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方红星  页数:259  

内容概要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是作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公司治理、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项目批准号:70872018)的最终成果之一;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90005)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11087)的阶段性成果。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的研究和写作历时近5年。其中的一些早期进行的阶段性研究,在今天看来可能在选题意义、研究设计等各个方面有显著的变化。但是,作为一个制度背景和学术文献演进的忠实反映,今天去了解它们仍有其独特的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概论第1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思路与本书结构第2章 制度背景2.1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展历程2.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求第3章 内部控制研究:文献回顾、分析与展望3.1 国外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回顾3.2 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回J3.3 基本问题分析3.4 未来研究方向第二部分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第4章 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基于沪市2003-2005年年报的分析4.1 研究动机、制度背景与行为界定4.2 研究假设4.3 研究设计4.4 描述统计4.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4.6 结论与局限性第5章 强制披露规则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5.1 研究背景5.2 研究设计5.3 描述统计5.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5.5 研究结论5.6 研究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第6章 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因素:基于A股公司2008-2009年年报的经验研究6.1 引言6.2 文献回顾6.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6.4 研究设计6.5 描述性统计及回归结果6.6 结论与启示第三部分 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第7章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来自A股上市公司2007-2010年年报的经验证据7.1 引言7.2 文献回顾7.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7.4 研究设计7.5 实证检验7.6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第8章 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8.1 引言……第四部分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案例研究

章节摘录

  本章旨在简要交代本书研究所立足的制度背景。本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  2.1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审计准则中对内部控制的规定。  内部控制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审计准则中对内部控制评价、测试等做出规定早已成为国际通行做法。199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这是从外部审计的角度提出的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  第二阶段:特殊行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对于一些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行业而言,要求监管对象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是监管机构履行监管职责的重要抓手之一。我国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监管部门率先针对各自的监管对象出台了相关的内部控制规范。例如: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提出应通过内部控制建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2001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证券公司规范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证券市场的安全与稳定;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旨在促进商业银行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2004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办法》,旨在规范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2004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旨在规范和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价,督促其进一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保证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