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技术与管理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式成 等主编  页数:464  

内容概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众服务、水资源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
由王式成等编著的《水文水资源技术与管理》共收到论文近100篇,入选本论文集84篇,涉及水文水资源技术应用、水资源研究、水文分析、水文监测与管理等方面。本书给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闽台水文水资源情势分析研究
木兰溪下游生态补水规划
21世纪前10年安徽省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回顾性评价
浙江省“十二五”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承载力分析
区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分配与水质达标率确定探讨
地面沉降区城市与水利协调发展思路探讨
运用水文学原理化解城市内涝之我见
赣江水沙关系及其变化研究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
安徽淮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演变分析
浦东新区东南片地区引清洗碱工程效益分析
从太湖主要出水河道水质的变化看太湖综合治理效果
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江西省重点湖(库)水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赣西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苏州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九江市主要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南昌市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改善淮南市水资源条件的对策与建议
苏州市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及思考新《水土保持法》特点分析
2010年淮北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水文技术应用
沂河梯级橡胶坝调度运用实况对洪水影响分析
基于日本数值预报产品的面雨量预测应用检验
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推求工程设计流量
阜阳城市地面沉降区水文站点水位修正方法研究
电波流速仪及巡航式微波测流比测试验成果分析
ADCP流量在线监测指标流速法的应用
安徽省防汛抗旱视频监视系统工程建设与应用
浅谈Excel电子表格在水利普查清查成果审核中的应用
大跨度水文缆道信息采集系统在赣江的应用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信江2010年6月特大洪水防洪减灾中的应用与效果
小议水库群优化调度
水文电子设备的干扰和抑制
浅析水文在水资源“三条控制红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强化计量认证,提高水环境分中心实验室监测与分析能力
第三部分 水文分析
复杂水流条件河段岸线规划数值模拟研究
水波分析技术在单站径流特征分析中的应用——以淮河干流鲁台子站为例
淮河流域年降雨量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淮河蚌埠闸以上区域枯季径流预报初探
淮河流域淮北平原排模公式比较分析
南四湖洪水预报调度模型研究
从大沙河水位流量变化谈防洪特征水位调整
新建龙潭沟水库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北川新县城城区段安昌河治理工程设计洪水
水库防洪调度方案编制中日净雨与24h径流深关系分析
安徽省旱情等级评估应用标准研究简介
山东省胶东地区暴雨洪水特点研究——以黄水河流域为例
新建庄里水库泥沙淤积分析
淮河干流蚌埠闸以上区域水文特征分析
沂河临沂以上拦河闸坝对洪水的影响分析
鄱阳湖春季枯水及其变化分析
江西省水文特征分析
淮河流域城市水文问题的初步探讨
岸堤水库施工期允许最低起始水位计算
福建泰宁2010年洪水灾害调查分析
宿州、淮北24 h和3 d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
浅谈小清河中上游输水的可行性
沙箱法测定土壤田间持水量
乐安河流域中长期水文预报规律分析
滁河流域悬移质泥沙分析
南昌市城市暴雨特征分析
昌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初步分析
吉安市2010年暴雨洪水分析
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以新疆喀河为例
第四部分 水文监测与规划管理
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编制的体会与思考
福建水口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水库调度原则的适用性及调整的可行性研究
淮河流域跨省界河流(区域)水资源水量监测站网规划
鄱阳湖滨水网区水文站网评价与调整
南四湖水量监测及测验方案设计
2010年颍河阜阳站洪水预报误差分析及对策研究
巢湖闸水文站扩孔前后流量整编方法探讨
安徽省水利信息化成就和发展思路
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质监测与服务探讨
赣江中下游流域枯水监测预警预报的几点认识
浅谈水文工程建设管理
吉安市山洪灾害特征与水情站网合理布设初探
景德镇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办法的探讨
南昌地区地下水监测系统建设初探
完善水情分中心建设服务防汛保民生
沐浴水利改革发展的春风,加强水文事业的持续发展
水文行业职工主观幸福感调研与浅思——以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为例
淮北平原区农田水利规划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时期城市河道管理的体会与思路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2流域水资源条件对我市的影响 淮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的500~80%集中在汛期(6~9月)。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其淮干控制断面鲁台孜站多年平均下泄水量达216亿m3,但绝大部分以洪水形式外泄,无法有效利用。由于年际降水变化极大,会造成某年度或时段流域性特大干旱,甚至连年干旱。对比淮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段和程度,与全流域的总体情况是完全对应的,淮南的干旱是淮河流域性干旱的一部分,也是其直接影响的结果。根据《淮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全市提水工程的总规模完全能够满足用水要求,干旱主要是由于时段内上游来水量极度萎缩、可用水量严重不足造成的。 2.3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地可控制水资源量的不足,导致淮南用水必须完全依靠淮河及其支流的外水补给。淮河干流目前提供了全市80%以上的农业和90%的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淮河丰枯年际变化大,正常年份洪水虽无法有效利用,但不致造成水资源的短缺。但在枯水年份,尤其是特枯年份或遇连续枯水年,上游来水和当地水资源同时急剧减少,用水困难问题将不可避免。同时,由于水资源调配管理原因,枯水时期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争水矛盾突出,水质恶化造成可利用水量减少,加重了地区缺水的程度。 在近期水资源状况没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能否利用已建工程,通过调度和改造,增加蓄水量或供水量,从而提高供水的保证程度呢? 3 工程利用分析 3.1行洪区利用可行性分析 1)行洪区概况 淮南市境内现有六处行洪区,按自上而下分布分别为董风湖,上、下六坊堤,汤渔湖,石姚段,洛河湾。其中董峰湖、汤渔湖位于河道左岸;上、下六坊堤位于河道中间;石姚段、洛河湾位于河道右岸,接近城区。行洪区总面积127.2 km2。 淮南市境内可以作为城市和企业取水水源地的行洪区只有石姚段和洛河湾。下面以洛河湾为例,分析利用行洪区作为蓄水工程的可行性。 2)技术可行性 洛河湾行洪区地面高程17.0~21.0 m,蚌埠闸目前控制运用水位为17.5 m,正常关闸运用条件下,鲁台孜与蚌埠闸间比降很小,不具备引淮蓄水条件。《淮河中游洪水资源利用研究》中,对满足蚌埠闸控制运用水位为17.5~18.0 m的典型小洪水进行分析,因洪峰流量的不同,淮南站水位大多在18.5~19.5 m,总蓄水深度约2.0 m,总蓄水量约3 000万m3,由于水深较小,实际可用水量在1 000~1 200万m3左右,数量有限。

编辑推荐

《水利科学丛书:水文水资源技术与管理》给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水文水资源技术与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