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景观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关传友  页数:367  字数:37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由关传友著,从文化学、文化史学、哲学、民俗学、地理学、生态学、林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解读了风水林产生、起源、价值、类型和文化意蕴,填补了风水林理论研究的空白。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首先对风水、风水林进行了科学的定义,简述了风水林的类型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概述了中国风水理论的发展历程,对主要的风水术语进行了解释。第三章论述了风水林的产生和价值,认为风水林具有生态、景观、经济等自然价值和审美、文化、文物、旅游等社会人文价值。第四章探讨了中国人在培育保护风水林的历史实践中所展示的风水绿化思想、风水生态伦理思想。第五章选择构成风水林景观常见的四十余种具有吉祥、辟邪作用的树种。第六~八章分别考述了村落、墓地、寺院等风水林的起源、形成原因以及历代培育保护的实践,列举了各地现存的主要风水。第九章选择简介了各地流传的有关风水林的传说故事。结束语部分对现代风水林的培育和保育实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图文并茂,融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从事历史、地理、林学、生态、园林、环境、艺术、美学、文化、民俗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是适合于社会大众的学术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风水的概说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1. 先秦时期:风水思想的发源
2. 秦汉时期:风水理论的雏形
3. 魏晋六朝:风水理论体系的确立
4. 隋唐五代时期:风水理论的不断完善
5. 两宋时期:风水理论体系的定型
6. 明清时期:风水术的泛滥和风水理论的再完善
7. 近代以降:风水的衰落与兴起
二、风水的名词解释
1. 生气
2. 龙脉
3. 形势
4. 水口
5. 天门地户
6. 明堂
7. 点穴
8. 察砂
9. 立向
10. 喝形
11. 引水补基
12. 石敢当
13. 罗经
14. 藏风
15. 补风水
16. 得水
17. 负阴抱阳
18. 宅外形
19. 宅内形
20. 解煞
第三章 风水林的产生与价值
一、风水林的产生
二、风水林的价值
1. 风水林的自然价值
2. 风水林的社会人文价值
第四章 风水林与生态哲学思想
一、风水绿化思想
1. 体现了注重林木景观的风水景观思想
2. 体现了倡导植树的风水绿化思想
3. 体现了禁止毁林的风水护林思想
二、风水的生态伦理思想
1. 尊重生命的伦理思想
2. “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思想
3. “以物比德”的生态美学思想
第五章 风水林构成树种的文化意蕴
一、吉祥树种
1. 松树
2. 银杏
3. 樟树
4. 榕树
5. 榆树
6. 梧桐树
7. 槐树
8. 竹类
9. 桂花树
10. 椿树{
11. 楸树
12. 梓树
13. 合欢树
14. 枫香
15. 七叶树
16. 梅树
17. 杏树
18. 李树
19. 枣、栗树
20. 柿树
21. 玉兰
22. 海棠
23. 紫薇花
24. 柑橘
25. 荔枝树
26. 槟榔
27. 丁香花
28. 木棉树
29. 杜鹃花
30. 瑞香
31. 楠木
32. 梨树
二、驱邪树种
1. 柏树
2. 柳树
3. 杨树
4. 桃树
5. 无患子
6. 桑树
7. 杉木
8. 茱萸树
第六章 村落居宅风水林
一、村落居宅风水林的起源
二、主要村落风水林
1. 徽州村落风水林
2. 客家村落风水林
3. 民族地区的村落风水林
第七章 坟园墓地风水林
一、坟园墓地风水林的起源
二、历代营造和保护坟园墓地风水林的实践
1. 营造坟园墓地风水林
2. 保护坟园墓地风水林
三、各地坟园墓地风水林
1. 皇家陵寝风水林
2. 中华始祖陵地风水林
3. 先贤墓地风水林
第八章 寺庙宫观风水林
一、寺庙宫观风水林的起源
二、历代营造和保护寺庙宫观风水林的成就
1. 营造寺庙宫观风水林
2. 保护寺庙宫观风水林
三、寺庙宫观风水林列举
1. 佛寺风水林
2. 道观风水林
第九章 风水林的传说故事
1. 慈禧、光绪斗风水
2. 朱熹与文公山的传说
3. 万木林的故事
4. 乌鸦不栖“至圣林”
5. 故宫大殿不植树
6. 天水伏羲庙古柏传说
7. “除奸柏”的故事
8. 国子监的“吉祥槐”
9. 鸡声林的传说
10. 一树一经文的故事
11. 乾隆植柳护风水
12. 楷模的由来
13. 于林白皮松的由来
14. 汉光武帝陵古柏故事
15. 伊尹墓地古柏的故事
16. 洛阳关林奇柏多
17. 戒台寺中古松奇
18. 香山古寺松听法
19. 清永陵神树的传说
20. 昭陵古松有寓意
21. 清西陵植树故事
22. “十八棵古榕”的前世今生
23. 林希元种树大嶝岛
24. 四十八村护松山
25. 胡厝林的故事
26. “杀人封山”护风水
27. 严田古樟的传说
28. 正觉寺里古柏怪
29. “插榕青”的传说
30. 有凤来仪的古楠林
31. 蟠龙松的传说故事
32. 土沉香与香港的得名
33. 塔尔寺丁香树的故事
34. 宋湘种植来龙风水林
35. 风水林引发的教案
36. 普照寺有六朝松
37. 都江堰的“万代长青林”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风水理论中重视左右护砂的选择,要求上砂(青龙砂)比下砂(白虎砂)高大,俗语“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抬头望”就源于此。风水理论要求案山要端正圆巧,秀媚光彩,回抱有情,是大吉;朝山要远,高大秀丽,有呈“远峰列笋天涯青”之势。所以朝、案山对穴场的作用,可使穴前收拾周密,明堂开阔,收到融聚生气之效。风水观念认为砂与水有关,砂水相连,砂关水,水关砂。水左来,砂右转;水右来,砂左转。所以风水中理想的风水环境是主山高耸,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朝案山前后有序,一律内倾,似有情之意;砂脚(水口砂)有潺潺流水,环绕缓流。 9.立向 所谓“向”就是风水穴位的坐山朝向。朝向是古代人出于对居住的本能需求,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因人们为使住屋采光取暖,须使住屋面向阳而背阴。西安半坡遗址建筑物的门都面向南方。《诗经·大雅·公刘》中“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诗句,是说公刘在一山冈上立物测影,以定方向。《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有大司徒用土圭“测土深,正日景(影)”之说。说明朝向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古代人对朝向的选择是可以通过生态学原理来诠释的。古代帝王的统治术被称为“南面之术”,《易经·说卦传》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所以古代皇家宫殿、州府郡县官署衙门均取正南向。古代风水师看风水主要做两件事,一是“相土尝水”择地,二是“辨方正位”定向。《管氏地理指蒙》说:“卜兆乘黄钟之始,营室正阴阳之方,于以分轻重之权。……生者南向,死者北首。”又说:“卜兆营室二事,一论山,一论向,为堪舆家第一关键。”深受阴阳五行八卦思想的影响,风水理论将其相融人,认为阴、阳宅的朝向应和宇宙阴阳之气相协调及与宅主的命运相呼应,导致了朝向的超功利性和神秘性。所以千里来龙,关键在一“向”字,得其向,则能得其生气;失其向,则纵有千里来龙,亦无所用。清《地理五诀》认为“寻龙点穴,以水为主,以向为尊”,“向”在地理五要素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向者,龙、穴、砂、水之大都会也。……盖龙本一也,而向能使其生、旺、死、绝;穴本一也,而向能使其有气、无气;砂本一也,而向能使其得位、不得位;水本一也,而向能使其杀人、救贫。”提出“吉凶只在向中定”、“千里江山一向间”、“大地不能随处皆生,好向可以即地而立”等说法。

编辑推荐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图文并茂,融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从事历史、地理、林学、生态、园林、环境、艺术、美学、文化、民俗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是适合于社会大众的学术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风水景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由关传友著,从文化学、文化史学、哲学、民俗学、地理学、生态学、林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解读了风水林产生、起源、价值、类型和文化意蕴,填补了风水林理论研究的空白。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首先对风水、风水林进行了科学的定义,简述了风水林的类型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概述了中国风水理论的发展历程,对主要的风水术语进行了解释。第三章论述了风水林的产生和价值,认为风水林具有生态、景观、经济等自然价值和审美、文化、文物、旅游等社会人文价值。第四章探讨了中国人在培育保护风水林的历史实践中所展示的风水绿化思想、风水生态伦理思想。第五章选择构成风水林景观常见的四十余种具有吉祥、辟邪作用的树种。第六~八章分别考述了村落、墓地、寺院等风水林的起源、形成原因以及历代培育保护的实践,列举了各地现存的主要风水。第九章选择简介了各地流传的有关风水林的传说故事。结束语部分对现代风水林的培育和保育实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图文并茂,融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从事历史、地理、林学、生态、园林、环境、艺术、美学、文化、民俗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是适合于社会大众的学术读物。
  •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相当高深,对建筑、园林的布局都有很大的关系。
  •   内容很多,初次涉猎风水知识,觉得对很多风水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补充,很是受用。
  •   买来研究研究,不错。。
  •   货已收到 不错书的包装很不错。
  •   书还未细读,仅从外观和印刷来说还不错
  •   很好!非常好!非常喜欢这本书。
  •   en 蛮好
  •   好评!!!我很喜欢的
  •   挺好的,质量不错,内容也不错
  •   很不错的一本书。。。。。。。容易看懂
  •   拼凑的物件而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