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德明 编  页数:308  字数:490000  

内容概要

赵德明主编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对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汇编,从分子生物学与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等多个角度,较为系统地介绍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研究史、生物学特性、诊断方法、治疗和风险控制,以及朊蛋白疾病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并分别对疯牛病、痒病、鹿科动物慢性消耗性疾病、传染性水貂脑病、猫科动物和动物园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从流行病学、临床和病理学、诊断和防治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阐述;附录部分列出TSEs疾病编年表,OIE关于疯牛病防控的标准及国际
TSEs风险评估的制度等,便于读者了解TSEs疾病的研究历史和防控策略;同时还对本实验室近些年和朊蛋白有关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以期抛砖引玉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内容新颖翔实、图文并茂,不仅可作为对本疾病感兴趣的专业人员的基础读本,也为有意从事本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赵德明,山东省人,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目前社会兼职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兽医病理学分会理事长、北京市政府顾问,《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杂志编委会委员、《北京实验动物科学》副主编,全国疯牛病风险防范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大动物病专家组组长、科技部第一届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动物海绵状脑病和牛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先后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编(译)著8部,其中主编教材1部,主译著作3部。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并于2011年12月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狂犬病灭活疫苗)新兽药证书。

书籍目录

第1篇  总论
第1章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概述
1.1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研究史
1.2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3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发病机制
1.4 新发现的朊蛋白疾病
1.5 朊蛋白类似蛋白的研究
1.6 朊蛋白疾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7 朊蛋白疾病治疗研究进展
1.8 朊蛋白疾病的风险评估
1.9 朊蛋白疾病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朊蛋白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
2.1 朊蛋白的理化特性
2.2 朊蛋白的结构生物学
2.3 朊蛋白的生理功能
2.4 朊病毒的复制、转运机制
2.5 PrPc向PrPSc转化的可能机制
2.6 朊蛋白疾病的种间屏障机制
2.7 朊蛋白毒株的研究
2.8 朊蛋白的抗体
2.9 朊蛋白基因的突变
2.10 朊蛋白的免疫学研究
2.11 朊蛋白的分子伴侣
参考文献
第3章 朊蛋白作用因子
3.1 PrP与金属离子的关系
3.2 朊蛋白与核酸分子
3.3 其他与PrP作用的因子
参考文献
第4章 朊蛋白疾病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篇 各论
第5章 疯牛病
5.1 概述
5.2 流行病学
5.3 临床与病理
5.4 检测与诊断
5.5 防治
参考文献
第6章 羊痒病
6.1 概述
6.2 流行病学
6.3 临床与病理
6.4 检测与诊断
6.5 防治
参考文献
第7章 鹿科动物慢性消耗性疾病
7.1 概述
7.2 流行病学
7.3 临床与病理
7.4 检测与诊断
7.5 防治
参考文献
第8章 传染性水貂脑病
8.1 概述
8.2 病原学
8.3 流行病学
8.4 临床与病理
8.5 检测与诊断
8.6 防治
参考文献
第9章 猫科动物海绵状脑病
9.1 概述
9.2 流行病学
9.3 临床与病理
9.4 检测与诊断
9.5 防治
参考文献
第10章 动物园动物海绵状脑病
10.1 概述
10.2 流行病学
10.3 临床与病理
10.4 检测与诊断
10.5 防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TSEs疾病编年表
附录2 OIE关于疯牛病防控的标准
附录3 中国对具有TSEs感染风险物质的评估的原则
附录4 420种来源于反刍动物的可疑风险物质列表
附录5 中国卫生部所列2类、85种牛、羊动物源性可疑风险物质列表
附录6 可疑具有TSEs感染性的反刍动物组织列表
附录7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科研工作概述

章节摘录

  1.1.1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研究史  1.1.1 1 羊痒病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羊痒病,它是最古老的朊蛋白病,系朊蛋白疾病的原型。羊痒病的报道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早期,主要在英国、法国和德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绵羊和山羊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传染病。感染羊主要表现为兴奋、瘙痒、瘫痪等症状,喜欢倚靠树或者墙摩擦它们的皮肤,因此称为“瘙痒”病。法语称作“Latremblan-te”,是指感染动物由于共济失调而震颤,是该病的另一种临床症状。由于痒病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繁殖缓慢,做一次动物感染实验往往要用成群的羊,花费几年的时间,并且从感染细胞内分离提纯难度大,因此,对该病原体的研究工作长期没有取得突破。但是,科学家们仍然坚持不懈地从各个角度研究羊痒病病原体的本性及其致病规律。20世纪初M.Fadyian曾提出羊痒病可能是由肉孢子目寄生虫引起的。1939年,Cuille等发现痒病致病因子能够从病羊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动物,并且用滤膜过滤后仍然具有传染性,因此他提出该致病因子本质上是一种滤过性病毒。还有其他一些学者,对该致病因子相继提出了小DNA病毒、在膜内可复制的异常多糖、由多糖包裹核酸、核蛋白复合物等各种各样的假设,但都缺乏确凿的实验证据。当1971年T.O.Diener首次在植物体中发现类病毒后,人们又一度认为羊痒病的病原体可能就是类病毒。在人们探索羊痒病等疾病的病因历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放射生物学家T.Alpers在1966年用能破坏DNA和RNA的放射性物质处理病羊的感染组织,发现其仍然保留感染性,随后他大胆推测羊痒病的致病因子没有核酸,可能是一种蛋白质。1967年Grif-fith对传染因子提出了3种可能的机制:一种能够自我转录的蛋白质;一种形状发生改变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通过形成像水晶种子一样的低聚物催化使正常形状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改变;一种能够刺激自身产物的抗体。Griffith的第二种假说实质上是现代“唯蛋白质”学说的模型。可惜的是,由于这些假说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当时普遍认为病原体需要有自身的DNA或RNA的常识,因而被视为异端邪说而搁置一边,无人问津。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大多数研究海绵状脑病的科学家致力于分离其病原体,但也一直无获。正如美国生物学家R.Marsh回忆的那样:“80年代,我还在寻找病毒,但当我用纯化朊蛋白的方法纯化感染因子时,我得到了比以前用其他方法得到的更具感染性的东西。”  1.1.1.2 Gajdusek的库鲁病及“慢病毒”  1957年,Gajdusek首先在新几内亚东部高原福禄地区土著居民中发现一种医学史上从未记载过的致命性神经系统综合征(库鲁病),按当地语言称之为“kuru”(意思为因害怕而震颤),其病理改变酷似人的克雅氏病,不过当时发现的病例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15岁以下的儿童。而当时这些土著居民有一奇特的宗教习俗,即妇女和儿童要食用已故亲人的内脏和脑组织,这种文化现象正好和发病病例的人群分布相一致。1965年,Gajdusek用库鲁病患者的脑组织悬液接种至大猩猩脑内,大约20个月之后,大猩猩出现了和库鲁病人一样的症状,初步证实库鲁病是一种由感染性的致病因子引起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