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野下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蕾  页数:240  

内容概要

  《青年法学人才文丛·法治视野下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研究:以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为视角》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三大核心权力的制约机制问题进行研究。总体上分为四大部分,主要包括:从理论上建立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机制的分析框架;各级政府权力内部制约机制的现状调查等。

作者简介

  郭蕾,女,管理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政府治理、行政体制改革。在《浙江社会科学》、《经济体制改革》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撰著作3部,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社会基金项目等重大课题在內的科研课题10余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机制理论分析第一节 基本概念分析第二节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要素分析第三节 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分析第四节 以程序正当为核心的程序制约机制第二章 我国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现状及问题第一节 我国“行政三分制”的发展沿革第二节 我国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现状分析第三章 国内外比较研究及国际经验借鉴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模式分析第二节 国外模式对中国改革的启示第四章 构建决策权与执行权相互制约机制第一节 决策权与执行权配置第二节 决策权对执行权制约机制的构建第三节 执行权对决策权制约机制的构建第五章 构建监督权对决策权、执行权的制约机制第一节 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第二节 监督权对决策权、执行权的制约第六章 结语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二节 构建我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机制的对策建议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调查显示,地方公务员认为当前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中存在问题的第二位因素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的权力界限不清晰。66.4%的被调查者持有这一观点。事实上,这个因素和第一个因素之间是互为补充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合。决策权与执行权不分恰恰说明了决策权、执行权以及监督权之间的权力界限不清晰,在实际运作中,三者常常交织在一起。权力界限不清,就意味着责任界限不明。就行政体制而论,中国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多同时兼有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力,“异体”监督、制衡的力量明显不足,各部门基于多种原因往往会谋求更大的权力,同时规避相应的责任,不仅可能造成部门利益的扩张,而且可能导致部门协同、整合的困难,阻碍政府整体战略目标和政策意图的实现。这样就引出一个问题,权责平衡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提及,主要是因为,决策与执行分开改革思路本身就有针对两者不清晰的含义。这种不清晰并不会因为分开而使双方各自自然而然就清晰和平衡起来。权力责任不平衡在传统体制中是被改革的对象,在决策执行分开的新体制条件下也是决策和执行机构矛盾冲突的根源②。因此,应明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的权力边界,这样才能为三者之间的责任划分提供基础。所以追求三者各自的权责平衡,是改革方案设计上应该也必须考虑的问题。  当前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中存在问题的第三位因素是监督权乏力。65.1%的被调查者持有这一观点。当前我国政府的监督主要是靠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和内设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监察、审计、财政、人事等部门相对于其他职能部门而言,负有较多、较专业的监督职能,只是它们和一般部门在行政级别上是平行的,监督的能力和权威性不能达到更高水平。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监督权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缺乏监督权;二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异体监督力量弱小,监督功能不全,没有形成监督合力。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改革的特色是将监督作为一个和决策、执行相对而言更具有整体性的职能块独立地显示出来,强化它的功能。无论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在性质和构成方式、运行方式上有什么区别,由于它们都履行行政权,所以都要接受监督部门的监督。但要真正发挥监督权的作用,就必须在改变其隶属关系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行政级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监督的效果。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法治视野下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