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与低视力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刘意、 张洪波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2-02出版)  作者:刘意,张洪波 著  页数:356  

内容概要

  《双眼视与低视力》共分为两大篇幅,主要介绍了视觉生理、正常双眼视、隐斜视、调节、辐辏、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的临床分析、共同性斜视与双眼视觉等内容。

书籍目录

模块一 视觉生理 任务一 形觉的概述 一、形觉 二、视野 三、激光干涉条纹视力 四、对比敏感度检查 五、眩光检查 任务二 光觉的概述 一、视网膜与视色素 二、视觉光化学 三、光感觉机制 四、光觉的检查 任务三 色觉的概述 一、光与色 二、色觉机制 三、色觉理论 四、色觉障碍 五、检查方法 模块二 正常双眼视 任务一 正常双眼视的概述及形成条件 一、正常双眼视的基本概念 二、正常双眼视觉形成的必备条件 任务二 双眼单视的生理机制 一、视觉方向 二、视网膜对应点 三、视界圆 四、双眼视差 五、融像感觉圈 六、生理性复视 七、主导眼与视网膜竞争 八、两眼视的发育 任务三 双眼视觉的临床分级 一、感知性双眼视 二、运动性双眼视 任务四 干扰双眼视觉的因素 任务五 双眼视觉检查 一、同时知觉检查 二、融合功能检查法 三、立体视觉的检查 模块三 隐斜视与双眼视觉 任务一 隐斜视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 一、隐斜视的概念 二、造成隐斜视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任务二 隐斜视的种类及临床表现 一、隐斜视的分类 二、隐斜视的临床表现 任务三 隐斜视的诊断、检查和治疗 一、检查方法 二、隐斜视的治疗 模块四 调节 任务一 眼调节的基本概念 任务二 调节功能的测定 一、调节幅度 二、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 三、调节灵敏度 四、正相对调节及负相对调节 任务三 调节异常 一、调节不足 二、调节过度 三、调节灵敏度的降低 任务四 调节异常的训练方法 一、使用偏振图片改善调节功能 二、使用红绿立体图改善调节功能 三、双眼镜片摆动法(反转拍) 四、两眼间不同调节水平的交替训练 五、吊球调节灵活度训练 六、非融像性追踪法 七、正镜片接收训练 八、调节会聚的特殊法 九、推进训练 十、远近字母/数字卡法 十一、转换注视改善远距视力 十二、快速近距交替注视 模块五 辐辏 任务一 眼位的分类 一、眼位的分类 二、非自主性集合的分类 任务二 AC/A比率 一、眼的三联动和AC/A比的概念 二、AC/A比值概念 三、AC/A比的测量 四、两种AC/A的比较 五、影响AC/A比率的因素 六、AC/A比率的临床意义 任务三 辐辏功能的测定 一、集合近点的测定 二、远方视集合与开散检查 三、近方视集合与开散检查 四、远/近距垂直聚散力的测定 五、融像性集合的测定(正负相对集合的测定、融像储备的测定) 任务四 辐辏功能异常 一、集合不足 二、集合过度 三、散开不足 四、散开过度 五、集合疲劳 六、融像性聚散系统功能异常 任务五 聚散、融像和运动功能异常的处理 一、融像范围和立体视功能训练 二、推进法训练集合能力 三、星状投射训练集合、散开能力 四、摩根彩色融合卡训练集合、散开、融像能力 五、镜面立体镜训练集合功能 六、镜面立体镜训练发散功能 七、镜面立体镜训练融像范围 八、单孔滑板训练集合能力 九、双孔滑板训练发散能力 十、偏心圆训练融合像范围 十一、救生圈卡训练集合范围 十二、可变矢量图(500系列)训练融像、集合、散开功能 十三、聚散球训练集合能力 十四、偏振片和红绿片训练融像范围和深径觉 十五、块状三棱镜训练融像范围 十六、远距离块状三棱镜训练融像范围 十七、家庭/医院使用训练卡 任务六 功能性眼球运动异常的视觉训练 一、注视训练 二、空间扫视运动 三、追迹训练、扫视运动 四、偏振片注视 五、注视——箭头定位训练 六、连续跟踪训练 七、追迹训练 八、视觉跟踪训练 模块六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临床分析 住务一 图表分析法 一、图表分析法的特点 二、图表的结构 三、测量结果的绘制 四、双眼视觉异常的图形分析 五、Sheard准则和Percival准则的图形表达 任务二 标准值分组分析法 任务三 综合分析法 任务四 调节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单元一 非老视性调节障碍 一、调节不足 二、调节过度 三、调节灵敏度失常 单元二 老视性调节障碍 一、老视患者双眼单视清晰区 二、老视者的外隐斜 三、实例分析 任务五 聚散系统障碍的临床分析 一、集合不足 二、集合过度 三、散开不足 四、散开过度 五、单纯性外隐斜 六、单纯内隐斜 七、融像性聚散系统异常(聚散能力降低) 八、假性会聚不足 任务六 垂直位双眼平衡失调 …… 模块七 共同性斜视与双眼视觉 模块八 麻痹性斜视与双眼视觉 模块九 特殊类型斜视与双眼视觉 模块十 弱视与双眼视觉 模块十一 先天性眼球震颤 模块十二 低视力概述 模块十三 儿童低视力 模块十四 老年低视力 参考文献 常用专业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形觉是视觉系统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是人的眼睛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形觉的产生首先取决于视网膜对光的感觉,其次是视网膜能识别出由两个或多个分开的不同空间的刺激,通过视中枢的综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形觉。 形觉包括视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辨力和视野等。在医学上,把人眼的分辨力大小称为视锐度或视力,视力可分为形觉视力、色觉视力、立体视力和光觉视力。一般所说的视力即指形觉视力,它是指识别物体形状的精确度,即区分细小物体的能力,也就是两个相邻点能被眼分辨的最小距离。视力一词习惯上指中心视力,而中心视力(也叫视敏度)是最基本的形觉内容,而且多指远视力。完整的视力概念除中心视力外,还应包括周边视力,即视野。医生们常用视力表来检查视力,用视野计来检查视野。随着目前科技的高速发展及视觉生理研究飞速进展,目前大多数检查者采用激光干涉条纹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眩光的检查来评估形觉功能。 1.远视力检查 视觉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形觉,目前临床上对它进行评价的主要手段是中心视力检查,即是主要反映黄斑中心凹功能的中心视力。 (1)视力表的种类视力表是用于测量视力的图表。国内使用的视力表有:国际标准视力表、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兰氐(Landolt)视力表。从功能上分为近视力表、远视力表。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制定的。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远视力多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此表为12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被检者的视视力表操作方法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Sm,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患者距表为5m。 目前所用视力表主要检查的是中心视力,即检查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视敏度,从而可简单迅速地了解到视功能的初步情况,对眼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2)视力检查方法检查远视力时,检查距离为Sm,视力表放置高度应以1.0(或对数视力表5.0)行视标与被检者眼平行,照明度应当合适。检查视力一般是先右后左,两眼分别进行。检查一眼时,另一眼可用遮盖板遮盖。被检查者眼睛必须睁大,不能眯眼、斜视或歪头。检查时由上而下指视标,如回答正确再去指下一行视标。辨认速度平均每次3~5s。记录回答准确的最后一行视标相对的视力数值。 如果在5m处不能看清4.0视标,被检者应向视力表逐渐走近,将最初能看清4.0视标的距离记下,按V=d/D(D为4.0视标正常眼应看到的最远距离,d为被查者与视力表的距离),计算被检查的视力。例:在3m处才能看清50 m应能看到的视标0.1,则患者视力为3 m/50 m=0.06。 距视力表Im仍看不清4.0视标,可改用辨认眼前手指的方法来测定视力,由远而近按照最初能看到手指数的距离,记录视力:指数/距离,或CF/距离。

编辑推荐

《双眼视与低视力》构架合理、内容翔实,展示了眼视光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学工结合”、“授人以渔”的教学特色。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双眼视与低视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另辟蹊径另辟蹊径另辟蹊径另辟蹊径与温州的教材比较,以临床处理为思路,另辟蹊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