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陈亚青、 唐卫贞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01出版)
内容概要
《空中交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程序管制》主要介绍空中交通管制中程序管制部分的理论及应用。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程序管制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章重点介绍目视和仪表飞行管制间隔规定及其应用;第三章内容包括进近管制工作的组织和运行、空中交通管制放行许可、离场管制、进场管制和等待管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第四章内容包括区域管制工作的组织和运行、高空缩小飞行间隔、航路飞行管制的程序及方法;第五章重点介绍特殊情况下管制工作的特点及要求和各种典型特殊情况的管制方法。第六章介绍了程序管制模拟机的训练,包括程序管制模拟机的训练要求、常见冲突解决方法、机长位的基本操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程序管制概论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目视和仪表飞行规则 第三节 协调与移交 第四节 飞行进程单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程序管制间隔 第一节 目视飞行管制间隔 第二节 仪表飞行间隔标准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进近管制 第一节 进近管制工作的组织与运行 第二节 空中交通管制放行许可 第三节 离场管制 第四节 进场管制 第五节 等待航空器的管制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区域管制 第一节 区域管制工作的组织与运行 第二节 高空缩小飞行间隔——RVSM 第三节 航路飞行管制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特殊情况下的管制工作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程序管制模拟机训练 附录1 武汉模拟机场常用资料 附录2 常用航空公司代码 附录3 我国常用机场四字地名代码 本书缩略语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程序管制简介 空中交通管制员按照既定的管制程序以及管制间隔,根据航空器驾驶员所报告的运行状态,在航空器之间配备安全间隔,对航空器所提供管制服务的一种管制方法,称为程序管理。该种管制方法是基于传统的陆基导航方式下,飞行员在飞越每一个地面导航设备时,向地面管制员进行位置报告,并产生下一个导航台的预计时间,管制员根据飞行员的报告,利用飞行进程单记录飞行动态和掌握航空器的运行位置,并以此来判断运行中的航空器是否存在飞行冲突。 二、程序管制的特点 1.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对管制员的要求较高 程序管制方式对设备的要求较低,不需要相应监视设备的支持,其主要的设备环境是地空通话设备。管制员在实施管制时,通过飞行员的位置报告分析、了解飞机间的位置关系,推断空中交通状况及变化趋势,同时向飞机发布放行许可,实施管制。由于没有雷达等监视设备作为辅助,管制员只能依靠飞行员的报告和进程单来掌握空中航空器的位置,并以此来判断飞行冲突,因此该种管制方式对管制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程序管制要求管制员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和冲突预见能力。 2.安全间隔余度较大 程序管制必须依靠驾驶飞机的飞行员的位置报告来确定两航空器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飞行员的报告又依赖于飞机飞越导航台上空的时间,管制员通过两飞机先后过台的时间差来保证飞机的安全。目前陆基导航系统所使用的地面导航台站都以VOR(甚高频全向信标台)和NDB(无方向性信标台)为主,两者均存在顶空盲区,由于导航台容差的原因,导致飞行员报告飞机过台的时机误差对飞行间隔的大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程序管制条件下安全间隔的余度往往较大,以确保飞行安全。 3.双方均要遵循规定的程序 程序管制条件下,对视距以外的整介管制地带的飞机位置及动态,管制员只能依据机组的报告和领航计算获得。间隔是管制员通过对几组位置报告进行计算获得的抽象数字,主观判读与实际偏差往往非常大。因此,航空器飞越报告点的常规报告以及飞行调配中的实时位置询答是程序管制陆空通信的主要内容。空地双方须严格按照共知的航迹和飞行程序运行。 4.管制效率较低 空中交通管制的实施是建立在掌握航空器现时位置及运行意图基础上的,程序管制条件下管制员对航空器方位信息的获得来自于被动接收的机组位置报告,因此间隔是管制员通过对机组位置报告进行计算获得的抽象数字。航空器飞越报告点的常规报告以及飞行调配中的实时位置询答是程序管制陆空通信的主要内容,因此程序管制条件下,管制员指挥单架航空器的通话次数明显增多,这就造成了陆空通话的“瓶颈效应”,管制员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指挥的飞机数量明显下降。 三、应用范围 航空器起飞前,机长必须将飞行计划呈交给报告室,经批准后方可实施。飞行计划内容包括飞行航路(航线)、使用的导航台、预计飞越各点的时间、携带的油量和备降机场等。空中交通管制员根据批准的飞行计划的内容填写飞行进程单。当空中交通管制员收到航空器机长报告的位置和有关资料后,立即按飞行进程单的内容校正,当发现航空器之间小于规定垂直和纵向、侧向间隔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配。这种方法速度慢、精确度差,为保证安全因而对空中飞行限制很多,如同机型同航路同高度需间隔10 min,因而在划定的空间内所能容纳的航空器较少。这种方法是我国民航管制工作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使用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也在雷达管制区雷达失效时使用。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飞行量的不断增长,中国民航加强了雷达、通信、导航设施的建设,并协同有关部门逐步改革管制体制,在主要航路、区域已实行先进的雷达管制程序管制,它是随着空域尤其是传统的空中交通服务航路、标准仪表离场(SID)及标准仪表进场(STAR)的建立和完善发展起来的一套管理方法。
编辑推荐
《空中交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程序管制》内容丰富、概念清楚、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反映了程序管制工作的内容及特点。《空中交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程序管制》中列举了许多陆空通话术语,每章后均附有复习思考题。《空中交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程序管制》可用作民航高等院校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本科生和成人教育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自学参考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