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志风  页数:358  字数:410000  

内容概要

  本书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错案的样态予以客观认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立足中国当今的司法现实,以侦查阶段为切入点,从理念、制度、方法的角度分析刑事错案的成因,重点进行对策研究。基于遏制刑事错案发生之目的,提出相应的改革完善之建议,对我国立法、司法和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胡志风,1978年10月生,河南郑州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实证研究中心研究员。2002年获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侦查学。在《人民司法》、《人民检察》、《检察日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方法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担任副主编并参与撰写《走向正义——刑事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矫正英语》,《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规范指南》等著作。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刑事错案与侦查程序概述
第二章刑事错案与侦查程序偏差
第三章侦查程序理念性偏差与刑事错案
第四章侦查程序制度性缺陷与刑事错案
第五章侦查程序非规范化运行与刑事错案
第六章修正侦查程序偏差,遏制刑事错案的发生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当事人主义侦查模式 当事人主义侦查模式就像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那样,在程序中十分强调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这种侦查模式有其突出的特点:(1)在侦查构造的整体理念上强调双方平等对抗。虽然此种侦查模式并没有像审判中那样全面贯彻“平等武装”的原则,但是其根本的理念和法律传统,使得其从总体上还是比较注重双方对抗原则的保持。他们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以及不自证其罪的权利,为其与追诉方的侦查与起诉行为的有效对抗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与便利。(2)强调调查的双向性。侦查活动被认为是为诉讼做准备,因此并不排除犯罪嫌疑人在其律师的帮助下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查,即辩护方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任意侦查”,其进行的调查活动不具有侦查机关的强制性,当然其主要权利也就限于律师在场权、证据排除听证权等维护基本人身权利的权利。(3)侦查被定位于服务审判,采取“庭审中心主义”。在当事人主义侦查模式中,在侦查过程中所取得的证据都必须在法庭上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质证,当然法律也没有规定警察机关有收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证据的客观义务。因此,警察机关对于收集到的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往往作为与其进行辩诉交易和让辩护方展示其收集的有利于追诉方的证据的条件。(4)人权保障问题在侦查程序中得到强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以及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是当事人主义侦查模式的一大特点,也充分表明其在侦查程序中是注重人权保障的。 3.混合式侦查模式 采用混合式侦查模式的国家是一些在历史上长期采用大陆职权主义侦查模式,由于自身改革的需要,或者由于主权不能独立而由他国进行法制渗透,从原来的大陆法系职权主义侦查模式向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侦查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成就了这种混合式侦查模式。采用这种侦查模式的国家,一般都缺少共同的法律文化,再加上变革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与强度的不同,致使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从宏观上讲,混合式侦查模式兼具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侦查模式与大陆法系职权主义侦查模式的某些典型特征,但是却并不是完全地将这些典型特征内化为特质。

编辑推荐

《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正确把握诉讼原理,可以帮助读者全面地认识司法机关的功能,并对各种不同的诉讼模式、规则进行正确的取舍,从而在一定的诉讼原理的指导下构建更为科学和更适合“本土资源”的诉讼模式、规则。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分析与控制路径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超级强悍的一个作者,看了她的简历和书,膜拜中。本书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错案书籍。与我一同购买的其他三本书籍相比,没有从案例开始阐述;而是大量的理论开篇与论证,可见作者之功底。全书体例是:绪论(研究背景、基本路径、主要方法)、第一章该书(定义、判断标准、侦查程序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二章侦查程序偏差、第三章理念偏差、第四章制度性缺陷、第五章非规范性运行和第六章修正。内容相当全面,逻辑思维非常清晰。适合想在错案上写点什么的读者做参考。非常赞,非常推荐。
  •   书的内容更多讲的是逻辑学、哲学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侦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