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一心 页数:299 字数:206000
前言
陶行知是一位民国人物,他生于清朝晚期,死于国民政府土崩瓦解之前,离开这个世界已经66年了,可是在人们的感觉里,他却新鲜得好像是一位当代人物。所谓不朽,大概指的就是这种精神生命的魅力吧?陶行知是安徽人,南京人却妇孺皆知,陶行知对于南京也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以至于死后没有叶落归根,而是埋在了南京。他的中学、大学都是在南京读的。留学归来后,就在南京的高校工作。陶行知有一句话常挂在口头上:“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轰轰烈烈的一生,轰轰烈烈做大事的一生。他一生中,所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可以说是在南京——南京市近郊的劳山,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死后,他就埋在了曾寄寓了他人生伟大的理想、曾浸润了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的劳山脚下。他的双亲、发妻、胞妹也都安葬在那里,五坟合一。所以说南京是陶行知的第二故乡,并非夸张之语。在抗战之前的二十年里,像陶行知那样的“海归派”,除了入仕的不算,单是安身于大学教席的,也多有物质生活优裕、社会地位甚高的黄金岁月。而陶行知却不愿耽于安逸,而是走出象牙塔,放弃了“阳关道”,另选了一条崎岖的山路,披荆斩棘,踽踽独行。因此在这一群知识分子中,陶行知“另类”的标记很明显。自然的,他的人生价值也恰恰在于此。从他的伟大行动、实践的本质来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一一可谓社会教育活动家。陶行知是一位很有“异质”感的人,这使他不安于现状,不同于传统,不肯从众思维,而常思改变,勇于革新,喜另辟蹊径,故而他的教育思想及其所走的大众教育、教育救国之路,必然是独特的。“独特”是陶行知及其思想生命力长盛、薪火相传的火种。由陶行知在教育界巨大的影响力,不免令人遐想:若天假其年,陶行知做了共和国的教育部长,今天会出现“人民满意的教育”吗?表面看来,这是一个伪命题。而事实上,对历史做假设并非一无意义。一是抗战胜利后,中共曾推荐陶行知做联合政府的教育部长,也曾不只一位中共重要官员当众表示要请陶行知做新中国教育部长的意愿,这种可能性原本存在;二是这样的假设,可给反思今天的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提供参照。这也应是陶行知迄今不曾在人民心中远去、学陶蔚然成风、桃花盛开的真正意义吧?
内容概要
“随园大家丛书”定位在学术和生活传记之间,力求反映每位大家的学术人生与心路历程,并且要避免过于学术化和理论化,能够适合一般大众阅读。同时要求插入60至100幅图片。王一心所著的《风与火(陶行知)》为“随园大家丛书”之一。《风与火(陶行知)》叙述了陶行知先生的学术人生。陶行知有一句话常挂在口头上:“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轰轰烈烈的一生,轰轰烈烈做大事的一生。他一生中,所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可以说是在南京——南京市近郊的劳山,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死后,他就埋在了曾寄寓了他人生伟大的理想、曾浸润了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的劳山脚下。
书籍目录
壹 蒋介石密令:通缉陶行知
一、劳资纠纷:事件的肇始
二、乘车事件:又一个“近因”
三、黄埔军校?晓庄学校!
四、《护校宣言》:骨气与血性
五、和“叛逆”冯玉祥的交谊
六、流亡日本
贰 人生一大事:创办晓庄师范
一、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
二、学生时代,投身基督的怀抱
三、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美国的最终目标
四、教学合一:在南高师的教育改革
五、平民教育:到民间去的运动
六、一所新奇的学校
叁 得而复失,晓庄学校又被查封
一、顾问《申报》
二、犀利文字再惹祸
三、“小先生运动”:小孩自动教小孩
肆 育才学校:难童的福地
一、两广飞行演讲:反蒋
二、周游欧美,抗日宣传
三、真力量:生活教育
四、苦办难童学校
伍 去了,不带走半根草
一、婚姻与家庭
二、变身民主斗士
三、重回晓庄:最后的告别
四、纷纷扰扰身后事
后记
章节摘录
一 劳资纠纷:事件的肇始 陶行知被通缉之前,由他一手创办的晓庄学校被勒令停办。 一位农村学校的校长,为办学竞遭来缉捕之祸,这在怪事迭 出的民国,仍然不失为一桩奇闻。一所农村学校,究竟触动了当 局哪根敏感的神经? 1930年3月15日,是晓庄学校建校3周年的日子。晓庄学 校白手起家,荒野建校,陶行知更是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多少个 日夜,劳精伤神,呕心沥血,一路坎坷,始有今日。为此,陶行知 有心要好好庆祝,为他特地安排了3天时间,活动节目相当丰 富,达26项之多。 显然陶行知是要通过15个展览会及其他活动,全面展示晓 庄学校的各个方面。事先他给社会各界发了前来观礼的邀请 函。来宾们如果参加了活动,自然就会对晓庄学校有一个全面 的印象。而对晓庄学校的成员来说,一下搞出这么多节目,如同 要准备一桌子的珍馐美馔招待客人,自然也忙得不亦乐乎。陶 行知如此将欢庆节日与宣传学校结合起来,是想要一举两得。 仿佛人生如戏—一高潮过后往往是低谷,狂欢之后常常是 哀伤;宿命的人恐怕也要说,大喜多为大悲的预兆。晓庄校区地 面上校庆爆竹的纸屑尚未扫除尽净,剧社同学们的脸上仿佛还 留有油彩的痕迹,陶行知与晓庄学校的劫难就已经到了! 事情仿佛肇始于3月下旬和记洋行的一场劳资纠纷引发的 风潮。地处南京下关长江之滨的和记洋行为英国商人所开办的蛋 厂,最初是工人对劳动报酬不满,要求加薪,遭厂方拒绝,矛盾于 是爆发,以致停工。4月1日经过南京市党部、民训会、社会局会 同派员调解,工会与厂方签订了条约,规定所有工友,均由工会 介绍,得厂方同意雇用。可是厂方却不信守条约,指使工头擅办 雇用工人事宜,而将大多数工人开除,致使4月3日复工时发生 激烈冲突,厂方竟请泊于下关码头的日本军舰水兵保护。首都 警察也随后出动,平息了暴动并拘捕数人。虽《申报》、《时事新 报》等报均称冲突中只是有工人受伤,但盛传“英国水兵枪杀工 人数名”,各校随即组织“四·三惨案后援会”作为声援。 4月5日上午,失业工人又在和记洋行附近集会示威;下午 城里各校学生500多人各持旗帜,整队向下关进发。他们一路 高呼口号,散发传单;途经江岸时,看见江中停泊的十多艘日舰, 群呼“打倒日帝国主义”、“驱逐日舰出境”等,声势雄壮;抵达目 的地后,即分头发表演说。警察随即赶赴现场阻遏事态激化。 下午四时,教育部长蒋梦麟接到市教育局局长顾树森报告,随即 亲赴下关视察,回部后紧急召集各大学校长前去谈话,面嘱各校 要极力阻止学生结队游行示威,市教育局同时也召集公、私立中 学校长叮嘱开导学生…… 4月7日,是个星期一,上午10时,国府照例举行纪念孙中 山的总理纪念周①会,蒋介石操着宁波官话,评说和记洋行工潮 及随后的学潮,向学校、团体发出了要“制裁”的警告,并于当日 向首都卫戍司令部下达了暂时关闭晓庄学校的密令,同时命教 育部派员前往晓庄接收! 在整个风潮当中,陶行知并未出现在演讲台上或游行队伍 中;晓庄学校学生参加游行者仅百余人,与其他学校相比,人数 并不算多。反而根据《时事新报》报道,4月5日,东方公学校长 陆自衡率领该校男女学生160多人,齐至市党部声称援助和记 工人,而且工人被英人枪杀的“谣言”也发现是由东方公学、钟南 中学等校学生口传着的。既然如此,当局却为何要拿晓庄学校 开刀呢? 当然事出有因。 和记工潮以及随之而发生的学生声援工人的风潮,的确不 单纯是一个劳资纠纷及所谓学生误信传言而“闹事”,而先是日 本军舰借口实习航路,无视中国主权擅闯长江停泊下关,国民政 府却不加以驱逐;继而洋行英商施以奸诈,还与日军联手对付工 人,而将两件事情搅和在了一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南京 地下党觑准时机,发动和记工人罢工及学生声援,演成一场意义 更加深远的较大规模的反帝并抗议政府的政治活动。这也就是 为什么当时各地各种风潮迭出,而蒋介石独对和记事件特别恼 火的原因了。 晓庄学校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其中骨干分子的能量,却不 容低估。比如曾任中共晓庄学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时任中共 南京市委宣传部长的刘季平,时任中共晓庄学校党支部书记、和 记事件后调到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工作的石俊等,都是示威抗 议活动中的领袖人物。虽然当时蒋介石并未完全掌握他们的底 细,但他们在抗议示威中的活跃程度,难保不会引起到处嗅闻的 特务们的注意。除此之外,在蒋介石的印象中,晓庄学校乃至安 徽公学都是一向不“本分”的学校,它们的主办者更不是一个能 使他放心的人。 令蒋介石余气迄未全消的 发生在一年前的那次南京各校 各机关各民众团体举行的反日 集会,由陶行知执掌校印的安 徽公学就在其中,尽管陶行知 已于数月前卸任校长之职。集 会者当时通过五决议案:1.反 对西原借款;2.驱逐床次出 境;3.反对外交政策及打倒外 交总长王正廷;4.打倒张学 良;5.打倒国府腐化官僚。散 会后即举行大游行。 游行群众先赴日领事馆,被军警阻止,于是改而决定往下关 王正廷家中。众人撞开大门,拥入室内,随取厨房铁锨等物,将 房内器物及门窗全部捣毁,而后又往中央党部拥去。 群众离开王宅不几分钟,蒋介石便乘汽车赶到王家察看,随 后又来到党部,请群众推代表来见。群众不肯,蒋于是叫全体进 入大礼堂。蒋当即对众人道,场内是国民党员的站起来。起立 者36人。蒋即对众人道:中国之所以不强,是中国人不懂法律, 如今日之举动即不法的表现,我极为痛心! 当时座中有一吴律师上台回话说:人民不懂法,我以为不甚 紧要,但国府不知法律应如何?如陈调元之土案,江安土案,并 朱培德在赣种种不法,我未见国府论到何法。蒋不许他说下去, 说今日我召集大众,是讨论今日问题,与其他事无关。 ……
编辑推荐
陶行知是一位民国人物,他生于清朝晚期,死于国民政府土崩瓦解之前,离开这个世界已经66年了,可是在人们的感觉里,他却新鲜得好像是一位当代人物。所谓不朽,大概指的就是这种精神生命的魅力吧?细读王一心所著的《风与火:陶行知》,体会陶行知“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为教育事业轰轰烈烈的一生,轰轰烈烈做大事的一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