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邬红芳 等编著 页数:148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艺术设计类教材的出版十分兴盛。任何一门课程如《平面构成》、《招贴设计》、《装饰色彩》等,都可以找到十个、二十个以上的版本。然而,常见的情形是许多教材虽然体例结构、目录秩序有所差异。但在内容上并无不同。只是排列组合略有区别,图例更是单调雷同。从写作文本的角度考察,大都分章分节平铺直叙,结构不外乎该门类知识的历史、分类、特征、要素,再加上名作分析、材料与技法表现等等,最后象征性地附上思考题,再配上插图。编得经典而独特,且真正可供操作、可应用于教学实施的却少之又少。于是,所谓教材实际上只是一种讲义,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只能是一般性地阅读。从根本上缺乏真实能力与设计实务的训练方法。这表明教材建设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从课程实践的角度出发,一本教材的着重点皮落实在一个。教”字上。注重“教”与“讲”之间的差别。让教师可教,学生可学。尤其是可以自学。它必须成为一个可供操作的文本、能够实施的纲要。它还必须具有教学参考用书的性质。 实际上不少称得上经典的教材其篇幅都不长,如康定斯基的《点线面》、伊顿的《造型与形式》、托马斯,史密特的《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等。并非长篇大论,在删除了几乎所有的关于“概念”、“分类”、“特征”的絮语之后,所剩下的就只是个人的深刻体验、个人的课题设计,于是它们就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精华所在。而不少名家名师并没有编写过什么教材,他们只是以自己的经验作为传授的内容,以自己的风格来建构规律。 大多数国外院校的课程并无这种中国式的教材,教师上课可以开出一大堆参考书,却不编印讲义。然而他们的特点是。淡化教材。突出课题”。教师的看家本领是每上一门课都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课题。围绕解题的办法,进行启发式的点拨,分析名家名作的构成,一次次地否定或肯定学生的草图。无休止地讨论各种想法。外教设计的课题充满意趣以及形式生成的可能性,一经公布即能激活学生去进行尝试与探究的欲望。如同一种引起活跃思维的兴奋剂。 因此,备课不只是收集资料去编写讲义,重中之重是对课程进行设计有意义的课题,是对作业进行编排。于是。较为理想的教材结构。可以以系列课题为主。其线索以作业编排为秩序。如包豪斯第一任基础课程的主持人伊顿在教材《设计与形态》中。避开了对一般知识的系统叙述。而是着重对他的课题与教学方法进行了阐释,如“明暗关系”、色彩理论”、“材质和肌理的研究”、“形态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节奏”等。 每一个课题都具有丰富的文件,具有理论叙述与知识点介绍、资源与内容、主题与关键词、图示与案例分析、解题的方法与程序、媒介与技法表现等。课题与课题之间除了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更应该将语法的演绎、手法的戏剧性、资源的趣味性及效果的多样性与超越预见性等方面作为侧重点。于是,一本教材就是一个题库。教师上课可以从中各取所需。进行多种取向的编排,进行不同类型的组合。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作业外,还可以阅读其他课题及解题方法。以补充个人的体验,完善知识结构。
内容概要
本书从服装的要求出发,系统、全面、详实地介绍了服装用纤维原料、纱线、织物、裘皮和皮革等各类服装材料的种类、结构和形态,以及他们的性能、特点、搭配方式及服装保养、加工等多方面内容,并形象地配备了各种实物小样图片,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紧跟时代前沿,结合国际服装新材料及其流行趋势,在教学内容上还增加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要新型服用纤维材料。而且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对服装设计的意义,和为了满足专业的未来发展与社会需求,还补充了部分关于服装材料的二次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本书既可以作为服装企业工作人员和服装设计爱好者学习服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广大服装高等院校相关服装课程的教材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服装材料概述 第二节 服装材料的分类 第三节 服装材料的发展 第四节 服装材料学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第二章 服用纺织纤维原料 第一节 纤维分类 第二节 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能特征 第三节 常用纤维及其特性 第四节 新型服用纤维 第五节 纤维鉴别第三章 服装用纱线 第一节 纱线的分类 第二节 纱线的主要性能特征 第三节 复杂纱线第四章 服装用织物 第一节 织物的分类 第二节 机织物的结构特征 第三节 针织物的结构特征 第四节 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 第五节 织物服用性能及其影响第五章 常用面料品种与特点 第一节 常用面料的服用性能 第二节 典型机织面料品种及风格特征 第三节 典型针织面料品种及风格特征第六章 服装用裘皮与皮革 第一节 天然裘皮与皮革 第二节 人造裘皮与皮革第七章 服装辅料 第一节 服装里料 第二节 服装衬料与垫料 第三节 扣紧材料及其他辅料第八章 服装的保养与管理 第一节 服装的洗涤 第二节 服装的熨烫 第三节 服装的保管第九章 服用面料的再设计 第一节 服装材质再设计的意义 第二节 服装材质再设计的方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两种电性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和摩擦时,产生电子转移,使一个物体带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带负电荷的现象,称为静电现象。 由于服用纤维比电阻一般都很高,尤其是吸湿性较低的涤纶、腈纶、氯纶等合成纤维,在纺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机件间的密切接触和摩擦,造成电荷在物体表面间的转移,产生静电,使服装易吸灰尘玷污,衣裤之间互相纠缠使人体行动不便或粘贴于皮肤,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火灾、爆炸等。如果气候潮湿,纤维吸湿后导电性能增强,静电现象便可消失。 8.耐日光性 服装在日光照射下,强度会下降,颜色和光泽会发生变化,纤维及服装抵抗这种破坏的性能称为耐日光性。 服用纤维在日光照射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裂解。裂解的表现就是制品的强度下降,裂解的程度与纤维结构及日光照射的强度、时间、波长等因素有关。纤维耐日光性的优劣顺序为:腈纶>麻>棉>羊毛>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锦纶>蚕丝>丙纶。化学纤维中的腈纶具有最强的耐日光性,日晒900小时后,其强度仅损失16%~25%。在天然纤维中,蚕丝的耐光性较差;在合成纤维中,丙纶的耐光性较差,其次是锦纶。所有服用纤维在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下,强度都会有所降低。因此,服装在洗涤后不宜放在日光下曝晒,而应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9.耐化学品性耐化学品性是指纤维抵抗化学品破坏的能力。纤维在纺织染整加工中要使用各种化学药品进行丝光、漂白、印染等。在服装的穿用过程和洗涤过程中,也同样可能碰到含有酸、碱的化学品。为使纤维不受损坏,有必要了解纤维的这些性能。纤维素纤维耐碱性较好,不耐酸,蛋白质纤维对酸的抵抗力较对碱的抵抗力强,因此,在洗涤毛和丝绸服装时,切忌使用碱性洗涤剂,而应采用中性洗涤剂,以免服装受到损伤。 10.防霉防蛀性 天然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受到微生物的破坏作用,使其生霉变质,强力下降。并且蛋白质纤维易虫蛀,存放时必须清洁、干燥和使用樟脑丸防蛀虫剂,也可以用樟木箱子收藏。合成纤维制品对霉菌和蛀虫等抵抗较强,存放很方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