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政区沿革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宏伟 著  页数:339  字数:262000  

前言

政区沿革,是指行政区划的沿袭与变化,换言之,也就是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过程。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两干多年来行政区划的变迁相当繁复。因此,理清变迁的过程,探讨变迁的原因,寻求变迁的规律,是研究政区沿革的重要任务。研究政区沿革,一方面可以为我们了解、描述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提供基础性材料;另一方面,对于我们分析区域政治地理、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变化及其原因与当代影响也很有帮助。可以说,各个历史时期政区的设置、变更与省并,往往是区域政治、军事、经济情势变化的极其重要的反映。沿革地理的研究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众所周知,东汉班固所撰的《汉书·地理志》就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开创性著作。自此以后,这方面的文献大体得到了延续。现在,如果我们把正史中的地理志汇集一起,那么,一部粗略的中国沿革地理就已基本成形。正史地理志中的材料虽然比较全面、系统,但往往失之简略、粗糙。于是,要了解政区变迁的更详细、更准确的情况,还需要广泛借助其他方面的材料,例如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如《元和郡县图志》)、地方志(如省志、府志、县志)、地理性著作中的沿革内容(如《水经注》)、政书中的沿革内容(如《通典·州郡典》),以及其他一切与政区沿革相关的材料。

内容概要

 政区沿革,是指行政区划的沿袭与变化,换言之,也就是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过程。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两干多年来行政区划的变迁相当繁复。因此,理清变迁的过程,探讨变迁的原因,寻求变迁的规律,是研究政区沿革的重要任务。

书籍目录

上篇 湖南政区变迁过程 第一章 先楚时代的湖南地名  第一节 苍梧与湘  第二节 长沙  第三节 洞庭 第二章 楚国时代的湖南政区  第一节 南下的楚人  第二节 郡县在湖南的滥觞 第三章 秦代的湖南政区  第一节 郡县制的巩固  第二节 湖南境内的秦郡  第三节 湖南境内的秦县  第四节 县以下的建置 第四章 汉代的湖南政区  第一节 郡与国的并列  第二节 西汉时代的王国与郡县  第三节 东汉时代的州、郡、县 第五章 吴晋南朝时代的湖南政区  第一节 东吴时代的州、郡、县  第二节 两晋时代的州、郡、县  第三节 南朝时代的州、郡、县 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湖南政区  第一节 隋代的州(郡)、县  第二节 唐代的道与州(郡)、县  第三节 马氏楚国的州(监)、县 第七章 宋代的湖南政区  第一节 路与府(州、军、监)、县  第二节 宋代在湖南的政区建置 第八章 元代的湖南政区  第一节 行省的建立与路、府、州、县  第二节 元代在湖南的政区建置 第九章 明代的湖南政区  第一节 布政使司(省)与府、州、县  第二节 明代在湖南的行政建置  第三节 明代在湖南设置的卫所 第十章 清代的湖南政区  第一节 “省”的定制与府(州、厅)、县  第二节 “湖南省”的建立  第三节 “湖南省”的行政区划 第十一章 民国时代的湖南省政区  第一节 省的定名与道、县  第二节 湖南省的政区建置下篇 湖南市县建置沿革 第一章 湘东北区  第一节 长沙市(含长沙县、望城县)  第二节 浏阳市  第三节 宁乡县  第四节 岳阳市(含岳阳县)  第五节 汨罗市  第六节 临湘市  第七节 湘阴县  第八节 平江县  第九节 益阳市(含桃江县)  第十节 沅江市  第十一节 南县  第十二节 安化县 第二章 湘东区  第一节 株洲市(含株洲县)  第二节 醴陵市  第三节 攸县  第四节 茶陵县  第五节 炎陵县  第六节 湘潭市(含湘潭县、韶山市)  第七节 湘乡市(含双峰县)  第八节 衡阳市(含衡南县)  第九节 衡阳县  第十节 耒阳市  第十一节 常宁市  第十二节 衡山县(含南岳区)  第十三节 衡东县  第十四节 祁东县 第三章 湘南区  第一节 郴州市  第二节 资兴市  第三节 桂阳县  第四节 宜章县  第五节 永兴县  第六节 嘉禾县  第七节 临武县  第八节 汝城县  第九节 桂东县  第十节 安仁县  第十一节 永州市(含双牌县)  第十二节 祁阳县  第十三节 东安县  第十四节 道县  第十五节 江永县  第十六节 宁远县  第十七节 蓝山县  第十八节 新田县  第十九节 江华瑶族自治县 第四章 湘中南区  第一节 娄底市(含涟源市)  …… 第五章 湘西区 第六章 湘西北区

章节摘录

这里的“洞庭”同样是指洞庭郡。因为,一方面,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战国时期今洞庭湖地区还是一片河网沼泽平原景观,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湖并不存在。①因此,张仪游说秦惠文王“取洞庭”,自然是指夺取政区意义上的楚国洞庭郡。另一方面,《战国策》的最早作注者东汉高诱于此明确注日:“郢,楚都也。洞庭、五都、江南,皆楚邑也。”高诱生活的东汉时代上距战国不远,故其洞庭为“楚邑”的说法应当可信。《说文》云:“郡……从邑,君声。”郡当然也是邑一类。.楚洞庭郡的治所应该在索县,也就是后来西汉武陵郡的治所。这样的结论,可以得到相关考古、文献资料的较多支持。一是从考古调查来看,索县故城是洞庭平原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有二城结构的楚汉古城。索县故址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距市区30千米的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的古渐(澹)水边,已经确定无疑。据考古工作者在城址村的调查结果,索县故城由东西二城组成,坐北朝南,中间有城垣相隔,东面为大城,西面为小城。东城南北宽400米,东西残长500米;西城南北宽480米,东西残长480米。现残存城垣为黏土夯筑,有东、西、南、北四门,东城四角有嘹望台;城四周有明显的护城河,宽30米左右。

编辑推荐

《湖南政区沿革》:湖湘文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湖南政区沿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了解湖南政区近代历史的好书,只是略微简单
  •   偶是个地图迷哈,好书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