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市哲学社会美学研究会 编 页数:239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客观性假象问题》、《多媒体艺术的由来与思考》、《消费文化与当代产品的符号化》、《行走在跨界中的他者——当代中国电影作曲家创作现状呈现》、《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现状及整体理论建构》、《环境与介入——试论杜威美学中环境的观点对环境美学介入式审美模式的影响》、《从触觉看感官等级制与审美文化逻辑》、《从哲学美学到社会学美学》等文章。
书籍目录
回顾与展望
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
中国实践美学六十年:发展与超越——以李泽厚为例
光辉的里程碑——忆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美学——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 三部影片为例
百年来美育视野中的六艺研究综述
理论与现实
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
中国现代美学的客观性假象问题
多媒体艺术的由来与思考
消费文化与当代产品的符号化
行走在跨界中的他者——当代中国电影作曲家创作现状呈现
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现状及整体理论建构
环境与介入——试论杜威美学中环境的观点对环境美学介入式审美模式的影响
从触觉看感官等级制与审美文化逻辑
从哲学美学到社会学美学
艺术与审美
当代视觉艺术的文化品格
艺术与艺术研究中的命运主题
北京长城的审美文化评价
一种视听格式塔:论梅洛一庞蒂的电影美学
柏格森哲学对于德勒兹电影美学的影响
宋诗七绝中的审美取向——理趣和野趣
明清时期“台湾美术”的汉土美学风格一论汉土画风对台湾美术风格的影响
美学与教学
中国“教材式”美学理论的危机与出路——对中国美学教材现状的反思物化时 代的审美乌托邦——一个范畴史的理解
群策群力,推进美育立法
造美与审美对美学奠基概念的哲学再思考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这是美学进入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美学的初创期。在这个时期里,梁启超、王国维引进了西方美学的部分概念和内容,王国维还倡导在大学的哲学、中文、外文等系开设美学课。蔡元培使这一主张在北京大学得到实现。他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至今仍有影响。但从学科的角度看,朱光潜在1932年写成的《谈美》最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美学理论初建时的形态。朱光潜写下《谈美》时,正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年头。他在开场话里说:“我现在讲美,正因为时机实在是太紧迫了。……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心美化。”①在这儿,朱光潜没有把美看做是风花雪月,不是精神奢侈品,而是可以洗刷“太坏”的人心的“清凉散”,是一种“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是建立“净化”的理想人格的前提。他的美学理论同样有着明显的为救我民族而建立的宗旨,也可以看做是从美育角度引进的。《谈美》由15篇看似信手写来、随意挥洒的小文组成,看上去好像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但实际上又不完全是。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谈美》的序中所说,它“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著名的例子;这是孟实先生自己最重要的理论。”②这里指出的《文艺心理学》中所不详的和那一章“人生的艺术化”的增加,实际上是朱光潜对于自己在《文艺心理学》中没有专门论述的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与指归目标的阐明。而这种阐明,正是朱光潜美学的核心与主线。朱光潜用这条主线,把他所接受的西方美学和文艺批评思想,特别是克罗齐、康德、尼采、立普斯、布洛、柏格森等人的学说加以改造、吸收,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美学思想与理论体系。
编辑推荐
《美学60年学术论文集》是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