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作者:杨郁娟 页数:3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研究了侦查权基础理论和侦查权的运行。其中,侦查权的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侦查权的性质、侦查权的构成、侦查权的功能、侦查权的实现途径和侦查权的控制;侦查权的运行部分,主要运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民间立场、本土化研究方法等分析侦查权的运行过程,通过逐一分析各种主客观因素对侦查权运行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描述和解释侦查权运行的经验现实。
书籍目录
绪论——兼论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一、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现状分析 (一)传统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二)近年来侦查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侦查学方法论和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侦查学方法论的构建 (二)侦查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三、侦查权研究的现状及本书的理论框架 (一)当前侦查权研究现状 (二)本书对侦查权的研究方法 (三)本书的研究框架第一章 侦查权的性质 一、侦查权性质研究现状分析 (一)侦查权性质的主要观点 (二)侦查权性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定性侦查权应辨析的基本概念 (一)侦查和侦查程序 (二)侦查权 (三)行政和行政权 (四)司法和司法权 三、侦查权的性质 (一)侦查权是一种国家权力 (二)侦查权是一种行政权 (三)侦查权是一种在侦查程序中运行的行政权第二章 侦查权的构成 一、侦查权的主体 (一)侦查权主体的定义 (二)侦查权主体的内涵 二、侦查权的对象 (一)犯罪案件的纵向构成 (二)犯罪案件的横向构成 三、侦查权的内容 (一)侦查权内容的类别 (二)侦查权内容的发展 (三)我国侦查权内容的现状第三章 侦查权的功能 一、侦查权功能的内涵 (一)侦查权的设计功能与实际功能 (二)侦查权的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 二、侦查权功能的影响因素 (一)立法者对侦查权功能的影响 (二)侦查程序对侦查权功能的影响 (三)侦查权行为人对侦查权功能的影响 (四)社会因素对侦查权功能的影响第四章 侦查权的实现途径 一、个案侦查 (一)个案侦查的表现形式 (二)被动型侦查及其组织实施 (三)主动型侦查及其组织实施 (四)被动型侦查与主动型侦查的差异和互补 二、破案战役 (一)破案战役在侦查工作中的地位 (二)破案战役的特点 (三)破案战役的组织实施 三、刑侦基础工作 (一)犯罪情报信息工作 (二)刑嫌调控 (三)阵地控制第五章 侦查权的控制 一、司法权对侦查权的控制 (一)司法权对侦查权的控制功能 (二)司法权对侦查权的控制范围 (三)司法权控制侦查权的程序 二、公民权利对侦查权的控制 (一)犯罪嫌疑人权利对侦查权的控制 (二)被害人权利对侦查权的控制 三、侦查权的内部控制 (一)强制措施的实施控制 (二)技术侦察的实施控制 (三)秘密侦查的实施控制第六章 侦查权的运行程序 一、侦查权的启动 (一)侦查权的启动承载的功能 (二)侦查权的启动条件 (三)侦查权的启动方式 二、侦查权的运行过程 (一)分析判断案情,制定侦查计划 (二)实施侦查活动 (三)破案 三、侦查终结 (一)侦查终结立法的影响因素 (二)我国的侦查终结第七章 侦查权运行的特点 一、侦查权运行的整体特点 (一)积极回应 (二)独立运行 (三)客观公正 (四)程序理性 二、侦查权运行的具体特点 (一)侦查裁量的必要性 (二)侦查裁量的内容 (三)侦查裁量的影响第八章 社会发展与侦查权的运行 一、社会分层与侦查权的运行 (一)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理论 (二)社会分层与法律 (三)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及其对侦查权运行的影响 二、社会观念与侦查权的运行 (一)正义观与侦查权的运行 (二)秩序观与侦查权的运行 (三)法治观与侦查权的运行 三、社会控制与侦查权的运行 (一)社会控制体系的特点 (二)我国当前社会控制现状 (三)社会控制现状对侦查权运行的影响第九章 科学技术与侦查权的运行 一、科学技术的基本范畴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科学技术的层次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科学技术对侦查权运行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扩大了侦查权对社会生活的干预程度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侦查权的表现方式 (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侦查权的制约方式 (四)科学技术影响侦查权内容体系的整合第十章 刑警职业与侦查权的运行 一、刑警的职业特点及其与侦查权的运行 (一)刑警职业的专业性 (二)刑警职业的正式性 (三)刑警职业的公共性 二、刑警职业文化及其侦查权的运行 (一)维护正义的使命感 (二)团结与协作的凝聚力 (三)崇尚权力的观念 三、刑警管理体制与侦查权的运行 (一)科层制管理体制的特点 (二)科层制管理体制对侦查权运行的影响
章节摘录
插图:我国侦查学研究中,运用价值分析方法的典型表现是:以西方诉讼理念尤其是自然法关于诉讼公正、程序正义等理念为对照,反思我国现行侦查程序和侦查制度中的种种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出改进对策。在这之中,庸俗化和主观化的倾向值得警惕。首先应明确的是:价值分析法并不是纯粹的哲理思辨,哲理性、思辨性只是其特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与现实密切相关,具有现实性。一是价值分析方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人类理性发展的结果,如自然法思想、程序正义理论等;二是价值分析方法以现实法律制度为基础和对象,是在充分了解经验现实中的法律制度及其运行的基础上作出的分析和评判;三是价值分析方法不仅仅是运用价值标准分析和评价,还要提出符合价值目标的制度的构建对策和建议,以具体的制度、行动推动价值目标的实现。价值分析不是不提出对策,而是在提出对策之前有着对经验现实的充分了解和分析,也正是这一点使价值分析不至于沦为纯粹主观的东西。但是,当前侦查学研究中对价值分析方法的运用却出现了一些庸俗化和主观化的倾向。具体表现是:其一,由于缺乏自然法学派理论传统和程序正义观念,理论界在价值分析时往往直接套用西方法律价值观念,而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概念和理论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常常是在论述之初就率先提出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性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类似于精神信仰难以证伪,而且在“言必称希腊”的学术界还具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其二,研究者对现实中的侦查实践了解不多,有时陷入以西方理念和西方制度论证中国现实的错位之中。究其原因,可能是研究者的身份和职业使其远离侦查实践,也可能是调研和田野观察等实证研究成本过高,也可能是缺乏实证研究的学术传统和思维方式。其三,当前,侦查学中的对策研究非常多,但是这些对策研究很多是借鉴西方制度和做法提出的。
编辑推荐
《侦查权的逻辑与经验》:21世纪侦查新视角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