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莫放,李强,赵德兵 主编 页数:470 字数:747000
内容概要
肉牛饲养已成为肉牛主产区当地农民实现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各地农牧户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本书突出不同饲料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牛肉产品生产的肉牛育肥饲养技术与生产管理,包括肉用牛品种和兼用牛品种对我国黄牛的改良及效果总结,肉牛常用的饲料资源和肉牛日粮(精料)的配合方法,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不同季节、不同粗料类型、不同糟渣类饲料、放牧与舍饲等),犊牛和幼牛的直线育肥,高档牛肉的生产技术,架子牛的育肥技术,肉牛养殖中的兽医管理等。同时本书还用较大的篇幅阐述国外肉牛养殖概况,我国肉牛产业化进程,50年来肉牛品种、兼用品种、地方良种黄牛对我国本地黄牛改良后代的生产性能提高,影响肉牛生产和肉品质的因素,肉用牛舍建设与环境控制措施,常见病治疗预防与疫病防治等。本书在引用资料的同时,还提供了原作者的日粮配方和试验方法,对肉牛养殖者有很大的帮助。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合肉牛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和畜牧兽医工作者阅读,同时亦可作为相关农业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莫放,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1984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1984年9月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攻读动物营养学专业(反刍动物营养方向)研究生,1990年3月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从事养牛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养牛学”课程,主编《养牛生产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繁殖母牛饲养管理技术》:参加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部高档肉牛产业化配套技术及产业化机制研究,nyhyzx07—035)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饲料营养价值与畜禽饲养标准研究与应用,200903006)等工作。
书籍目录
第1章 肉牛产业的发展概况
1.1 国外肉牛养殖发展趋势及生产概况
1.2 我国肉牛发展的产业化
第2章 肉牛的品种选择与杂交改良
2.1 肉牛品种特征及其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
2.2 黄牛的杂交改良与利用
第3章 肉牛生产性能的评定
3.1 肉牛生长育肥规律
3.2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
3.3 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第4章 肉牛的日粮配合与饲料加工调制
4.1 肉牛的营养需要
4.2 肉牛的日粮配合与精料配制
4.3 肉牛常用的饲料与加工调制技术
4.4 肉牛场的饲料管理
第5章 肉牛场的建设与环境控制
5.1 肉牛对牛舍环境的要求
5.2 牛舍的类型
5.3 牛场建设与牛舍布局
5.4 牛舍建筑要求与牛舍建筑
5.5 牛舍的管理与环境保护
第6章 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6.1 肉牛饲喂技术
6.2 肉牛一般饲养管理措施
6.3 肉牛饲养技术
6.4 肉牛育肥技术
第7章 肉牛的直线育肥技术
7.1 肉牛持续育肥技术原理
7.2 犊牛育肥技术
7.3 幼牛育肥技术
7.4 高档肉牛育肥技术
第8章 架子牛育肥技术
8.1 架子牛育肥原理
8.2 架子牛吊架子期的饲养管理
8.3 架子牛选择与运输
8.4 架子牛育肥技术
8.5 成年牛育肥技术
8.6 中高档牛肉的生产技术
第9章 肉牛养殖场(户)的生产经营管理
9.1 肉牛生产的效益分析
9.2 肉牛养殖场(户)人力资源管理
9.3 肉牛养殖场(户)生产技术管理
9.4 肉牛养殖场(户)经营管理
第10章 肉牛疾病预防控制与管理
10.1 肉牛疾病预防
10.2 肉牛养殖场的兽医卫生要求
第11章 肉牛疾(疫)病的防治
11.1 传染病的防制
11.2 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11.3 肉牛常见内科病防治技术
11.4 中毒性疾病的防治
11.5 初生犊牛及犊牛的疾病防治
11.6 肉牛部分常见外科病预防与治疗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2.2促进我国肉牛生产产业化、现代化的措施 我国牛的饲养基数大,但我国肉牛生产水平低,每头肉牛的胴体重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国肉牛的良种化程度低,肉牛及良种杂交改良肉牛仅占我国牛群的15%。由于良种化水平低,再加上饲养管理粗放,经营方式落后,导致生产水平不高。大多数肉牛养殖采用低精料长周期的育肥方式,育肥饲料搭配不合理,饲料转化效率低,肉牛出栏周期相对较长,头均产肉量较少。因此,要面对挑战,促进我国区域性肉牛产业的发展,实现肉牛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从能繁母牛的规范健康养殖开始,做到牛源充足,牛肉品质优良,加工企业有相对固定的供牛基地,对肉牛种源、育肥、屠宰、分割有完善的标准,实施牛肉、牛源可追溯制度,做强肉牛产业。 1.政府的扶持和配套社会化服务的跟进 政府要加大对农户饲养繁殖母牛的支持力度,如母牛养殖进行适度的补贴,建立基础母牛保险制度,降低养殖风险。在信贷方面对发展基础母牛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保护和调动养牛户饲养母牛的积极性。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和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专业培训平台,加强技术员、繁育员、饲养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2.实施良种化工程,保护地方品种资源,开展杂交改良,加强繁育体系建设 品种改良是加快肉牛养殖生产的基础。在肉牛品种改良上,坚持用杂一代(西杂)或地方品种作母本,用引进品种作父本进行多元杂交,培育适合区域特色的肉牛合成系。 加强选育,加强繁育体系建设。在开发中保护地方品种母牛资源,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多方联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本品种选育,培育出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肉牛品种或品牌,健全肉牛繁殖体系,提高基础母牛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经济效益,做大做强肉牛产业。 加快优良品种繁改进度。迅速提高肉牛冻精配种比例,继续实施肉牛良种补贴政策,加强并健全原有乡镇的家畜良种繁育改良站,推动地方黄牛品种改良,走本地犊牛和架子牛供应基地之路,以保障高档牛肉生产和牛肉深加工所需的牛源。 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组织肉牛养殖经济共同体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千家万户养肉牛的“小生产”已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广大农民面临着生产规模小、产品进入市场难、增产难增收等问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开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天地。政府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出台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好的发展环境;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养牛户(场)成立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养牛户(场)组织起来有计划安排生产,统一与龙头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和服务合同,把合作社办成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培育肉牛产业,并使之成为产业支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机制。 肉牛龙头加工企业或育肥基地与基础母牛养殖户(育肥基地)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衔接机制,搞好龙头企业与养牛基地对接,改变肉牛养殖分散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要通过订单合同契约形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采取订单、入股、合资经营、组建农民牧业合作社,降低养殖风险,提高能繁母牛饲养和架子牛培育的经济效益,促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高效、和谐发展。从肉牛养殖现状来看,牛源生产的小规模分散养殖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提供牛源的主力。农业生产走向适度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推动养牛户的发展和壮大,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渐发展具有适度规模的集约养殖。
编辑推荐
《肉牛育肥生产技术与管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合肉牛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和畜牧兽医工作者阅读,同时亦可作为相关农业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