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魏枢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前言
百年来在世人的心目中,昔日上海的都市形象就是洋街、洋房、洋货、洋装,就是洋人租界那块不大的地方。租界周边都是“乡下”,从咫尺近旁的周边去租界才算是“去上海”,即使七百年历史的上海老城厢,与之相比也是相形见绌,被抢去了古“上海”的旧时风光。 但是上海毕竟是中国的上海,对于上海近代都市发展而言,洋人“永租”了苏州河-黄浦江交汇段并扩向西南,华人便立足黄浦江-长江延伸段而经略东北;洋人造就了西式的摩登上海,华人便另辟中式的本土上海。华、洋之间于是各倚天时,分享地利,在共处分治中持续展开空间的博弈,构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中的独特历史画卷。 产生于1930年的“大上海计划”,就是在民国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以上海东北的江湾五角场为中心形成的一部兼具现代性和本土性的宏大都市计划,也是近代上海较早、较完整的一部城市规划文献,并得到了部分的实施。回顾“大上海计划”,对上海近现代都市演进脉络和未来走向的把握,都会有比较特殊的启迪作用。 魏枢的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以此为题,对“大上海计划”的始末、在都市营造中的得失,以及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运用和发展,进行了整体深入的探讨,是一项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实践参与价值的重要学术成果,相信出版后会得到学界内外的关注。
内容概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上海计划”可以称为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史的分水岭。 本书将上海城市规划体系的变迁放回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嵌入特定的制度脉络,将其视为都市计划在中国的移植转化,对“大上海计划”的时代背景、重要内容、技术特征、运作模式及延承与变异进行考察;最后,以史立论,对上海城市规划变迁和空间演进的历史意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展望。 本书可供城市研究人员、城市规划人员阅读,也可供社会学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
书籍目录
0 导言 0.1 研究的缘起 0.2 核心概念的界定 0.2.1 华界 0.2.2 大上海计划 0.2.3 都市计划 0.2.4 市中心区域 0.3 现有研究文献 0.3.1 上海城市史研究 0.3.2 上海规划史和建筑史研究 0.3.3 有关“大上海计划”的研究 0.4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1 “大上海计划”的由来 1.1 近代上海的都市空间 1.1.1 繁荣与病态的城市 1.1.2 空间特征形成的原因 1.1.3 繁荣表象下的危机 1.2 “大上海”的空间概念 1.2.1 华界早期的市政机构 1.2.2 淞沪特别市 1.2.3 淞沪商埠督办公署 1.2.4 上海特别市 1.3 都市计划的动机 1.3.1 华界的困境 1.3.2 都市计划的动机2 “大上海计划”的内涵 2.1 理论背景 2.1.1 民族复兴的社会思潮 2.1.2 西方规划理论与市政技术的引入 2.1.3 建筑体系的移植与建筑观念的转变 2.1.4 早期的华界发展构想 2.2 计划的动态过程 2.2.1 “大上海计划”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2.2.2 决策过程中的考虑 2.2.3 新市区的选址过程 2.3 内容及关联域 2.3.1 “大上海计划”的总体框架 2.3.2 《市中心区域计划》 2.3.3 行政区的计划 2.3.4 功能分区概念的引人 2.3.5 道路计划的进步与局限 2.3.6 港口、铁路、机场计划的变迁 2.3.7 空地及园林的变迁 2.3.8 公用事业与卫生设备的演进 2.4 建筑设计与风格 2.4.1 行政中心的建筑 2.4.2 市中心区域的其他建筑 2.4.3 旧市区建筑的整理 2.5 计划的特征与评价 2.5.1 技术特征和核心内容 2.5.2 文化特征与思想内涵 2.5.3 成就与局限3 “大上海计划”的运作 3.1 市政制度的形成 3.1.1 法律框架和政府组织 3.1.2 土地制度 3.1.3 市政管理章程及规范 3.1.4 市政机构的组成及代表人物 3.2 建设方式与资金来源 3.2.1 建设主体与建设方式 3.2.2 建设时序及构想 3.2.3 资金来源 3.3 运作及终结 3.3.1 旧市区的整理 3.3.2 市中心区域的土地征收 3.3.3 市中心区域的土地招领 3.3.4 市中心区域的建设过程 3.3.5 市中心区域空间与场景演进 附:市中心区域相关建设遗产统计表 3.4 运作模式及效用分析 3.4.1 集权政府下的市政制度 3.4.2 建设模式与土地运作 3.4.3 公共资本与相关政策 3.4.4 效用评价及原因分析4 “大上海计划”的延承与变异 4.1 日据时期的都市计画 4.1.1 都市计画的背景 4.1.2 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4.1.3 都市计画的演变及主要内容 4.1.4 建筑设计 4.1.5 都市计画的实施 附:日据时期建设遗产统计表 4.2 “大上海都市计划” 4.2.1 城市背景 4.2.2 都市计划理论和法规体系的转变 4.2.3 “大上海都市计划” 4.2.4 “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影响与局限 4.2.5 “大上海都市计划”时期的江湾五角场 4.3 计划经济时代的江湾五角场地区 4.3.1 计划经济体制与城市规划 4.3.2 江湾五角场地区规划与建设的变迁 4.3.3 计划经济时期的江湾五角场 附:1945—1966年江湾五角场地区建设遗产统计表 4.4 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 4.4.1 规划理念与规划模式的历史演变 4.4.2 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影响5 结论与展望 5.1 “大上海计划”得失的历史经验 5.1.1 永远的土地问题 5.1.2 谁的规划,谁的城市 5.1.3 中国式大规划 5.2 聚焦新时期的江湾五角场 5.2.1 新的规划前景 5.2.2 规划运作的成果 5.3 “市中心区域”的空间遗产及再生展望 5.3.1 都市计划的空间遗产现状 5.3.2 保护与再生的前景 附:江湾五角场地区建筑遗产统计表附:“大上海计划”大事记参考文献图片来源名词索引致谢
章节摘录
4.2.1城市背景 1945年8月15日,经过中国人民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抗战期间,以英、美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为先导,百余年来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基本废除,大部分租界收回,领事裁判权被废除,被日本强占半个世纪的台、澎列岛即将回到中国的怀抱,中国在联合国任常任理事国,百年积弱的中国一跃成为“五强”之一。这一切,使国民政府、国民党的威望空前高涨。 日本的失败,使国民党突然面对一笔巨大的财产,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这笔财产使得国民党的声誉在几个月内从高峰跌到了谷底,“接收”很快变成了“劫收”。1945年9月,上海成立了“敌伪机关及资产接收委员会”,10月又成立了“不动产处置委员会”和“敌伪侵占平民工商企业处置委员会”。以后各种有关机构越来越多,甚至谁只要有一两杆枪,就可以军管之名横行,以搜捕卖国投敌分子为名,抢占房产,强行抓人,“接收”各种财富。日伪的许多财产其实是掠夺中国公民的私产,理应归还原主,但“接收”者往往找出各种理由拒不归还,甚至将其盗卖。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最重要方面,但许多接收大员却正是金融投机的“推手”。日本投降,使沦陷区使用的伪币作废,但中央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向沦陷区投放大量法币,所以一时还不能不继续使用伪币,其“身价”自然大贬。不少接收大员随身携带大量法币进行黑市兑换,同时“利益集团”居然有意推迟确定法币与伪币的兑换率,以牟取更多非法暴利,加剧金融动荡。混乱的金融管理,导致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 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吴国桢在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对此痛心疾首。“由于事先并未对接收作周密的安排,没有制定一个确保良好和有效管理的计划,以致出现了狂乱的抢夺”,“政府所有的各种机构均受权接收敌产,但却没有作集中监督”。接收大员们“表现得就像是自己人民的征服者”,“正是由于他们的恶劣行径,国民党政府开始很快失去威望”。吴国桢认为这和蒋介石当时的特殊处境及国民党的不善体制有密切的关系。蒋介石“太专注于共产党问题了”,以至于没有注意到接收中严重的腐败问题。此外,他还反复强调:“这正是由于我们政府的整个体制不好”,“一个独裁政府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个人,敢于对独裁者直言这些事,除非他们有确凿的证据,即使有,也仍然会犹豫不决,因为害怕可能因此树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