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岳欣云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教师研究取向的反思、教师生命研究的提出、教育变革中教师生命发展的内涵、教育变革中促进教师生命发展的策略共四章。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教师研究取向的反思第一节 教师特征行为研究第二节 教师认知加工研究第三节 教师实践知识研究第四节 教师生态文化研究第五节 综合评论第二章 教师生命研究的提出第一节 我国教师生命研究的回顾第二节 对人之生命的重新理解第三节 教师生命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向第三章 教育变革中教师生命发展的内涵第一节 教育变革中教师生命发展的主要体现第二节 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觉醒第三节 教师创造性智慧的形成第四节 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化第四章 教育变革中促进教师生命发展的策略第一节 转变教师个体的学习方式,进行生命型教师学习第二节 重建教师群体学习的制度文化,营造教师学习共同体第三节 鼓励教师参与“研究性变革实践”结语参考文献在教师研究中追求自我生命的成长(代后记)
章节摘录
研究方法,他们尽管从研究者视角走向了被研究者视角,似乎是完成了方法论的革命,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与客观主义 2.注重描述教师的现状而不是如何改变教师 绝大多数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者运用的主要是人种学与质的教师研究的共同点远远大于其不同之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主要关注实然的事实分析,缺乏应然的价值导向。它们主要关注如何将研究对象真实地反映出来,只不过前者是客观的真实,后者是主观的真实。很多人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都划归为实证研究是颇有道理的。关注事实的真相,这对教师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不了解教师就没办法推动教师的发展。它“关注解释,而最重要的是改变事实”,教师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求真,更为了求善。不仅要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更要关注如何在研究中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这是教师研究者不可回避的责任。 3.研究方法的相对主义倾向 教师实践知识研究受到解释学传统的强烈影响,按照这种观点,研究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过程是研究者企图理解教师是如何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对教师解释的再解释过程。吉登斯将此称为双重解释,它的缺点是没有为教学概念规范或批评提供可能。正如哈贝马斯所说,这种方法没有给鉴定理解中的错误留下空问。尽管质的研究方法并不明确地讲消解批评,但这种批评已经不是本真的批评。它并不评价解释的优劣,也不判断教师观念的对错,如果每位教师的解释和观念都是合理的,批判与反思就显得没有必要,教师个人的进步也就失去了动力。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就是为研究而研究,而不涉及教师观念的转变或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与西方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相比,国内学者的研究在方法方面偏于思辨,认识也更为辩证。如,陈向明认为教师知识可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提出教师实践知识可分为六个方面: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关系、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知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