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上海暨长三角城市社会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编  页数:4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城市化问题是当前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如何又好又快地促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系列新挑战,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创新思维,用一种新的知识系统和组织系统、工作方式去解决。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及“城市为人而建,为人而发展,为人而美好”的城市化发展理念,使我们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因为民生问题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怎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工作机制,与当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何解决一些民生问题直接相关,平安建设就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在2007年上海平安建设推进大会上,市长韩正指出:一年来的上海平安建设,办实事、保平安、得民心,成效明显;上海要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平安是基础、是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和本领,通过平安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平安建设要顺民意,解民忧,出实招,见实效,做到社会认同、群众满意。    一般的理解中,“平安”属于安全领域,“平安城市”是以打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为主。而事实上,“平安城市”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大平安”,2007年度的社会发展报告就是以这种“大平安”的理念,切人研究上海暨长三角城市社会发展的现状,从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审视与反思平安对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平安城市:上海暨长三角城市群社会发展 第一节 城市化、城市治理与平安城市   一、“滞后”还是“超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新挑战   二、加强城市治理,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   三、平安城市建设概念的由来及对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上海暨长三角城市群社会发展与平安城市建设的研究框架 第二节 上海暨长三角城市群社会发展:平安城市建设   一、大力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居民安全感居全国前列   二、创新社区管理方式,创建平安社区   三、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为突破口,防范阶层冲突   四、推出系列惠民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平台,推动流动人口融入本地   六、关注就业安全,着力解决结构性失业   七、居民强烈关注消费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政府强化监管   八、关爱弱势群体,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第三节 2007年长三角五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一、长三角五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的总体情况与基本描述  二、2007年长三角五城市社会热点问题及其分析  三、长三角五城市社会分层与社会幸福感的新趋势第二章 保障民生:构筑平安城市之基 第一节 老有所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一、养老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二、养老保障待遇标准继续提高   三、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探索多元养老模式 第二节 病有所医:在争议中前行   一、备受关注的医改方案   二、扩大覆盖范围,迈向全民医保   三、大力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推出系列减负措施   四、长三角医保一体化起步,困难重重 第三节 困有所帮:完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   一、积极构建“要分类、有梯度、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动态调整救助标准,积极应对物价上涨   三、推出慈善超市,开创救助新模式   四、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救助力度较弱第三章 改善民生:打造平安城市支柱 第一节 学有所教: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一、“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迈向学有所教   二、大力支持农村教育,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破冰,但问题依然严峻 第二节 劳有所得:逐步完善就业保障体制   一、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下降,失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   二、多种渠道并用,大力促进就业   三、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节 改善民生:通过改革来实现   一、改善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四章 就业安全与平安城市第五章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平安城市建设第六章 平安社区与社区管理方式的变迁第七章 平安社区建设的实践与行动第八章 平安城市与消费安全第九章 平安城市与无障碍设施建设第十章 收入分配、阶层关系协调与平安城市第十一章 城市社会公共安全与平安城市附录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概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平安城市:上海暨长三角城市群社会发展  第一节 城市化、城市治理与平安城市  一、“滞后”还是“超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新挑战  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是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这种有关社会发展的思考和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社会学诞生之初。孔德关于社会的发展是从军事时代到法律时代再到工业时代的论述,斯宾塞从军事型社会到工业型社会变迁的理论,涂尔干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理论,滕尼斯从社区到社会的理论,以及韦伯所建立的庞大的宗教社会学和比较社会学体系,都在某种意义上以欧洲社会为蓝本,探讨了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和发展过程。社会发展理论揭示了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工业社会的发展又是与城市化进程相联系,工业化、城市化构成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基本蓝图。  然而,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不始终都是并行发展的,这与中国城市化的曲折历程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采取了“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关键是实行城乡分治,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因此,在1950~1978年的28年时间里,国家工业化水平虽然增加了27个百分点,但城市化水平仅增加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城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化明显加速,1978~1985年的8年时间里,城镇人口的比重提高了5.79个百分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大量就业机会增长吸引了巨大数量的农民群体,1985~2000年的15年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又提高了12.5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国家通过户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城市化进一步加速,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26日发布的数据,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57706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3.9%,城市化水平比2000年提高6.2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5个百分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07上海暨长三角城市社会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