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传播学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德海 编  页数:4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03年版的《发展传播学》用完了,其实可以不加修改进行重印,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基于作者对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了解,对我国农村发展和农业推广现状的思考和近年来的教学经验,使得作者总觉得原来的版本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满足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需要,受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托,作者汲取近年来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经验,参考了最新学术观点和本学科几位博士生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的《发展传播学》教材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补充,完成了这本《农村发展传播学》,提供各农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使用和参考。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节 农村发展传播学的缘起一、农村发展传播学的学科渊源二、农村发展传播学产生的背景三、农村发展传播学的界定第二节 学习农村发展传播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农村发展传播学的意义二、学习农村发展传播学的方法第一篇 农村发展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第一章 传播过程第一节 传播过程的要素一、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二、传播过程的基本特征三、编码与译码过程第二节 传播的符号互动一、符号互动的基本概念二、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三、符号互动论对农村发展传播学的意义第三节 传者与受传者分析一、对传者与受传者的影响因素二、约哈里之窗三、传播沟通障碍与克服障碍的途径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二章 传播模式第一节 单向传递型模式一、直线模式二、直线模式的演化三、对直线模式的评价第二节 双向对话型模式一、环型模式二、感知模式三、中介模式第三节 中立表达型模式一、表现仪式型模式二、展示型模式三、传播沟通模式分类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三章 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管理第一节 认知原理一、认知的基本概念二、认知结构和认知选择性三、认知原理对农村发展传播学的意义第二节 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一、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二、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和理论模型三、较大系统下的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第三节 知识管理一、知识管理的概念二、知识转化理论三、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的管理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二篇 农村发展传播学的应用类型第四章 农村人际传播第一节 人际传播概述一、人际传播的基本概念二、人内传播……第三篇 农村发展传播学的基本技能第四篇 农村发展传播学的调查分析方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因此,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掌握沟通时机,创造有利于沟通的环境和气氛,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同样一句话,当一个人心情愉快时和心情烦闷时理解其中的含义就会不同。两个人吵架,正在气头上,这时候不适合长篇大套讲道理,而是要等双方火气渐消后再谈才容易接受。  (三)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作为沟通环境的一种,是指话语结构内部自身的环境或称上下文,是针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在内的言语环境。这往往表现在前言后语的搭配上,这种搭配包括语词、句式及会话风格等。人们的阅读理解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领会真正含义。在这方面对沟通的意义在于,巧妙地组织话语的顺序和前文对后文的铺垫以及后文对前文语意的补充和映衬。这种语言环境对沟通的影响无论是在谈话和写文章中都是值得重视的。  不同民族间沟通中的文化敏感性问题  在同一民族、同一文化、同一种语言内进行沟通,除个体的性别、性格、气质的差别外,沟通过程不存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但与少数民族的农牧民沟通,文化差异则制约沟通效果。有时甚至使沟通双方产生“敌意”。请见下面的例子。  青藏高原的藏族牧民中间,特别是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地区仍保留着“走婚”的习俗。一位不了解这一婚姻形式的汉族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突然问被采访者(女性):“您的丈夫怎么没见,是不是去外面放牧去了?”女主人不置可否,无法回答,使沟通陷入尴尬的局面。  在走婚家庭中,亲属关系也与汉族不同,如果用自身文化伦理的标准去考察被采访者的亲缘关系也会引起误解。诸如:“这个小女孩是您的孙女吧,她长得真可爱,她的爸爸怎么没见?”这两种文化、习俗间的冲突不仅可能给沟通带来直接影响,甚至可以导致文化冲突。因此,初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在开展工作之前对民族、文化等特点有系统的了解。  三、人际传播关系  人际传播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就像大家一起做游戏,或一起进行一场体育运动,或者让我们比喻为下棋,一方的棋子的布局和移动会影响对方的布局和移动。  ……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农村发展传播学》是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村发展传播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