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椎牛祭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湖南师大出版社  作者:张子伟,张子元 著  

内容概要

  《湘西苗族椎牛祭》主要内容包括:生存环境概述、仪式基本资料、仪式过程与构成、坛班与传承、表演与形式、特征与价值共六章,以及附录《椎牛祭》全堂法事科仪辑录等。

作者简介

张子伟,土家族,1942年9月19日生,花垣县人,国家一级编剧。历任湘西州第九、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湖南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湘西州综合试点”第一责任人、州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所长。著有9部大型悲剧和30余部中小型戏剧、小品、曲艺节目,其中多部获国家级奖项。20世纪90年代初转向本土文化研究,被中国戏剧家协会等聘请,参加文化部审批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计划,担任研究员。著书11部(含与人合作),约446万字。主编《中国傩》、《湘西傩文化之谜》、《湘西文化大典•艺术卷》、《湘西获奖剧作精选》等书,约135万字。此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存环境概述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人口组成第二节 开发史略及基本生计第三节 家庭及宗族第四节 信仰及祭祀第二章 仪式基本资料第一节 名称、演艺沿革第二节 祭典组织第三节 预定项目第四节 其他第三章 仪式过程与构成第一节 聚落及仪式场第二节 准备工作第三节 仪式过程。第四节 仪式用器具第五节 重点仪式解析第四章 坛班与传承第一节 坛班沿革第二节 坛班组成第三节 法器第四节 禁忌第五节 技艺传承第五章 表演与形式第一节 仪式剧场第二节 仪式剧目第三节 音乐第四节 舞蹈第五节 巫术第六节 服饰、道具、面具第七节 演艺状况实录第六章 特征与价值第一节 基本特征第二节 保护价值附录 《椎牛祭》全堂法事科仪辑录第一堂 法事开天门(budcheidsob)第二堂 法事吃猪(nongxnbeat)第三堂 法事细向(xibxangb)第四堂 法事求布(njoutnbut)第五堂 法事倒神坛(jitzhangdseab)第六堂 法事椎牛(lotdouxniex)第七堂 法事合牛(huxniex)第八堂 法事吃散牛饭(nheudlietsanbniex)第九堂 法事吃牛头(nheudbleidniex)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 生存环境概述椎牛,俗称“吃牛”,苗语谓“弄业”,有的苗区(包括贵州东部)称之为“吃牯脏”,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项目。它是苗族七十二堂祭典中最为神圣隆重、活动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祭祖仪式,耗资之多、场面之大超过了苗乡的还傩愿,故苗族人有句俗话:“吃不起牛去跳傩”(苗语为:nongx niex jid niangs god qongxznal)。古时举办一次费时月余,需杀七头牛①。延至明清,祭祀减至十五天,耗资仍颇大。雍正七年“改土归流”之后,官府曾多次明令废除这种“陋习”②。但每次禁止不久又很快得以恢复,祭祀缩至七天。这种祭祖仪式融合了苗族远古时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资料。虽曾有学者撰文涉及,却无专著论述。1993年,国家文化部批准实施“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计划,这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获得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参予。笔者被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傩戏学研究会聘为研究员,与我弟张子元一道对花垣苗族的椎牛祭进行田野考察与研究,历时两年多,完成了这部书稿,被王秋桂先生纳入研究计划并出版,填补了课题空白。

编辑推荐

《湘西苗族椎牛祭》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湘西苗族椎牛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