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霍凤鸣、 王鹤飞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04出版) 作者:霍凤鸣,王鹤飞 编 页数:310
内容概要
《大学生军事课教程》内容简介:“当时间的车轮驶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随着众多国家纷纷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事实力,世界军事将呈现七大发展趋势:军事战略调整步入‘陕车道’、力量分化组合向更深层次发展、军事软硬实力同时被重视、非核武器威力逼近核武器、北约未来走向寻求新扩张、虚拟空间斗争越来越激烈、传统战争样式日趋被颠覆。”“当今世界仍在发生剧烈变化,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进程曲折复杂,经济全球化充满机遇和挑战,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军事领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当我们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毫无疑问,我们想对诸多问题了解个究竟。比如:
为什么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趋势下,各国却都在加强国防建设?
为什么人们在开拓了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甚至登上了月球之后还不满足,现在又在开拓网络甚至心灵空间,难道人们这样做的目的真的是为了造福于人类吗?
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动辄以武力干涉别国事务,甚至动辄发动战争,大有愿意打谁就打谁的架势?
为什么我国必须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所有这一切,其实我们都可以从国防教育中找到答案,原因是国防教育的原动力就在于国家利益,而我们对国家利益的思考与追求,就促使我们去追寻这些答案。这就是说,国防教育的原动力其实根本不在国防教育之外,而正在于其内,在于人们的内心,在于人们内心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维护国家利益的信念。
书籍目录
上篇 军事理论第一章 中国国防/3第一节 中国国防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3第二节 国防法规/11第三节 中国武装力量/23第四节 国防动员/32第二章 军事思想/39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39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48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理论/53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63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63第二节 美国、日本军事基本情况/74第三节 俄罗斯、印度军事基本情况/88第四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103【阅读资料】世界军事七大发展趋势:非核武器威力逼近核武/112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119第一节 军事高技术概述/119第二节 精确制导武器/128第三节 核化生武器和新概念武器/137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147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147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59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167【阅读资料】2010年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研究报告《空海一体战的初步构想》(摘引)/171下篇 军事技能第六章 共同条令/203第七章 轻武器射击/237第八章 战术/255第九章 军事地形学/269第十章 综合训练/282附录附录一 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299附录二 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通知/304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强调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国家安全利益的内涵不断扩展,现代国防的职能正在由维护地缘明确的“硬范围”,扩展到争取有利于已的“软环境”;由保卫本土不受侵犯,扩展为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争取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的影响力和主导权;由打赢战争扩展到在战争和非战争状态下都能保证国家利益的实现。此外,现代国防强调,国家安全必须依靠整体性防务。一个国家只有经济不断强大,科技不断发展,国防实力不断增强,精神防线不断巩固,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2.强调国防力量的综合性。较之以往“单纯武力战”的国防观和以武力为核心的“总动员”国防观,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国防力量的构成上,强调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尽管军事力量依然是国防力量的主体,但现代国防力量的构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军事力量,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构成的一种复合力量,如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和军事力等。3.强调国防手段的多元性。现代国防斗争,不仅继续以军事手段在战场上进行武力的较量,而且也通过政治对话、外交谈判、经济封锁、心理施压、军备控制等非战争手段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激烈的对抗;既依靠国家的国防实力,也依靠国家的国防潜力。4.强调国防事业的社会性。随着国防内涵的拓展,全面增强防卫能力必然涉及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依靠国家和社会的综合力量来建设国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国防不是“军防”,而是关系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全国上下每个人的事情,与整个社会密不可分。二、国防历史的简要回溯中国的国防历史源远流长,从公元前21世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出现,到我们今天蒸蒸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经历了四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中国的国防也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编辑推荐
《大学生军事课教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必修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