也是为了方便各地电视台安排自办节目; 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按照电视编码程序进行电视播出,提高播出质量。”①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中国电视由节目化时代演进到栏目化时代,大致有被动和主动两个方面的原因。 被动的原因是“按照电视编码程序进行播出”,“方便各地电视台安排自办节目”。前者是为了符合技术的限制需要,后者似乎有点避开竞争、划地自治的意味。这当然与当年中国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匮乏,不需要竞争,更需要协同合作、共同繁荣电视播出平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主动的原因应该是在那个时代,电视从业人员满足观众需求是一种自觉行为。在电视节目栏目化播出之前,中国电视观众对于电视上即将播出什么是不可知的,看电视有点“撞大运”的意思——看到什么是什么。而栏目化的固定时间播出,在那个时代确实起到了便利电视观众收看的功效,起码观众能够知道自己即将看到什么,完全的被动转变为相对的主动。当然,电视的线性传播规律无法改变,电视制作者的主导地位依然强势,这些还是决定着电视收看者还只能停留在“受众”与“观众”的身份地位上。毕竟,在那个时代,能看电视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