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时代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弗雷德里克.刘  页数:271  字数:294000  译者:袁玲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最初出版于1931年的《浮华时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追溯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繁荣到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一段历史。    作为一部初版之后立即获得成功的杰作,本书是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对20世纪最令人心醉的一个十年的生动而权威的描述,叙述了一个充满喜悦与恐怖的时代——从令人晕眩的高度突然降低到令人心碎的低谷。从红色恐惧到道德革命,从哈定丑闻到经济大萧条,从地下酒吧到佛州地产潮……喧嚣的社会风潮,被作者以从容淡定的口吻,娓娓道来。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各种潮流及大小事件的漩涡中,而这恰恰有助于今天的读者解构时下的境遇。        关于本书,《芝加哥每日论坛报》不吝给出“一部将历史记录和综合报道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的美誉;而《纽约时报》则盛赞“本书的风格完全是神韵与活力的再现……艾伦先生不仅从一个精巧的角度讲述了大牛市的故事,还为我们第一次连贯地描述了石油丑闻案件……”    流年似水,但记忆总是在某一个恰当的时候不断地苏醒——1959年、1964年、2000年、2007年,本书不断再版。    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让我们并不觉得,往事如烟……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Frederick Lewis Allen)认为自己是一名编辑而不是作家,但今天他最为人们铭记的身份却是一位文化历史学家。身为波士顿的文人雅士,他在哈佛大学接受了教育,而他的血统则可以上溯到普利茅斯的七位殖民者。他的作品对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书籍目录

总序译者序前言第一章 序:1919年5月第二章 回复常态第三章 巨大的红色恐惧第四章 美国的复原第五章 习惯与道德的革命 第六章 哈定与丑闻第七章 柯立芝繁荣时代第八章 喧嚣的岁月第九章 知识分子的反抗第十章 酒和阿尔·卡彭第十一章 佛罗里达,温馨的家第十二章 大牛市第十三章 大崩盘第十四章 1930-1931年:余波附录:材料来源与致谢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序:1919年5月  如果时光突然倒流,回到战后十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十年)的初期,这时候你环顾左右,什么又会让你觉得陌生呢?的确,自从1919年开始,美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就已经改变了——可是,具体的改变又是怎样的呢?  就让我们跟随一对年轻夫妇的脚步,一起激活我们对那段时间的记忆吧。这对夫妇居住在克里夫兰、波士顿、西雅图或是巴尔的摩——事实上这个城市的名字并不重要——生活中等富裕,而我们的叙述就从1919年5月的普通一天开始。(我之所以选择5月这个特别的月份,也就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停火之后的六个月,是因为到那个时候,从很大程度上说,美国已经成功地从战争时代的生活方式转移到了和平时代的生活方式,但是战后十年即将带来的深远影响却基本上还没有开始。)这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可以告诉我们,仅仅数年时间就会给你我以及周围的环境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1919年5月的这个早晨,当史密斯(Smith)先生走到桌前准备用餐时,他的外表甚至会让你觉得你还是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虽然,你也许会惊讶于他的裤腿竟然如此之短)。男人的着装时尚从来都变化不大。但是,对史密斯夫人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  她过来用早餐的时候穿了一身套装。这身套装的裙子不仅长及脚踝,离地面只有6英寸,而且还紧紧地裹着脚踝。她刚刚从《时尚》杂志上看到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称裙子竟然还要变得更短,杂志写道:“自从波旁王朝以来,时尚女性脚踝以上的部分还没有被人看到过。”但是,6英寸仍然是正统的离地高度。由于现在是春天,她穿了一双低帮鞋;可是在刚刚过去的整个冬天,她的脚踝始终被裹得严严实实的,或者是裹在鞋罩里,或者是裹在镶有蕾丝花边的高筒步行靴里,又或者是裹在鞋尖嵌有麂皮的高筒黑漆皮鞋里。她脚上穿着黑色的长袜(如果她脚穿褐色皮鞋,搭配的长袜就是褐色的);而脚穿肉色长袜的想法则会让她大惊失色。就在几分钟之前,史密斯夫人身上还紧裹着筒型女式内衣和衬裙,而内衣上那一层厚厚的荷叶边褶皱则清楚地说明,她习惯于将自己打扮成标准的女性模样。  史密斯夫人也许会搽粉,也许不会。虽然在1919年,使用化妆品已经不再被看做是妓女的特别标志,而某些成熟世故的年轻女子也开始故作勇敢地为自己化妆,可是大部分出身良好的女性仍然对涂脂抹粉这件事情心存偏见。这时的美容行业刚刚起步,美发厅数量也不是太多,而整形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艺术,史密斯夫人则根本没有听说过。当她戴上帽子出去购物时,会在头发后部整齐地别上一副面罩。在商店购物时,她有可能会买上一套夏天用的泳衣;这套泳衣可能是一套丝织的束腰外衣,也可能是一套外面罩有印花棉布的紧身内衣,当然,泳衣上肯定有一双长筒袜。  她留着长发,而要一位女士光临理发店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果你已经忘记了那个时候的普通大众对短发女士是怎么看待的话,请听一下纽约棕榈花园经理人的说法吧。事情是这样的:1918年11月的一个晚上,他碰巧将礼堂租给了一些亲布尔什维克主义者供其集会之用,但这次集会却导致了一场骚乱。当记者向他询问事情的经过时,他解释说,一位穿着得体的女士乘坐一辆精致的轿车前来他处,安排借用他们礼堂的事宜。他接着又补充说:“要是那时候我们像现在这样,注意到她留了一头短发,我们就不会同意将礼堂租给她了。”在史密斯夫人和棕榈花园经理人看来,短发女人,就像那些长发男人一样,即使不是和自由性爱有关,起码也和激进主义有联系。  史密斯夫妇坐下来准备享用早餐。在准备这顿早餐的过程中,他们也许考虑到了食物应该提供足够的卡路里(即热量)——可是维他命,很可能他们两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史密斯先生一边吃饭一边打开了早晨的报纸。不管史密斯先生的读报品味多么初级,但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绝不会是一份小报,因为尽管赫斯特先生(Mr.Hearst)已经试验出版了小版本的图片报,但第一份获得轰动性成功的小报此时还没有诞生呢。直到1919年6月26日,《纽约每日新闻》才被摆上报摊,从而开始它的辉煌事业之旅:日发行量在一年内达到了近25万份,在五年之内超过了80万份,而在十年之内更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130多万份。  在史密斯先生手中报纸的头版上,赫然在目的是很多对美国海军水上飞机NC-4取道亚述尔群岛飞越大西洋的飞行过程的报道。那次飞行是1919年5月间最激动人心的新闻。[阿尔科克(Alcock)和布朗(Brown)此时还没有开始他们不停顿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这一壮举还要再过几个星期才会发生;而林德伯格(Lindbergh)单人飞越大西洋的壮举则更要迟至八年之后才出现。]但是,报纸上也还有很多其他新闻,例如: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此时正处于准备条约的最后阶段;购买超额胜利国债的运动正在成功进行(“当然,我们会完成工作的!”这项运动的大海报一直这么呼喊着);海外又有一批士兵返回祖国;有发生一场新罢工的威胁;西雅图市长奥勒·汉森(Ole Hanson)公开指责世界产业工人组织是这个时代苦难的根源;《国家选举权修正案》有可能获得通过,并且由此将会使妇女们在“国家生活中发挥更杰出的作用”;亨利·福特(Henry Ford)对《芝加哥论坛报》提起诽谤诉讼:他把本尼迪克特·阿诺德(Benedict Amold)称为一个作家,而面对“这个国家是否曾经有过任何革命”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是:“有,在1812年。”  如果史密斯先生仔细观察体育新闻的话,他会发现新闻中模糊地提到了一位名叫卢斯(Ruth)的球员,他是波士顿著名棒球队红袜队一位年轻的投手兼外场手,但是这时候的新闻大标题中还不太容易找到这位年轻人的全名:贝比·卢斯(Babe Ruth)。[1919年4月,卢斯打出了一个本垒打;5月打出了两个;但是体育记者们很快将会发现,卢斯即将创造一个全垒打的新记录——一年之中打出29个本垒打;纽约扬基队看到了棒球赛场上这块耀眼的金子,于是在赛季结束之后以12.5万美元的价格将卢斯收入队中;1920年夏天,一位男士因看到卢斯将棒球砸向露天看台过于激动而死。很明显,公众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偶像。不过,在1919年,领导美国(棒球)联盟锦标赛的不是卢斯,而是老手泰·柯布(Ty Cobb)。]  史密斯先生从体育版新闻得知,里卡德(Riekard)已经选定托莱多市作为场地,准备在那里进行一场精彩的拳击比赛。比赛一方是当时的重量级拳王杰西·威拉德(Jess Willard),另一方则是即将成为公众心中偶像的杰克·登普西(Jack Dempsey)。[你也许能够回忆起来,他们相遇于1919年的7月4日。冷静的市民们将不无恐慌地从报纸上得知,共有19650名观众如此颓废,因为他们竟然坐在酷热的太阳底下,眼睁睁地看着登普西在第三回合就将身高6英尺6英寸的重量级冠军杰西打倒在地;如果这些冷静的市民们知道,在举行这场比赛的八年之后,登普西将与滕尼(Turnney)展开激战,而那场激战的门票收入竟然要比托莱多的这场比赛高出五倍还多,那么他们又会怎么想呢?]在体育版面,也许会有关于鲍比·琼斯(Bobby Jones)的新闻,他是一位17岁的南部高尔夫冠军;也许还会有关于小威廉.T.梯尔登(William T.Tilden,Jr.)的新闻,他时不时地赢得网球比赛的冠军。但是,他们两人这时都还没有成为全国冠军。甚至,就算琼斯成为本年度冠军,公众也不太可能将他看成是一位伟大的流行英雄,因为虽然高尔夫运动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与日俱增,但美国的商界人士还没有把它看成是每周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史密斯先生很可能还会嘲笑那些“花费时间在地上敲击一个白色小球的成年人”呢。可以确定的是,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灯笼裤”;如果他真的去打高尔夫的话,他也最好不要穿着灯笼裤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因为孩子们会大呼小叫道:“嘿,看那个男人的裤子!”  我有没有说过,到1919年5月,战争已经成历史?但是,在史密斯先生手中的报纸上,仍然有很多新闻能够让人想起战争。不仅仅是巴黎和会的消息,也不仅仅是传奇英雄阿尔文·约克(Alvin York)中士正在归国路上的消息;因为除此之外,报纸上还有最让人讨厌的消息,那就是每天的伤亡名单,而这份名单让美国人民根本就无法忘记战争。  史密斯夫妇正在讨论着一个严重问题,即高昂的生活成本。史密斯先生希望薪水能够增加,可是家庭收入却似乎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在上涨——食品、房租、衣服,还有税收。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评论说,即使身上1美元都没有的人也要比过去富裕一倍;如果我们制造出7美分面值的纸币来支付有轨电车费用的话,一年之后,我们大概就得转而发行14美分面值的纸币了。史密斯先生要求夫人花费再节约一点,可是夫人却提醒他说,自从1914年以来,牛奶已经从每夸脱9美分涨到了15美分,沙朗牛排从每磅27美分涨到了42美分,黄油从每磅32美分涨到了61美分,而新鲜鸡蛋则从每打34美分涨到了62美分,可是收入却固定不变,难怪人们的生活正在受苦。很多大学已经开始谈论,要将他们在“自由公债”运动中学到的使钱生钱的方法学以致用,设法增加外界对学校的捐款。而房租的情况比食品情况还要严重。自从停战以后,房屋和公寓越来越短缺,而那些牟取暴利的房东们和中介们,则成为了大众憎恨的对象。史密斯先生对妻子说:“这些不法奸商坏得就跟世界产业工人组织似的。”这已经是他情绪最为激烈的评论了。  吃过早饭,史密斯先生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前往办公室。这辆车可能是列克星敦、马克斯威尔、布里斯科,或者泰普勒,也可能是道奇、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或者哈德逊,但却肯定不会是克莱斯勒,因为这时的克莱斯勒先生才刚刚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第一副总裁。不管这时候的汽车构造如何,它的车身比19世纪的那些汽车总要高多了,所以乘客可以从汽车里居高临下地环顾周围的环境。十之八九,史密斯先生开的是一辆敞篷车(1919年制造的汽车只有10.3%是轿车)。轿车的时尚才刚刚开始,并且在公众的脑海里,轿车仍然和财富联系在一起。于是在报纸的漫画中,那些遭到众人憎恨的不法奸商们驾驶的都是豪华轿车。  如果史密斯先生驾驶的是一辆车身高耸、模样可怕却十分高效的福特T型车,就让我们用一分钟时间观察一下他的举动吧。他从车门右边爬上汽车(因为前排座位的左边没有车门),手伸向方向盘前,将火花塞和油门杆调整到时钟上三点差十分的位置,要是他没有购买电动式起动装置的话,他就要伸出右手,小心地抓住曲柄(因为他的一个朋友曾经在转动曲柄的时候弄断了自己的手臂),将左手食指塞入一个控制阻风门的线圈中。他拉住线圈,用力地转动曲柄,当发动机最后终于发出咆哮声时,他跳上颤抖着的脚踏板,倾斜着身子进入汽车,移动火花塞,将油门杆调到两点二十五分的位置。在发动机熄火之前,也许他已经够到了油门杆;不过如果是在寒冷的早晨,也许不等他够到油门杆发动机就熄火了,那样的话,他只能重新抓住曲柄,再次重复上述动作。因此,史密斯先生希望妻子能够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在发动机熄火之前就拉下油门杆。  最后,发动机终于正常地吼叫了,而史密斯先生也终于安稳地坐在了方向盘前。他松开紧急手刹,将左脚推向低速踏板,当汽车大声吼叫着进入大街的时候,他松开左脚,让汽车以高速档前进。现在,他惟一担心的就是路上那段长长的斜坡。昨天他就是在那段斜坡上烧坏了刹车,因此今天早晨他必须记得用反踏板刹车,或者是用低速踏板刹车,或者是同时使用两种,或者是轮流使用这三种。(你的脚随便塞在哪个踏板上,汽车都可以减速。)  史密斯先生驶上了比十年之后要开放得多的公路。在他去上班的路上,被他甩在后面的汽车与他将来在1929年可以追过的汽车相比,连1/3都不到。1919年,美国登记在册的小汽车不到700万辆,而仅仅十年之后,这个数字就增加到了2 300万辆。在行驶过程中,史密斯先生不太可能在附近发现很多混凝土公路,而缺少这种公路,汽车的驾驶速度就会受到限制。在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1919年的限速为每小时30英里,不过其他州的限速一般是每小时20英里(1931年则是每小时35英里或40英里)。1919年伊利诺伊州的汽车限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司机在城市的住宅区限速每小时15英里,在已建满房屋或其他建筑物的地区限速每小时10英里,在转弯处则限速每小时6英里。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一次100英里旅行的想法,在史密斯先生看来是很危险的——虽然20世纪30年代时,很多自认为很保守的司机经常都会完成这样的旅程—但是在1919年的公路上,史密斯先生的谨慎态度还是很正确的。  白天上班的时候,史密斯先生与人讨论了商业情况。情况似乎不错,正在好转。停战以后,有一段时间商业领域的情况不太确定,股票价格下跌,大宗政府合同取消,曾经在战争期间加班加点做出贡献的工厂都开始大批地裁员。不过,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好。所有人都在谈论着国际贸易和美国航运的光明前景,造船厂都在全速工作。固然,仍然有很多罢工正在进行,因为好像工人们希望得到更高工资的要求永远都得不到满足似的,尽管史密斯先生也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不能责备那些工人,因为物价仍然在一周接一周地上涨。不过,由于商业活动非常活跃,所以那些从部队退伍的军人在找工作时很容易被接收,比史密斯先生原先料想的情况要好得多。因为就在刚刚过去的去年冬天和今年早春,仍然有很多人在谈论着那些走在大街上却找不到工作的退伍军人。就是在那段时间,《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图中山姆大叔正在问一个士兵:“任何东西对你都是合适的,我的孩子!你想要什么?”士兵则回答说:“一份工作。”而如今的这些“孩子们”正在逐渐走上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笼罩在商业领域上空的惟一阴云就是罢工以及股票市场充满危险的投机浪潮。

编辑推荐

  最初出版于1931年的《浮华时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追溯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繁荣到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一段历史。流年似水,但记忆总是在某一个恰当的时候不断地苏醒——1959年、1964年、2000年、2007年,《浮华时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不断再版。  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让我们并不觉得,往事如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浮华时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0条)

 
 

  •   此书追溯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繁荣到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一段历史,从红色恐惧到道德革命,从哈定丑闻到经济大萧条,从地下酒吧到佛州地产潮……喧嚣的社会风潮,被作者以从容淡定的口吻,娓娓道来。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各种潮流及大小事件的漩涡中,而这恰恰有助于今天的读者解构时下的境遇。 知古可知今,知人可知己,知别国可知几国,我想是阅读完该书后所应具备的认知吧!对这句话非常赞同,很有共鸣感。
  •   本书记载了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到来的一些背景分析,从红色恐惧到道德革命,从哈定丑闻到经济大萧条,从地下酒吧到佛州地产潮……喧嚣的社会风潮,被作者以从容淡定的口吻,娓娓道来。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疯狂和股市崩盘后的人们的慌张,从中看出经济的进程和人性的特点
  •   本书开篇<总序>第一句说得好‘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一战后的美国确实进入了具有特殊意义的20世纪的十年,威尔逊、哈定、柯立芝、罗斯福总统对于美国和世界来说称得上是‘非常之人’吧。该书出版于1931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该书一经问世,作者艾伦先生就成为了读者心目中的不朽学者。开始于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时期,原来也通过不同的载体了解一些,但阅读该书后有了依稀亲临其境之感,不能不佩服艾伦先生选材的精准,20世纪20年代美国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以及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无不娓娓道来。知古可知今,知人可知己,知别国可知几国,我想是阅读完该书后所应具备的认知吧!
  •   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
  •   一下子买了六七本书,纸质都很不错,这本书有助于我了解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不错。
  •   用很短时间回顾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   美国的黄金时代的萌芽
  •   回顾历史,有借鉴作用。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却能知晓前人的生活。美国也有不幸的人群,不舒服的生活。
  •   对比以前的美国,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环境会多一层深入的认识。但个人觉得这套图书就这本能够一读,其他都已经过时了。
  •   20年代的美国犹如中国当代的一面镜子!
  •   了解美国的历史,对于今后我国金融发展的进程将起到参考作用。
  •   很深刻,很全面的介绍了美国发展壮大的那十年。对于现在的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   才只是读了一点点,看美国的战后,再对比下中国的近代社会发展,了解这个世界的同与不同
  •   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可惜其余二本没得卖
  •   盼望着能够也过这种幸福日子,中国人民能否盼到这个时代???
  •   非常时代,
  •   相同的时代,不一样的诉求.
  •   了解他们,仿佛在看我们,中美之间的不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远。所以,丢掉中国特殊论吧。大家都是一样的。
  •   世界大萧条时期的珍贵资料,推荐阅读。
  •   介绍美国29年大崩溃前后市场的情况。
  •   快递很快昨天定的,今天就到了,给力!还有书也挺好的,给五分
  •   愚者从经验中学习,智者从历史中学习。
  •   大萧条前夕的疯狂
  •   能否对照一下中国的2000年代?
  •   看看美囯历史
  •   无论是哪一门科学,学习其历史永远是很有必要的!
  •   我们正经历没有当初的那个历史。
  •   好书,虽然历史一直被遗忘。
  •   历史会不会重来?
  •   很有历史感,喜欢历史的朋友值得一读
  •   了解历史,观察今日
  •   印刷完美,内容丰富
  •   这个角度的书很少见
  •   在看闲书的时候知道这本书,所以买下来看看。很好。就是定价有点高啊。
  •   希望多了解大洋彼岸的世界
  •   囤货中,书很新囤货中,书很新囤货中,书很新
  •   值得一看,对比当下有借鉴意义
  •   这一套丛书有8本,现在打折的有7本,一本缺货,先买来看看吧,大概翻了一下,写的像小说似的,字数还比较多,内容应该还比较丰富,推荐。
  •   很喜欢这个系列的书,可惜有好几本没货,希望尽快补充货源呀
  •   很不错适合静下心来读一读
  •   还很新啊,我很喜欢啊,好。
  •   内容好,纸张、印刷、装订好,作为特价书,价格也好。
  •   包装得不错,而且大志看了下内容不错..
  •   还没有看 输送来的时候没有塑料薄膜的包装 看起来很脏
  •   书拿回来有道杠,可能是压的,不明显
  •   这一套书都不错,打折以后,物有所值
  •   对比当下的咱们国内
  •   内容丰富,刚好赶上促销,性价比很高
  •   上海财大这一套系的书都不错。
  •   很好,八本买齐了
  •   有灰尘的书 有智慧。
  •   好书 。
  •   书有些残旧但无碍阅读,送货速度够快,价格便宜
  •   其他不多说,这本应该是这个系列里最好的一本
  •   封皮很旧
  •   开拓眼界,涤荡心胸,提高境界
  •   不错,细细品味
  •   看着不错,可是我对金融真的是..
  •   通史 华尔街史 殖民史 一一拜读
  •   未看,应该不错。鉴古知今吧。
  •   还没看,书是全新的。
  •   价钱超便宜,书有附会,但总体说很值。会是一本有帮助的书。
  •   决定多买几本同系列的
  •   写得很不错,有点象中国的现在,只是美d好在多党执政,并且信奉上帝。
  •   泡沫是如何吹破的
  •   内容不错,纸质一般般,字很小很密,影响持续阅读···
  •   还没看:)
  •   比起之前看过的有关那个时代的书,这本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大崩溃只是一个时代的一个篇章而不是全部,从一战结束说起,到威尔逊总统的战后协定哈定总统的无能与丑闻柯立芝总统开启的繁荣时代,及最后崩盘的胡佛时代,当然,还有生活的各种细处观察,禁酒法令的影响,裙子离地的距离,红色浪潮,房产泡沫,作者是个很不错的历史叙述者,对于了解一段历史很有帮助,但就别指望获得一些由作者引发的分析性思考了。
  •   看本书的时候,脑子里总是盘旋着《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镜头,20年代的美国,应该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巅峰吧,这样的时代,总是令人好奇,有一窥究竟的欲望
  •   时代感很强,能够从对美国时代街头的描述看清美国20世纪20年代社会的背景,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   美国的二三十年代与我们现在火热、不顾一切的时代非常相似,大家都需要浮华、阵痛和很长一段时间平稳下来。但是美国当时产生了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不知道我们的时代能不能有谁。
  •   这本书中包含了社会风俗史,比如,穿衣打扮,出行方式,性观念的变化等,也讲了有历史变革意义的重要变迁,比如,经济大繁荣以及大崩盘,还有禁酒令,你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国家实行全面禁酒,会是什么样子吗?
  •   20世纪前期美国发展的很好,突然间货币供应出现问题,萧条了。
  •   文风很幽默,介绍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可是这也不是投资书啊囧
  •   书到手时外面还裹着一层破烂不堪的塑料封皮,但这皮儿已毫无保护作用。封面上尘土满面,左下角也被重重地磕瘪。唉,即便打折它也是书啊,哪能经得起这样的揉搓!内容挺好的,以股市的起伏为主线介绍美国的一段历史。希望当当善待折扣物品!
  •   不断的新生事物、思想、科技、观念的冲撞、生活方式的变换的年代!
  •   了解美国这个年代的发展变化史
  •   纸张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有利于了解20年代的美国
  •   内容很好,希望能令人深思.
  •   还没看完,但是看了前面的部分,觉得挺有意思的,不像一般的介绍历史的书籍很死板
  •   和中国状况两相对照,有点意思。美国的觉醒之路,中国未必能够遵循——本人有点悲观。
  •   不一样的历史记载方式
  •   但是同系列的《忠告》已经读完了,相信作为姊妹书这一本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对于不擅长英语的人来说,读一点类似的讲述地球另一边的经济类的经典书籍,不仅仅有利于开眼看世界,更有利于重新审视自己,规划余生,改变未来。
  •   独特的年代,很少有描写入微的书
  •   作为30年代的书,对20年代的反省已相当深刻
  •   历史类的书,这本算是不错的了,O(∩_∩)O~
  •   专业性很强 需要耐心看完 以史为鉴对比当下 历史重现吗
  •   差不多差一个世代了,对照现实来读仍然好玩
  •   电商大战太好了啊,每月一次吧
  •   看了部分,内容很夹杂,写得粗略一段史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