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3 出版社:冯云廷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03出版) 作者:冯云廷 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1世纪高等教育标准教材:区域经济学(第2版)》从城市与区域互动关系这一视角入手来进行布局谋篇。第一篇讨论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第二篇讨论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结构;第三篇研究的是区域经济增长、地域分异与空间均衡方面的问题;第四篇从区域经济关系入手,研究城市竞争与区域合作;第五篇主要聚焦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与区域政策方面。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区域的内涵、特征与空间边界 第二节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进过程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研究视角 第四节 本书的安排 第一篇 企业区位行为: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二章 企业空间成长、迁移与区位调整 第一节 企业的空间扩张战略 第二节 企业迁移与区位调整 第三节 企业组织的空间区位 第三章 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区位决策:企业区位行为理论 第二节 区位决策过程与区位因素分析 第三节 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区位选择 第四章 产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 韦伯的区位—生产模型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第三节 市场区域:空间垄断与竞争的力量 第二篇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结构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第一节 区域模型:中心—外围理论 第二节 集—散机制与城—区空间结构 第三节 新增长中心:新城与新产业空间 第四节 突破“中心—外围”模式:城—区的网络化结构 第六章 产业地域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节 分工、专业化与产业空间布局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开放和关联互动 第三节 区域产业网络的生成机制 第七章 城市体系的网络结构 第一节 网络经济与区域经济网络结构 第二节 网络城市与网络城市的形成 第三节 城市外向性网络的发展与结构特点 第八章 大都市圈经济空间地域结构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原理 第二节 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 第三节 大都市圈及其地域结构 第三篇 区域经济增长、地域分异与空间均衡 第九章 区域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 第一节 地方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及其扩展 第三节 基础—区域乘数 第四节 出口、聚集和循环累积的增长过程 第十章 地方化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第一节 区域增长差异:一些事实 第二节 地区差异及其衡量 第三节 市场潜能、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 第四节 空间收入差异及其效应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流动 第一节 区域劳动力市场与区际移民 第二节 区域产业的整体性成长与转移 第三节 创新的空间扩散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均衡 第一节 倒u形理论 第二节 地区趋同假说及其验证 第三节 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 区域经济关系:城市竞争与区域合作 第十三章 城市间的竞合关系与区域合作 第一节 城市间博弈:城市间的竞合关系 第二节 地区本位: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第三节 城市灵动联盟与区域合作 第十四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分工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城市竞争与区域分工的冲突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 第十五章 城市服务边界与区域资源共享 第一节 城市公共服务规模与地区服务边界 第二节 城市公共服务的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 第三节 区域性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体制的构筑 第十六章 城乡统筹与新型城乡关系 第一节 城乡统筹与城乡关系变革 第二节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 第三节 新型城乡关系及其评价 第五篇 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与政策 第十七章 经济区与行政区关系调整及整合 第一节 两种区域化空间:经济区与行政区 第二节 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化 第三节 经济区形成: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整合 第十八章 区域管理体制与大都市区治理结构 第一节 中国区域管理体制的制度分析 第二节 新区域主义与大都市区治理结构 第三节 Citistate理论与大都市区政府间关系 第十九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与政府干预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手段与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三节 市场潜能、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同样也是各国政策制定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的30年间,中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这一快速的整体经济增长并没有实现地区间均衡的经济发展,中国空间二元性的发展格局依然存在,并且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考虑到地区差距的持续扩大必然会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基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从要素禀赋、经济结构、政策因素和技术水平差距等方面对我国地区差距的产生机制给予了解释,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微观基础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楔报酬不变的假定之上,从而必然推导出在不考虑自然资源的空间差异的条件下,经济活动将沿空间均匀分布的结论。这一先天缺陷使得许多研究并没有找到经济活动集聚和地区收入差距的真正影响机制,从而促便我们尝试寻找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来思考中国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印原因。 20世纪9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者以新贸易理论的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为基础,同时吸纳了传统区域科学的运输成本理论,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派。这一学派试图把传统经济学所忽视的地理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研究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和形式生产的空间集聚机制,并通过对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及其过程。因此,新经济地理学为我们分析经济集聚机制以及地区收入和经济增长差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地理因素(尤其是新经济地理因素)是导致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由对外开放所引致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实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制造业向这一地区集聚,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因果累积循环机制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了以东部沿海为中心,西部内陆为外围的制造业中心一外围分布格局。而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起飞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工业的规模经济程度远远高于农业,因此非农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地理集中会显著地影响地区的收入差距。所以,本节从市场潜能、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出发,为我国地区差距的产生机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解释。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教育标准教材:区域经济学(第2版)》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