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秋林 页数:269
内容概要
《文化边缘:六枝彝族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六枝彝族文化概述;六枝彝族的丧祭文化;六枝彝族婚俗和节日文化;六枝彝族服饰和建筑文化;六枝彝族(社勒村)的语言文化研究等。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六枝彝族文化概述第一节 六枝彝族的区域分布和构成第二节 六枝彝族的文化概况第二章 六枝彝族的丧祭文化第一节 六枝彝族丧祭文化描述第二节 六枝彝族丧祭文化分析第三节 六枝彝族的祭祀和神灵第三章 六枝彝族婚俗和节日文化第一节 六枝彝族婚姻文化描述第二节 六枝彝族婚俗文化分析第三节 六枝彝族节日文化描述第四节 六枝彝族节日文化分析第四章 六枝彝族服饰和建筑文化第一节 六枝彝族服饰文化描述第二节 六枝彝族服饰文化分析第三节 六枝彝族建筑文化描述第四节 六枝彝族建筑文化分析第五章 六枝彝族(社勒村)的语言文化研究第一节 社勒村彝族及其语言使用情况第二节 社勒彝语语音第三节 社勒彝语语法第四节 从彝汉语言接触看社勒彝族文化的边缘性第五节 词汇附录第六章 文化边缘与六枝彝族文化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边缘第二节 六枝彝族文化的边缘状态第三节 六枝彝族文化边缘意义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早六枝彝族婚俗和节日文化 在文化中,婚姻习俗和节日是最关乎世俗生活的部分,它们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精神观念。人们在死亡的文化意义上更多是寄托未来,而婚姻习俗上表现的是现在。有时候,婚姻也是人类人口生产的重要方面,因为这种生产不仅仅是种族的繁衍,它早就被人们赋予了文化的意义,所以,这种生产是双重性的。一年是一个时间单位,应该说这个时间单位是比较漫长和平淡的。随着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岁时节令在农耕生计方式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节日也就成了人们“集合”与“发散”力量的点,也是激活生命状态的重要形式。这样,诸多的文化要素往往会在节日中呈现,即表现节日,就最便捷地展现了其文化的意义。 六枝彝族的婚姻习俗和节日文化,自然亦属于这样的范畴。 第一节六枝彝族婚姻文化描述 六枝的婚姻习俗我们也是用个案来描述的,亦是以我们的几个调查点来分析关于六枝彝族婚姻文化的诸多事项。 一、社勒村婚姻习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01月20日上午、21日晚 调查地点:六枝特区箐口彝族仡佬祖布依族乡社勒村 调查对象:张贤福(男,彝族,46岁,家住社勒村大寨四组。大姑娘已经外嫁,儿子在四川当兵,现家里有一个女儿和妻子。在办喜事的时候,会给人家去当歌郎,还会搞建筑,平时都是在家做农活) 天气:晴 采录人:徐玉挺、郎丽娜、王金元 社勒村的彝族人不禁止与外族通婚,但大多数在本民族内部联姻。以前,社勒彝族人的婚姻大多数是父母指腹为婚、包办;或者青年男女长大以后,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方家里说亲,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便择日通知女方为他们举行婚礼,年轻男女在自己的婚姻上无法做主。但也有另外一种,当男女青年从相识到相恋,双方都情投意合、称心如意后,便让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方家里说亲,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同意后就择日告知女方,欲为他们举办婚礼。但至今,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青年男女普遍追求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父母们也不再过多地干涉子女的婚事,相反还给予子女足够的感情空间。但无论哪种婚姻形式,亦无论过去或现在,人们新婚时,一般要经过说媒、看日子、接亲、送亲、回门等几道环节。 结识:社勒彝族人结婚比较早,一般男子在十二三岁,父母就开始给孩子请媒访亲,而到十七八岁时就娶嫁了。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一般是通过赶场天和节庆的日子来相互认识的,还有就是走亲戚的时候认识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