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05-01 出版社:陈祖林、贺青卿、 张峡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陈祖林,等 编 页数:702
内容概要
《新编常见病防治学丛书:新编外科常见病防治学》是“新编常见病防治学丛书”之一。全书共分6章,其内容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突出防治疾病为原则,并紧密结合外科学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知识,还兼顾介绍了近年来外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和新技术;同时,也对一些较为复杂和少见的疾病做了扼要介绍,以期能使读者对其有初步了解和判断,并对下一步防治提出建议,使患者所患疾病尽可能地得到及时防治。本书从防治的角度阐述了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和预防。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介绍的知识全面、观点权威,文字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条理清晰,防治措施具体,尤其是突出临床,注重实际,防治并重,实用性、指导性强,不仅对从事外科临床工作的医生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其他专业医生以及院校医学生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外科学发展简史 二、我国外科学的发展与成就 三、疾病预防 第二节 外科基本原则及手术操作 一、外科基本原则 二、外科基本操作 第三节 麻醉与复苏 一、麻醉前准备、用药和麻醉选择 二、局部麻醉 三、椎管内麻醉 四、全身麻醉 五、控制性降压和全身低温 六、复苏 第四节 疼痛治疗 一、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二、疼痛评估 三、常用镇痛药 四、术后镇痛方法 五、小儿术后镇痛 第五节 外科患者的体液平衡 一、体液及电解质代谢的失调 二、酸碱平衡的失调 三、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六节 外科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 一、肠内营养 二、肠外营养 第七节 外科输血 一、输血的适应证、输血技术和注意事习 二、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三、自体输血 第八节 休克 一、概述 二、感染性休克 三、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九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一、概述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五、急性肝功能衰竭 第十节 烧伤 第二章 普外科 第一节 损伤 一、电损伤 二、冷伤 三、咬蜇伤 四、腹部损伤 第二节 外科感染 一、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二、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三、全身性外科感染 四、有芽孢厌氧茵感染 第三节 常见体表肿瘤 一、恶性黑素瘤 二、皮肤癌 三、脂肪瘤 四、皮肤纤维瘤 五、皮肤血管瘤 六、神经纤维瘤 七、囊性肿瘤及囊肿 第四节 颈部疾病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三、甲状腺癌 四、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五、颈部肿块 第五节 乳腺疾病 一、急性乳腺炎 二、乳腺囊性增生症 三、乳腺纤维腺瘤 四、乳腺癌 第六节 腹外疝 一、腹股沟斜疝 二、腹股沟直疝 三、股疝 四、切口疝 五、脐疝 六、白线疝 第七节 腹膜和腹膜后间隙疾病 一、急性腹膜炎 二、腹腔脓肿 三、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四、原发性腹膜肿瘤 五、大网膜疾病 六、肠系膜疾病 七、腹膜后疾病 第八节 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五、应激性溃疡 六、胃肿瘤 七、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八、急性胃扩张 九、十二指肠憩室 第九节 肠道疾病 一、肠梗阻 二、小肠炎性疾病 三、短肠综合征 四、小肠肿瘤 五、先天性肠疾病 六、阑尾疾病 七、盲肠扭转 八、溃疡性结肠炎 九、肠息肉及肠息肉病 十、结肠癌 十一、直肠癌 十二、肛裂 十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十四、肛瘘 十五、痔 十六、直肠脱垂 第十节 肝胆疾病 一、细菌性肝脓肿 二、阿米巴性肝脓肿 三、肝包虫病 四、肝囊肿 五、肝海绵状血管瘤 六、肝腺瘤 七、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八、原发性肝癌 九、门脉高压症 十、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十一、胆石病 十二、急性胆囊炎 十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十四、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十五、胆管出血 十六、胆管损伤 十七、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十八、胆囊癌 十九、胆管癌 第十一节 胰腺疾病 一、胰腺炎 二、胰腺假性囊肿 三、胰腺囊腺瘤 四、胰腺癌 五、胰腺内分泌肿瘤 第十二节 脾疾病 一、脾原发性肿瘤 二、脾囊肿 三、脾扭转 四、脾动脉瘤 第十三节 血管与淋巴疾病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三、急性动脉栓塞 四、周围动脉瘤 五、雷诺综合征 六、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八、淋巴水肿 …… 第三章 颅脑及神经外科 第四章 心胸外科 第五章 泌尿外科 第六章 骨外科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皮肤血管瘤是一组由残余的胚胎血管细胞发展而成的一种先天性错构瘤,是软组织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少数在儿童期或成人期开始发病。随年龄而增大,到成年停止发展。多数侵犯头、颈部皮肤,但黏膜、肝、腿和肌肉等处也可发生。在婴儿期增长迅速,以后逐渐停止生长,有时会自行消退。该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如遇外伤或感染时可引起出血或溃疡、动静脉瘘和血小板减少等。 皮肤血管瘤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先天性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的良性肿瘤,约3/4小儿血管瘤在出生时就已存在,其余的也在1岁内出现,女婴较男婴多见。婴儿的部分组织中常保留有胚胎性血管组织,这些组织错构瘤样生长即形成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它仍有正常的组织结构,但血管瘤的数量、分布与形态和正常有别。皮肤血管瘤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皮肤,影响美观,还可因外伤、摩擦、搔抓出血,而引起细菌感染。有些血管瘤生长先快后慢,甚至会自行消失。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婴儿血管瘤的生长情况,做好家庭护理,掌握最佳时机进行治疗。 一般分为3型: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一)鲜红斑痣 (概述)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在出生时出现,好发于面、颈部,大多为单侧性,偶尔为双侧性,有时累及黏膜。损害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可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平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40%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在创伤后易于出血。鲜红斑痣是无数扩张的后微静脉所组成的较扁平而很少隆起的斑块,属于先天性后微静脉畸形。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终身不消退。 (防治) 1.激光治疗 氩激光照射可选择性地消除血管网,治疗效果确切,不留瘢痕。 2.手术治疗 对四肢、躯干部面积较小的损害可手术切除,需要时可考虑植皮。 3.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32P或90Sr贴敷或照射,早期治疗效果尚好。 4.冷冻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接触法、喷雾法和棉签法。冷冻对小面积皮损有效。 5.局部注射治疗 醋酸去炎舒松A混悬液0.5~1.0 ml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0.5 ml和生理盐水混合后,从瘤体边缘多点、多方向注射,每次注射0.5~2.5 ml,每周1次,3~5次为1个疗程。 不适合治疗鲜红斑痣的情况如下:①孕妇;②光敏性皮肤及近期使用过光敏性药物者;③近期接受过或有可能接受阳光暴晒的人群;④癫痫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⑤瘢痕体质和需要治疗部位有皮肤感染的患者;⑥怀疑有皮肤癌的患者;⑦存有不现实期望者。 鲜红斑痣,除影响美观外,无大的妨碍,不必刻意求治,外用接近肤色的掩盖化妆品即可。单纯性血管瘤可以等待至5—7岁,3/4患者的皮损可自然消退。不要听信庸医敷药外治,否则会造成出血感染甚至毁容的严重后果。血管瘤生长很快或侵袭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严重后果(如气管闭塞、哺乳困难)时,应速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
编辑推荐
《新编外科常见病防治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介绍的知识全面、观点权威,文字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条理清晰,防治措施具体,尤其是突出临床,注重实际,防治并重,实用性、指导性强,不仅对从事外科临床工作的医生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其他专业医生以及院校医学生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