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开复 页数:192
Tag标签:无
前言
引言 相爱在微博说起求婚,大家一定知道单膝跪地、手捧钻戒的经典方式,也一定听说过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求婚,甚至见识过跳伞求婚、潜水求婚、电影求婚、登山求婚等各式各样的新奇招数。但大家可知道,微博上的求婚又是怎样的一桩浪漫故事吗?“啊?微博?什么是微博?” 怎么,你还不知道微博?你还没用过微博?你out啦。什么是微博?微博就是每次发布都不超过140个字的微型博客,是表达自己,传播思想,吸引关注,与人交流的最快、最方便的网络传播平台。“那……难道微博不就是个虚拟世界里的沟通工具吗?除了多说几遍‘我爱你’,‘嫁给我吧’以外,微博这玩意儿,还真能用来求婚吗?”能呀,当然能了!而且,还是我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女生叫权静,男生叫李琪缘,非常巧我都认识。女生是我在媒体界认识的朋友,男生曾在创业过程中得到过我的指点和帮助。当然,最浪漫的地方在于,男生和女生是完全通过微博相识、相恋一直到求婚并步入婚姻殿堂的。一年前,男生在互联网大会上见到了作为主持人出现的女生,其实他已经在微博上默默关注这个女孩很久了。第一次见面,他决定不放弃这个机会,不过不肯媚俗的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让女孩认识自己——通过微博向现场的嘉宾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快被主持人注意到了,并现场问了出来。这使女孩增加了对微博中这个男孩子的好感。接下来的故事和所有人憧憬的一样幸福和浪漫:男女主角在微博上一见如故,从加关注开始,到发评论,成粉丝,再到互发私信,互诉衷情。相识、相知、相恋的全过程居然都没有离开微博的帮助。经过将近一年的感情孕育,2010年的8月28日,男主角在微博上对女主角大声说(其中“@权静”是微博中的常用记号,表示对昵称为“权静”的人说):琪缘: 求婚啦请转发 一年前在微博上认识了她,从加关注、发评论、成粉丝和发私信,从相遇、相识、相知和相恋,因为她我感到幸运和幸福,她就是@权静,我想大声在围脖上对@权静,说:我爱你,嫁给我吧!希望我能和你一起实现我们的梦想: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这条微博里,还附了一张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温馨照片:看到如此炽烈的求婚誓言,女主角权静用微博回复给男生出了一个题目:权静:好吧,既然是通过微博认识的,那求婚也得有点门槛吧~~~ 如果,能有10000个人帮你转发,我就嫁给你!10000个人的转发?这看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权静和李琪缘的粉丝们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浪漫、新奇的求婚方式,祝福的话语纷至沓来,转发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也在看到这条求婚微博的第一时间做了转发。真情无价,求婚微博感动了微博世界里千千万万的人。君子成人之美,不到8个小时,转发数量就突破了一万,回复的祝福话语也数以万计。最终有3万多博友帮他们转发,见证了他们的幸福。结果呢?大家一定都猜得到:有情人终成眷属,权静和李琪缘的婚礼在金秋9月隆重举行,我也荣幸地成为了他们的证婚人。在婚礼现场,我问他们你愿意嫁给他/娶她吗?他们分别用手机发微博说:权静:我愿意!琪缘:我愿意!我用手机发微博祝贺他们喜结良缘:李开复:恭喜琪缘,权静 微博婚礼。祝福他们年年有新浪,天天都乐啊!因为当时女生在新浪工作,男生在乐啊工作,所以我专门在微博中嵌了这两家公司的名字。婚礼上,他们的爱犬“肥大多”(连“肥大多”都在微博开有账户呢,大家可以到新浪微博搜索并关注它)还为他们送上了婚戒。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与两位新人在婚礼现场的合影:微博可以给相爱的人带来幸福,微博也可以给千千万万的人带来不一样的网络生活。作为最前卫,最热门的网络传播平台,微博正以它炫目的光芒照耀着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作为网友还是普通人,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微博,也都有可能爱上微博。微博是虚拟世界里的沟通工具吗?是,也不是。微博是一个虚拟的传播平台,但也是你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不仅有你想要的知识、信息、乐趣乃至感情,最重要的,微博还是千千万万个相互关注、充满爱心的微博人之间最直接也最真诚的互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就是通过我自己开设微博,利用微博传播思想、结识朋友、与网友交流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讲有关微博的逸闻趣事,分享我写微博的心得体验,梳理一下微博的由来和发展脉络,展望一下微博的未来。这本书里引用了许多微博的例子,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我自己的微博,或者我自己在微博上亲历的故事。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微博,或者,让那些对微博还不熟悉的人了解和喜欢微博。当然,随时欢迎大家访问和关注我的微博,在我的微博上,大家可以找到关于本书以及关于如何写好微博的更多内容。李开复2011年1月,北京
内容概要
李开复与你分享他的一切微博经验。
生活因微博而完整
因为有微博,网络传播的社会化时代已经到来!
因为有微博,每个人都有可能,也都应当参与进来,让自己成为新媒体的创建者!
微博是一种态度,意味着走向更开放、更有想象力的人生!
微博将改变什么
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
真的如安迪?沃霍尔所言,作为媒体的微博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把我们每个人塑造成为新时代里的媒体英雄和传播明星。
作者简介
李开复
2009年创立创新工场,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曾先后在苹果、SGI、微软、谷歌等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亲手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位高层智囊
书籍目录
引言——相爱在微搏
第一章 我与微博的故事
我的徽博之路
Twltter上的“真假李逵“
在国内开徽博
从徽博新手到拥有千万粉丝
我的徽博故事
从谷歌离职前后
2009年的那一场
1000!我是对的
10分钟微博援助
第二章 我看微博现象
从Twl tter到微博:新媒体是这样炼成的
“推神”的奇思妙想
中文微博,曾经的探路者
门户罔站引领徽博风潮
微博现象:用l40个字改变世界
方舟子微博打假
宣黄“血拆”中的微博传播与救助
舟曲泥石流灾謇中的微博救援
微博上的“30”大战
从“大小恋”看徽博娱乐
金庸在微博上的“死而复生”
第三章 微博的魅力从哪里来
第四章 开复教你写微博
第五章 如何吸引粉丝
第六章 微型的商机和未来
附录一 开复微博语录
附录二 新浪、腾讯推荐名博
章节摘录
插图:类似这样的,有“真材实料”的原创分析、论断,可以在微博上很快获得几千条转发和评论。此外,我在转载别人的有价值的微博时,也经常会加上自己的点评。这样一来,我的微博对粉丝们的作用就越来越大,转发和评论数量也越来越多。从谷歌离职后,我日渐意识到微博这个平台的神奇,它不仅可以让我更容易地处理自己与媒体、公众的沟通(比如在离开谷歌前后,谷歌宣布停止内容审查和过滤前后,我利用微博澄清不实的报道和言论),而且可以用超乎寻常的传播速度,帮助我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迅速传递给千千万万的网友。我注意到,微博排行榜上的许多著名微博主拥有数百、数千万的粉丝,他们都非常认真地保持微博更新的频率,并使用各种技巧扩大影响力。比如,互联网投资人蔡文胜的新浪微博在粉丝中非常火热。蔡文胜在很短时间内,从零发展到百万粉丝大军,除了虚心研究名家微博、探索最佳发微博时间、学习如何写好140个字以外,还使用了不少传统市场推广的方法,比如通过在微博上开展投票、抽奖等网友互动活动来提高关注程度等。与蔡文胜的交流让我坚定了使用微博作为传播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决心。从那时起,我觉得,微博真正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每天工作之余,如果不更新几条微博,我总会觉得,今天是不是还有哪项工作没有做完?为了在微博上更好地展示和发布自我,影响更多的粉丝,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分析微博写作以及吸引粉丝关注的技巧。例如,如何在140个字的开头就引人注目,如何为微博配上有趣的图片,如何转发、如何回复、如何把握最好的发微博时间等等。这些学习和积累,都为我写好微博、用好微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书后面的章节里,大家将会看到我关于如何写好微博、如何吸引关注的技巧总结与经验的分享。
编辑推荐
《微博:改变一切》:短时间内获得千万粉丝关注的李开复说:陌生人见到我常说的第一句话:2002年:“我在《对话》看过你”;2005年:“我看过《做最好的自己》”;2009年:“我看过《世界因你不同》”;2010年:“我看你的微博”。截至2010年12月27日,我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总数是2,753,797。我在腾讯微博上的粉丝(腾讯微博把粉丝称为“听众”)总数是7,807,268。在流行于海外网民中的“微博原型”Twitter上,我的粉丝(即Twitter上的“跟随者”)数量也达到了860。156。李开复教你玩微博,140字改变世界。你定位过自己的微博吗?如何写好自我介绍?如何写好微博的140个字?如何增加微博的粉丝?最佳发微博时间是?最佳发微博频率是?李开复与你分享他的一切微博经验。李开复微博语录:有关成功:李开复,追逐最感兴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当你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吃饭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想做不好都不可能。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这事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这时成功就是必然的。有关创新,李开复,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名言:“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这告诉我们:顾客的意见虽然重要,但是只问用户的意见是做不出突破性的新产品的。有关创新工场:李开复,有位问我:“如何保证打工者和创始人以同样的激情投身到工作中?打工者能和创始人一样长时间保持激情吗?如果不能,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创新工场中没有打工者,所有的人都是主人翁,都有股票。我们会挑选那些有激情,愿意努力,有思想。渴望成功的人。”有关学习,李开复,“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家B.F.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