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邝金丽、 陆新文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邝金丽,陆新文 编 页数:273
内容概要
《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旅游文化(第3版)》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共分13章,在简要介绍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旅游客体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山水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书画艺术、雕塑艺术、工艺品艺术和传统表演艺术的基础知识、文化特征和审美鉴赏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既有基本知识概述,又有分类详细介绍,还有审美鉴赏,突出了文化素质课程的知识性、可读性;在编排体例上,正文前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提示,正文中有知识链接等拓展知识,正文后有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学习与思考等复习环节,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本教材集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既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材和其他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教材,也可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书籍目录
1 旅游文化概论 1.1 文化学理论概述 1.2 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1.3 旅游文化的结构 1.4 学习旅游文化的意义 2 中国历史文化 2.1 中国历史文化概述 2.2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2.3 中国古代制度文化 3 中国地域文化 3.1 中国地域文化概述 3.2 中国旅游文化区的划分与特征 4 中国山水文化 4.1 山水文化概述 4.2 山水景观的文化类型 4.3 中国山水文化鉴赏 4.4 中国风水文化 5 中国园林文化 5.1 中国园林文化概述 5.2 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 5.3 中国现代公共园林 5.4 中西园林之比较 6 中国建筑文化 6.1 中国建筑文化概述 6.2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6.3 中国古代坛庙建筑 6.4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 6.5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 7 中国饮食文化 7.1 饮食文化概述 7.2 丰富多彩的食文化 7.3 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7.4 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8 旅游宗教文化 8.1 宗教文化概述 8.2 佛教文化 8.3 道教文化 8.4 基督教文化 8.5 伊斯兰教文化 9 中国民俗文化 9.1 民俗文化概述 9.2 服饰民俗文化 9.3 传统民居文化 9.4 传统节日民俗 9.5 信仰民俗文化 10 中国书画艺术 10.1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 10.2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11 中国雕塑艺术 11.1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概述 11.2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审美 11.3 中西方雕塑艺术比较 12 中国工艺品艺术 12.1 中国工艺品艺术概述 2.2 中国传统工艺品艺术审美 2.3 中西方工艺品艺术比较 13 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13.1 中国传统表演艺术概述 13.2 中国戏曲 13.3 中国杂技 13.4 中国传统音乐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3.1.2 皇帝登极仪制 皇帝即位称为登极(基),登极大典是新皇帝向全国臣民及四周邻邦宣布其皇权的合法性,并宣布新的统治时期的开始。因此,在诸多的礼制中,最重要的是登极大礼。皇帝登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推翻旧政权,建立新王朝的开国大典;二是先帝驾崩,嗣君继位。 明太祖朱元璋,以武力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朝,其开国大典博采旧制,斟酌古今,堪称典型,主要仪式包括以下程序。 (1)告祀天地皇帝称为天子,是承天命而君临天下统治万民的。因此,必须首先告祀上天,以表示奉天承运,取得君权的合法性。古制天为阳,居南;地为阴,居北。所以在南郊筑天坛祭天。祭告之后,于南郊即天子位。即位时,宣告立国号曰“明”,建元“洪武”。丞相率百官及都民耆老,拜贺舞蹈,三呼万岁。 (2)告祀宗庙社稷皇帝即位以后,以大驾卤簿(最大规模的仪仗队)为导从,去太庙(始祖之庙)祭祀列祖列宗,以表示不忘所出,并求列祖列宗之灵保佑国运长久。由于是开国之君,为了显示血统的高贵,还要追尊列祖列宗以尊号,告祀宗庙以后,再告社稷。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土地与五谷乃是一国之本,社稷实为护国之神,开国之君告祀社稷,祈佑国泰民安。 (3)皇帝御殿,接受百官朝贺 皇帝告祀上天、太庙、社稷之后,身穿衮冕之服,御奉天殿,接受百官的进表和朝贺。因为是确立君臣之位,所以礼仪也非常隆重:大典之日,列卤簿、甲士于午门之外,列旗仗与五辂(即天子所用的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等五种车)于奉天门外。第一通鼓响,百官穿朝服立于午门之外。至第二通鼓响,丞相率百官入天殿。拱卫司鸣鞭,在鼓乐声中,引班指导百官至殿前丹墀(宫殿前的石阶)两侧各自的位置上,手持笏板站好,文官在道东,武官在道西,皆按品级高低排列。自一品和从一品至九品和从九品,每品一行,共十八行;百官列毕,皇帝衮冕登上御座,鼓乐齐鸣。乐止,将军卷帘,司宝将象征天子权力的玉玺放在案上,值班二人号令整肃百官队伍。之后,赞礼官唱礼赞拜。奏乐,百官随乐四拜,起立,乐止;在内赞(赞即主持人)唱喝的指挥下,宣表官宣读百官贺表。宣读完毕,赞礼官再唱赞拜。奏乐,百官四拜,乐止。百官捂笏,三鞠躬,舞蹈。拱手加额,三呼万岁。又四拜,礼毕。百官贺毕,皇帝册立皇后、皇太子。次日,颁发即位诏书,告示天下。 若是先帝驾崩,出于“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考虑,嗣君多是在当天或数日内于先帝柩前即皇帝位。仪式较简单,但嗣君是承天命而继大位的,在即位的礼仪中,必祭告天地祖宗。在祭礼中,因是丧期,乐器皆设置而不用,仪式隆重肃穆而无欢乐气。 2.3.1.3 古代帝王的尊号、年号、谥号、庙号制度 (1)尊号 顾名思义即是尊崇之号。最初的尊号就是“王”与“皇帝”。自夏代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之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王字之三横象征天、地、人三界,中间的一竖,下立于地,是大地的主宰;上通于天,是天的代表,故称为天子;中统于人间之万众,故云“天下所归往也”。王是集神、人于一体的最高统治者。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是秦王赢政。他统一六国之后,认为称王已不足以显示他的丰功伟绩,遂将“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合而为一,称为“皇帝”。《独断》云:“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照。帝者,谛也,能行天道,事天审谛,故称皇帝。”皇帝是奉天命、替天行道的盛德天子,乾纲独揽,一统天下。 自从秦始皇创皇帝名号以来,“皇帝”之名就成为神圣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也是尊号。所以每当开国之君或继位之君登极时,都要举行“上尊号”仪,奉为皇帝,表示确立至尊之位。上尊号要举行隆重的典礼,奉告天地、宗庙、社稷,以示神圣庄重。 唐代高宗和武则天时,感到“皇帝”二字还不足以体现神圣、至尊,又创行新的尊号法,下令“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武则天当了皇帝以后,又在皇帝名号前另加美号以示至尊。她先后四次为自己加上尊号: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唐和五代时,尊号一般为四或六个字,后面为“孝皇帝”。如唐中宗的尊号为“大和圣昭孝皇帝”,孝表示以孝治国,孝字不属于尊号的组成部分。自宋代以后,尊号用字越来越多。例如宋太祖的尊号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不计皇帝二字,另加16个字。明太祖的尊号更长,达20个字。 (2)年号 年号是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是某一皇帝当政时代的标志,因此也是某一皇帝的代号。年号始创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建元元年。“建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至清代末帝溥仪的宣统为止,年号一直延续不绝。每个新王朝的皇帝即位,第一件大事就是建元改号,这叫“奉正朔”,以示与民更始,象征着从此由他来掌管天下。 一般来说,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多少无定制。汉武帝在位54年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15年有14个年号。皇帝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改元。这些年号就是某一个皇帝在执政不同阶段的代号。 总的看来,宋代以前一帝多年号的情况较为普遍,元代以后年号更新渐少,除明代英宗因被蒙古瓦剌部所俘两次登极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年号。清代十帝全都是一帝一年号。因此,明、清两代皇帝的年号就完全成了皇帝称号。如洪武帝、嘉靖帝、崇祯帝、康熙帝、乾隆帝、道光帝,等等。 (3)谥号 在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及其后妃死后皆有谥号。所谓的谥号,就是根据他们生前的德行功过给予的一种评价性称号,以示善恶功过。谥号对受谥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代号。如汉武帝、晋元帝、隋文帝、隋炀帝,等等。 谥号产生于西周穆王。穆王的妻子死后,穆王极为哀痛,赐谥为哀淑人。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谥号。后来,周王、诸侯死后避讳其名,循此例另起美称,谥法便正式产生了。按谥法的规定,生称名,称尊号,死称谥,不再称名,所以谥法又叫易名礼或更名典。 谥号用来评价死者的德功是非,大体分三类:一是表扬的,如经纬天地日文,威强睿德曰武,等等。二是批评的,如乱而不损日灵,杀戮无辜日厉,好内远礼日炀,等等。三是同情的,如恭仁短折日哀,慈仁短折日怀,等等。晋文公、汉文帝之“文”,汉武帝、晋武帝之“武”,卫灵公之“灵”,隋炀帝之“炀”,汉哀帝之“哀”,楚怀王之“怀”等皆为谥号。 谥号并不是皇帝所独有的,诸侯、文武高官、鸿儒耆宿或忠勇义烈者死后,朝廷或私家根据他们生前的德行功过,也可以给他们以谥号。如霍光谥号“宣成”侯,诸葛亮谥号“忠武”侯,欧阳修谥号“文忠”公,岳飞谥号“武穆”王,曾国藩谥号“文正”公等。
编辑推荐
《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旅游文化(第3版)》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旅游文化(第3版)》集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既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材和其他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教材,也可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