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

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上海财大  作者:谭群辉  页数:247  字数:23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经济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国家实行继续教育制度,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大批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按照教育部关于继续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适用的教材体系,是继续教育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经过编辑委员会、作者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系列教材》将陆续出版,我向他们表示诚挚的祝贺和感谢。    综观这套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了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中,继续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特殊层次,将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    2.体现了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基本技能;既加强基本原理与应用知识的传授,又帮助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技能。    3.体现了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统一。在学历教育中,应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在兼顾学科知识内在逻辑性的基础上,选择最基本、最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部分,进行合理的组织编排,使学生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急需有用的知识。    4.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成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改变自己现有的处境或状态,他们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能立即付诸实施的能力。所以,本系列教材充分体现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针对成人在职学习与就业需求的特点,加强职业就业与创业指导。    本系列教材涵盖会计、金融、财政、工商管理、法学等多个学科,由上海财经大学相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与继续教育学院的骨干教师承担编写任务,注意吸收本校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普遍更新了教学内容,既以学历教育为主,又兼顾非学历职业培训。因此,本系列教材不仅能提供校内外各相关专业本、专科学历教育使用,也适合社会各界进行专业培训和自学参考。    当然,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抓好教学工作,还必须在运用教材过程中辅之以其他配套措施。我们为本系列教材确定的目标以及教材所要达到的各项要求,很可能超过了我们的学识和教学经验所允许的范围,因此,本系列教材可能存在考虑不周到以及安排和表达不妥当的地方,甚至某些失误恐亦难以避免,我们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第二节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第二章 科学实践观和新唯物主义视野 第一节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新唯物主义的视野 第三节 从实践来理解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及其意义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叵发展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辩证过程和真理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三节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社会的实践本质和物质基础 第一节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实践中形成的物质生活条件 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基本结构 第二节 社会形态的发展 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第八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哲学是智慧之学,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理论思维的成熟。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特征,代表一定时代社会文明的水平。哲学以其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引导人们去思考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引导人们去把握自然现象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认识事物的方式,乃至把握人生的意义和目的。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哲学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它为人类的社会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和有效的认识工具。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从哲学产生之日起,就分为两大基本派别,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各自的回答。  一、哲学的性质、特征和对象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词组成。中文“哲学”一词,是日本学者西周(Nishi Amane,1827~1897)于1873年从philosophia翻译,并依据《尔雅》中的“哲,智也”的意义而创用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哲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