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巩伟 页数:494
内容概要
《赵铮坠子艺术的审美特质》包括赵派河南坠子的审美美学价值、赵派河南坠子的歌唱艺术审美、赵派河南坠子的表演艺术审美、赵派河南坠子的伴奏艺术审美、赵派河南坠子的教学艺术审美五个部分。《赵铮坠子艺术的审美特质》在总结“赵派河南坠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着力探索赵铮坠子艺术研究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唱段疏于整理、文化意蕴缺乏提炼等重要问题,并从当前对非物质文化类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谱例,对赵铮河南坠子艺术进行深度的挖掘与整理,填补了河南坠子研究的空白,是对赵铮坠子艺术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为赵派河南坠子的演唱、表演、伴奏、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本书不仅适合综合类大学和专业音乐院校的师生研究传统曲艺,也适合省市县文化馆管理人员、曲艺理论家、从事河南坠子表演的专业人员及一般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赵派河南坠子的审美美学价值乱里世界,静里春秋——河南坠子艺术流变与传承意声相和,和而不同——赵铮坠子艺术的美学内涵循旧,贵今——赵铮坠子艺术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从音乐教化作用推及赵派坠子音乐壮美与优美——赵铮河南坠子艺术中美的两种形态会通物我,意与境会——谈赵派坠子艺术中的外来因素赵派河南坠子的歌唱艺术审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论赵派河南坠子音乐的特点沉郁、悲怆的楚骚意象——论赵派坠子《汨罗悲歌》传奇书篇,机趣连环——论赵派中篇坠子《双枪老太婆劫刑车》古雅的悲情美——论赵派坠子《黛玉悲秋》谐谑与庄雅的完美契合——论赵派坠子《红线罗帕》声口传神韵,曲调定腔格——论赵派坠子《晴雯撕扇》质朴清新、活泼明丽的乡村人文风貌——论赵派坠子《摘棉花》赵派河南坠子的表演艺术审美顿挫得款,形神毕出——浅谈“赵派”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兼叙《玉堂春》的表演处理匠心独运,各领风骚——豫剧与河南坠子表演之艺术比较声歌各有宜——论赵派坠子说与唱的艺术审美浩然正气贯天虹’——赵派坠子《张衡观天》的表演审美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论赵派坠子《苏武牧羊》的表演审美爽真巧——论《春妞进城》的表演审美细雅醇——论赵派河南坠子《红线罗帕》的表演审美娇俏靓——论赵派坠子《晴雯撕扇》的表演审美稳准沉——论赵派河南坠子《清廉石》的表演审美活丽朴——论赵派坠子《摘棉花》的表演审美跌宕跳跃激扬有致——论赵派中篇坠子《双枪老太婆劫刑车》的表演审美赵派河南坠子的伴奏艺术审美艺苑奇葩待催发——小议坠琴铁板铜琶伴《双枪》——谈《双枪老太婆劫刑车》的伴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谈《红线罗帕》伴奏的雅俗合一黜俗归雅、舍媚还淳——从《黛玉悲秋》的伴奏音乐说开去往昔余弗及,来昔吾不闻——谈《汨罗悲歌》的伴奏风格悲歌绕梁风波亭——谈《风波亭》的唱腔特征及伴奏哀歌声声铸英魂——谈《高原英魂》的唱腔及伴奏音乐处理苍凉忠贞话苏武——谈《苏武牧羊》的伴奏特色苏三情真惹人怜——从河南坠子《玉堂春》看“赵派”艺术特色风雨山崖看新松——谈《风雨送归》中雷锋形象的塑造古老“乔派”谱新曲——谈《姑嫂观灯》的唱腔与伴奏锣鼓铿锵除夕宴——谈《马路宴席》的伴奏明快的伴奏爽朗的基调——谈《好媳妇》的伴奏特点清音雅韵寄清廉——谈《清廉石》的唱腔与伴奏山风扑面人心醉——谈《张大娘进山》的唱腔及伴奏说唱的“写意高手”——谈《歌唱黄河》的唱腔音乐与伴奏铁打的信念质朴的情——谈《一片丹心焦裕禄》中两个核心唱段与伴奏为一幅壮美的田园画卷添彩——有感于《摘棉花》的伴奏音乐祥云托月分外明——谈《中秋月》的伴奏音乐潇洒飘逸话孔明——谈《草船借箭》的唱腔艺术及伴奏风格一条串起珍珠的金线——谈《晴雯撕扇》的伴奏谁言一点红,解寄无限春?——谈《春妞进城》的伴奏特色托起苍凉雄浑的翅膀飞翔——谈《岳母刺字》的伴奏特色庄严的深情——谈《彭总认亲》的伴奏风格坠子音乐中的“音画”——谈《江姐险渡》的两个主体唱腔及伴奏赵派河南坠子的教学艺术审美乐以安德——赵铮曲艺教学中的美育声情并茂,弗使浮泛——忆赵铮老师兼论《摘棉花》的表演艺术循循善诱,授人以渔——怀念赵铮先生兼忆其指导我演绎长篇坠子书《秦琼打擂》言其志,咏其声——赵派坠子《双枪老太婆劫刑车》表演艺术解析曲苑耕耘见丹心——忆恩师赵铮在曲艺教育方面的建树德行奇伟,风韵劭邈——忆慈母般的恩师赵铮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叙赵派河南坠子《岳母刺字》的表演因材施教,思学交融——从学唱河南坠子《偷石榴》谈起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河南曲坛的伯乐赵铮素以为绚兮——谈赵铮老师开创的赵派河南坠子附录曲魂颂——怀念赵铮大姐质朴、严谨、慈爱——生活中的赵铮奶奶河南坠子的文化行为解读——由一个曲艺人的经历谈起赵铮年谱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谈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是说音乐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能作用于人的品格,使人就善避恶、爱人和增长知识,而且也是一种政治手段,使人能事父、事君以维持社会秩序。因而君子学好了音乐便可以从政治国,小人学好了音乐就便于统治(“易使”)①。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音乐教化这种能潜移默化的手段。教化音乐有很多相传是由统治者自己完成的。伏羲氏所作乐舞名《扶来》,又名《立本》。宋罗泌在《路史》中说,此舞有某种安定和威慑天下的神奇作用,故又称之为《立基》。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秦王破阵乐》又称《七德舞》,属武舞,即燕乐立部伎表演的《破阵乐》;他还亲制《秦王破阵图》,内容是关于李世民破叛将刘武周之事;太宗即位之前,部下对他征讨之功的歌颂。 教化音乐是统治者通过对先祖的歌功颂德达到美化自己、巩固统治的目的的工具。乐舞《九渊》相传为黄帝之子少昊所做,是沟通人神的原始宗教乐舞。宋罗泌在《路史》中说:“谐人神,和上下”,“以通山川之风”。后句引自《国语·晋语》师旷所说:“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于广远也。”“开”即通,是说乐通山川之风(各地音乐),并借山川之风将祖德播之以远,即《九渊》是一部颂扬先祖黄帝的乐舞。帝喾的乐舞名《五英》,又称《六英》。《吕氏春秋·古乐》:“帝喾命咸黑(帝喾之司乐)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英即英华,指先帝之美德。《六英》亦为对祖先崇拜的乐舞。 教化音乐是统治者进行的直接说教。如颛顼的乐舞《五茎》,后世儒家的解释是“道有根茎”,说颛顼“能为五行之道,立茎根也”(《北堂书钞·乐总》引《乐纬》注)。五行是儒家规范的五种行为:“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不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礼记·乡飮酒义》,第四十五) 音乐的教化作用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些国家以立法的方式把它确立为国家政策。前东德的音乐教育一方面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和鉴赏力,另一方面与思想和道德目标交织在一起,在这些目标中,对音乐教育最后达到的理解和感受,强化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政策。在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美学观认为,艺术从属于国家,与社会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音乐教育能够用于感情、价值和辨别力这些特性的形成,并且被视为道德与秩序、较好社会的一种陪衬物。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