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施志伟 页数:76
内容概要
本书在讲解传统书法技法,如点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章法的同时,在范字中配画了毛笔运笔走势的轨迹,运用笔势图解的方法,使书法教学更为直观实用。从而使学书过程不再感到理解困难。是一本学校书法教学和初学者自学的实用教材。 为了配合教学,还选用原范字的偏旁、部首,运用计算机设计组合拼集了大量的范字,集字汇成常用成语、古诗等,引导学习者举一反三,加以变化运用,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书籍目录
一 概述 赵孟頫《胆巴碑》简介 《胆巴碑》技法特点 毛笔使用方法 执笔方法、书写姿势、运笔方式 运笔方法二 《胆巴碑》点画技法三 《胆巴碑》部首技法四 《胆巴碑》结构技法五 书法临习方法六 书法常用形制与临创训练 江上渔者(唐)孟浩然 寒食(唐)韩翃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春日(唐)朱熹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山行(唐)杜牧 绝句(唐)杜甫 望天门山(唐)李白 竹里馆(唐)王维 春晓(唐)孟浩然 风桥夜泊(唐)张继 山居秋暝(唐)王维附:名碑名帖欣赏 赵孟頫《胆巴碑》
章节摘录
插图:2.方笔与圆笔“方笔”和“圆笔”是根据不同字体或笔画形状采用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从字体上讲,篆、隶以圆笔为主,方笔为辅,楷书则反之。一般以无棱角者为“圆笔”,笔画的起、收笔或转弯呈弧线形,多用提笔,含蓄而内敛:有棱角者为“方笔”,笔画起、收笔或折处棱角分明,多用按笔,锋芒毕露。在书法中“方笔”和“圆笔”须结合使用。3.中锋与偏锋中锋又称正锋,是指书写笔锋始终在点画中运行,笔毫铺开,笔画两边如界,笔画圆润饱满。它是书法的根本笔法。由于笔锋在点画中间,因此在向下一笔画过渡时,能够做到“八面出锋”,使点画之间的气脉贯通,顾盼有姿。偏锋,指运笔时将笔锋尖偏在点画一边。写出的点画往往有轻重不匀,一边光滑一边毛糙等弊病。一般书家以偏锋为败笔。4.提笔与按笔提、按为用笔的上下运动。引笔向上为提,在行笔中笔锋着纸较少,笔画由粗变细;除收笔外,笔锋不可完全离纸。将笔下按谓按笔,在行笔中笔画由细变粗。书法的点画,线条的粗细、浓淡、节奏等变化就是在提与按的运笔动作中完成的。此外,在转折时,提按起到了调整笔锋,保持中锋的关键作用。它是创造书法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5.一波三折与运笔速度一波三折是指写捺画时,起笔要束得紧,颈部要铺得满,拓得开,所谓一笔之中有三折笔势。运笔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可过慢。运笔太快,势必浮而不实;运笔过慢,必然呆滞无神。不同的笔画要有不同的速度,横须慢,竖要快;捺应慢,撇要快;折应慢,钩须快。一笔之中也应有快慢,如写一捺,起笔要慢,然后由慢而快,至捺脚又由快而慢,最后捺尖又由慢而快。只有快、慢结合,写出笔画才能既爽利又厚重。
编辑推荐
《赵孟頫《胆巴碑》行楷技法入门》:名碑名帖书法基础教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