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积寅 编 页数:6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國画論大辭典》,本辞典系介绍和研究中国画论,供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日常检索用的大型专业工具书,共收有古今词条3000余条。
作者简介
周积寅,男,1938年生,江苏泰兴黄桥人。1962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后留校跟随俞剑华教授进修,从事中国画论、画史教学与研究以及书画创作。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编有《中国美术通史》卷五、六“明清美术”并参加撰写(荣获1987年中国图书奖)、《中国画艺术专史丛书》(人物、山水、花鸟卷,其中人物卷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画派研究丛书》(15卷)、《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16卷)、《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13卷)等;著作有《郑板桥书画艺术》(荣获1985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画论辑要》(荣获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99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优秀美术图书奖、2004年由日本学者远藤光一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吴派绘画研究》(荣获1994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郑板桥》(荣获199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沈铨研究》(与日本近藤秀实合作,荣获1999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战国至宋代卷、辽至元代卷。与王凤珠合作,荣获2003年江苏省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历代画论》(荣获2007年中国优秀美术图书金牛奖、2008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周积寅美术文集》、《天道酬勤》、《苦乐斋书画论稿》、《上下求索》等30余种;发表论文300余篇。著述凡1000余万字。
书籍目录
中国画名词术语篇
中国画论词句篇
中国画论作者及有关作者篇
中国画论著述及有关著述篇
附录一 中国画论研习工具书目
附录二 中国画论研究论文录目
词目笔画首字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绘画,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漆画等。在世界画坛上是极少以国家名称命名的画种之一。在古代画史画论中称之为画、画绘、丹青、图画、图绘、绘事等。明清以来,西洋画(洋画、夷画)传人中国之后,遂有中国画、中画、儒画、国画、国粹画之说。明末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最早使用了“中国画”一词,明末顾起元《客座赘语》载其论画:“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之人面躯正平,无凹凸相。吾国画兼阴与阳写之,故面有高下,而手臂皆轮圆耳。凡人之面正近阳,则皆旺而白;若侧立,则向阳一边者白,其不向阳一边者,眼耳鼻口凹处,皆有暗相。吾国之写像者解此法,用之,故能使画像与生人亡异也。”利玛窦所说“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是与西洋画相比较而提出来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国画)一词,被我国学者、画家、画论家康有为、陈独秀、鲁迅、徐悲鸿、刘海粟、俞剑华等人的著述中采用。1926年,同光《国画漫谈》云:“年月日,我说不清,总之自有所谓‘国画’在中国学校中成为一种科目起,‘洋画’也和其他科学一样,为中国人士所学习而且被欢迎起来了,因此‘国画’之名,遂应运而生,原这名之所由立,本系别于洋画而言。”中国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图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已逐步形成各种风格、流派,成就辉煌,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绘画宝库中,自成体系。今天作为中国的主要画种之一的中国画,专指古代的卷轴画和以中国特有的毛笔、墨、颜料、宣纸、绢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进行创作的绘画。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因功用之别,形成了民间画、院体画、文人画三大体系;二十世纪以来,绘画史论家多习惯于将中国画概括为人物画(包括历史故实画、仕女画、肖像画、道释画等)、山水画(包括山水、台榭、宫室、屋木舟车、小景杂画、界画等)、花鸟画(包括花卉、翎毛、走兽、蔬果、虫鱼、梅兰竹菊等)三大科。人物画成熟于战国,山水、花鸟至魏晋、隋唐先后形成独立画科。按技法形式分为工笔(细笔)、写意(粗笔)、钩勒、设色、水墨等。设色又有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之分。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干湿浓淡、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空白等来描绘物象的质感。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受特定的时空束缚。画幅形式有长卷、立轴、条屏、横披、斗方、册页、扇面等,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潢之。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天人合一,物我两化;要求“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工笔画多侧重于审美客体形象的刻画,写意画多侧重于审美主体情感的抒发。中国画注重人品与画品统一的创作原则,体现了传统美学的正统观。中国诗文、书法、印章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中国画与诗文、书法、印章相为表里、熔于一炉,与中国传统的戏剧一样,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这一显著艺术特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的改革家、政治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同时,在美术上极力批判文人画,尤其是“四王”的山水画,主张“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改良中国画”,引发了关于中国画前途的论争。所谓“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改良中国画”,绝不能理解为将“中国画”改良成“西洋画”。中国画在面临历次外来绘画的冲击中,最能吸收外来绘画有益的东西,吸收的结果,是丰富与促进中国画的发展,而从未被代替,反而会变得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真正对西洋画的学习和借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从二十世纪初至抗战前夕,我国派往日本与欧洲的留学生学习美术者约五十余人,这是我国美术史上从未有过的。
编辑推荐
《中国画论大辞典》是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