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苏均和,刘飞 著 页数:153
内容概要
由苏均和和刘飞合著的这本《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更新》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增长等理论,以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全球化经济合作的背景下审视我国承接产业转移、R&D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分析了我国R&D的效率问题。这样,在理论上探索一种“干中学”和创新相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研?思路;在经济实践上,有针对性地寻求承接外商直接投资和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的方式,以更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R&D效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现实问题,研究结论对经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书籍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国内外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状况
第一节关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研究
第二节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关于产业转移外溢效应的研究
第四节研究现状的不足
第三章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第一节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第二节内生增长理论
第三节空间经济学分析简述
第四节主要研究假设
第四章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第二节中日两国产业RCA指数的比较研究
第五章承接产业转移、R&D投入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数据来源和数据精制
第三节承接产业转移、R&D投入与GDP增长
第四节产业转移技术溢出、R&D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
第六章我国R&D效率的面板数据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第三节实证分析
第七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本书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本书结论对经济实践的启示
第三节本书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 为后文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需要,本节对国际产业转移、垂直专业化、自主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等重要概念予以简要界定。 一、国际产业转移 (一)基本含义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产业由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卢根鑫,1997)。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来实现的,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逐渐发展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再由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过程 每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都来源于重大科技创新,依照“科学革命-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升级-国际产业转移”的链条循环进行(胡俊文,200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致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分化。当时的美国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上居于绝对的国际领先地位。美国国内一方面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和半导体、通信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向日本等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70-80年代,技术革命的深化致使主要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再次发生重大变化,纷纷加快发展高加工度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重化工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海外转移。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又给了发达国家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发达国家企业把传统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际产业转移能够为其带来投资转移效应、结构增长效应、就业扩大效应等积极影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以现有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产业承接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可能会十分有限。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外溢效应大多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产业移出国在主观上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会对技术出口和技术转移进行限制,进一步强化技术差距;二是产业承接可能会承受巨大的福利损失风险。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强的产业转移移人需求,愿意承接更多的国际产业转移,而发达国家为了降低国内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往往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向外转移,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承接这些产业的同时,引起了国内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降低了国内的福利水平。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