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健 页数:142 字数:16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鲁迅以其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民性的透彻理解,同时又以渗透着独特人生体验的文学创作吸引着、启迪着并震撼着后来者。鲁迅在创作中更多表述一种情感、精神,对传统的批判表现得很决绝,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就是一次艰辛跋涉之后的心绪感悟,尽管还只能算是一次浅层次的触摸,但毕竟已经开始了探索的行程。
作者简介
徐健(1969-)男,江苏海安人,江苏省海安教育局副科长、教研员,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1年)、省教育厅特聘职教教研中心语文组副组长(2011-2014年)、南通市第四期“226”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2年)、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等期刊发表文章200余篇,编著的《职场语文能力:从怎么想到怎么做》2011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鲁迅的抉择
第一节 学医到从文
解读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层原因及其他
第二节 鲁迅与小说
人性的表现与鲁迅的小说创作
第二章 鲁迅思想与小说创作
第一节 鲁迅思想与小说创作倾向
一、鲁迅思想的嬗变
《呐喊?自序》:鲁迅思想的书序体自传
二、鲁迅的创作倾向
砍头情结与鲁迅小说中的杀人场景
第二节 代表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狂人:一个奇特而复杂的时代呐喊者
狂人,是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主人翁,在他的“狂”的行为背后,折射出其怎样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孔乙己:一个从“站着”喝酒到“坐着”用手走路的人
孔乙己,是鲁迅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人物,鲁迅为什么独爱孔乙已?其人物形象有何可喜和可惜之处?
三、阿Q:一个以“非常”手段求生存的“非常”人
阿Q,是鲁迅最长的一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人物,他是“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但作为集中国国民性问题于一身的人物典型,他的人格特征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四、《祝福》中的“我”:行走在“做梦”和“梦醒”之中
“我”,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祝福》里与祥林嫂故事交织在一起的人物,除了作为小说的叙述结构人物的作用外,这一与祥林嫂命运共生但不能共存的“我”,还向读者言传了怎样的信息?
五、七大人:一个封建专制制度的活化符号
《离婚》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也是揭露和抨击封建礼教、封建社会秩序,为社会底层妇女鸣不平的代表性作品。小说中的爱姑在“离婚”抗争中终因“七大人”的出场而以悲剧结局,“七大人”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
第三章 鲁迅小说艺术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鲁迅小说的语言:20世纪初语言现代化进程中的丰碑
一、语言的精简化:以有限的词语营造无限的意境
二、语言的色彩化:以平实的文字传递多样的心境
三、语言的个性化:以独特的言语塑造个性的情境
四、语言的鲜活化:以多样的修辞营构特指的语境
第二节 鲁迅的社群意识与小说中的人物群像塑造
一、鲁迅对个体价值的认识及其社群意识的形成
二、人物群像的塑造和社群意识的揭示
第三节 鲁迅小说中的寡妇形象与作家的创作心态
一、鲁迅小说中的寡妇形象的类型分析和形象意义
二、鲁迅的寡妇形象创作心态
第四节 鲁迅小说中的狗意象分析
一、狗意象的内涵
二、狗意象的本质
附录一:鲁迅年表
附录二:鲁迅小说目录
附录三:鲁迅著作目录
后记
章节摘录
三是“雇农”。作品中对这类形象的刻画采用的是人物群像和个别典型相结合的方法。人物群像有“王胡”、“小D,’等,个别典型就是阿Q。由此可以看出,阿Q是农民中的“雇农”代表。“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小说要重点刻画的就是“他”这类人。 四是“游民”。都是些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他们是社会生活中的最不安定者。有小说评论家认为,阿Q是“游民”的代表。我以为,“恋爱悲剧”之前的阿Q是“雇农”,“从中兴到末路”之后,阿Q只过了六个多月的游民生活,就在当年的中秋,他结束这种游民生活又回到“未庄”直到被抓去杀头。 我们认为,小说将“雇农”的阿Q作为农民典型来刻画,体现了鲁迅的艺术匠心。因为中国农村地主和农民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地主和雇农之间的矛盾。雇农,不管是长工,还是零工,不仅无土地,无农具,而且无丝毫的资产,只得营工度日。其劳动时间之长,工资之少,待遇之薄,职业之不固定,超过其他人,此种人在乡村中是最感困难者,也是农村中最穷、最受压迫和剥削的阶层。然作为雇农的阿Q,本可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但终因“调戏赵府的佣人吴妈”被迫到城里营生,这就使得他或多或少地沾染了游民的“惰”与“猾”的基本精神气质,从而使阿Q有了一般意义上农民所不具有的“非常性”。北京大学杨伯峻教授关于“雇农”的研究表明,“雇农”阶层在中国产生较早,《左传》记载着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出生后五年或六年),申鲜虞“仆赁于野”,这就说明“雇农”这时已经产生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鲁国的季氏“隐民多取食焉”,隐民就是游民。游民多来自各方,也有很多来自农村。小说中的阿Q,就是来自农村做过一段时间“游民”的农民。我想,阿Q之所以会结束游民生活又回到“未庄”,是因为阿Q的农民本质特征尚未泯灭,那就是靠劳作来营生的“勤劳”。此外,小说还对“雇农”的王胡和小D进行了刻画,这两个“雇农”形象实际上是对阿Q形象的补充,他们填补了阿Q作为雇农的“淳朴”的另一面。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