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晓昕 页数:179
内容概要
作为一位伟大哲人、大思想家,王阳明的一生既辉煌灿烂又历经坎坷,既声名卓绝又频遭谤议;他执著教席又以知兵名世,是一代儒师而又戎马倥偬。其“文治而后可以武功”,其“内圣而后得以外王”,把自主原创之“知行合一”的圣门宗旨贯彻落实到了极致。 学术界对王阳明一生经历之划分,有“二段论”、“三段论”、“四段论”诸说。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卒于1529年,仅存世57年,不可谓寿;但流恩泽被后世,不可谓不厚。1508年,阳明于贵州龙场大悟心学之旨,在把几千年中国思想之进程来了一大扭转的同时,将其一生之求索作了两分。此所谓“二段论”。日本之阳明后学尤重“龙场悟道”一段,更把龙场冠以“王学圣地”而景仰之;后进而在“二段论”之基础上,将“贵阳三年”从中抽取出来,作一独立之段落。贵州诸学者,无论是前贤还是时人,均把此三载细以咀嚼,复多考论,引以为豪,于是有所谓“三段论”。持“四段论”之观点者,有见于古今史家之著,其论甚丰,恕不赘言。 以此观之,所谓四阶段,皆以帝号名明:一日成化,二日弘治,三日正德,四日嘉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阳明“为学之变” 一、回顾“三变”说 二、龙场以前已有“四变” 三、析甘泉“五溺”说 四、“五变”说第二章 阳明“为教之变” 一、静坐:是功夫还是本体? 二、龙场悟道:是功夫还是本体? 三、本体与功夫:一个融突和合的结构 四、是功夫之变,还是本体之变?第三章 阳明之“立言” 一、“立言”于修德讲学 二、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 三、崇祯本《阳明先生集要》 四、两版本之异见略语 五、清光绪己卯《阳明集要三编(黔南重刊本)》第四章 “致良知”与“物自体”——阳明与康德的哲学比较 一、“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感性的源泉 二、“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认识的界限 三、“良知只是心之本体”——理性的理念 四、“良知只是一个天理”——通向伦理学第五章 阳明学研究的多维度思考 一、方法、视野与论域 二、知识与价值、“价值中立”与“非价 三、阳明学研究的多角度展开 四、从比较文化学视野看阳明学第六章 阳明“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和谐与“和而不同” 一、和合思想的理论前导 二、先秦诸家的和谐思想 三、人与自然的冲突 四、人与自身心灵、人与人、人与社会的 五、“和而不同”的价值 六、“和谐”与“和而不同”的价值 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第七章 儒学与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一、儒学曾经受到的两种待遇 二、儒的起源 三、儒学的新生 四、儒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五、儒学与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第八章 良知与世界关系的确立——良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良知”与和谐社会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合法性 三、和谐社会的合理化建构 四、生态文明城市是和谐社会的具体形态第九章 “良知”与民生的对话——简论儒家的民生观 一、儒家民生观的基本内涵 二、儒家民生观的历史价值 三、儒家民生观的当代价值 四、朱熹的民生思想第十章 “良知”对生命的关怀——哲学与发展 一、哲学的发展理念 二、哲学与发展的问题 三、哲学与人的发展第十一章 在阳明心学中寻找资源——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一、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二、罗尔斯的《正义论》 三、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第十二章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当代价值——论作为贵阳精神的“知行合一,协力争先” 一、“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作为贵阳精神的根据 二、知行关系的历史考察与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建构 三、“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作为贵阳精神的重要意义附录一 阳明先生年谱附录二 喜谈《阳明先生集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