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对大量性定制的回应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史晨鸣 著  页数:1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纵观最近几十年的经济与技术发展史,探讨了在“大量性制造”模式向“大量性定制”模式演化的宏观经济技术背景下,设计技术由二维非数字化手段向三维数字化技术发展、由串行技术向并行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探讨了技术与经济间的互动机制,提出了设计制造技术将向“集成化”方向发展的预见。  社会经济技术背景的变革必然会在建筑学领域得到一定形式的回应。《建筑学对大量性定制的回应》在大量性定制的经济技术背景下,深入分析三维数字化技术和并行技术普及之后,建筑学所表现出的与其他工业系统越来越强的集成化倾向,提出了“集成建筑学”的理论设想,并分析了集成化进程对建筑师的工作方法、建筑设计和建筑师职能以及建筑设计思潮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作者也从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系统论等角度讨论了集成化进程所潜藏的危机,并对当下的建筑设计思潮保持了冷静的批判立场。  《建筑学对大量性定制的回应》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及建筑学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1.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选题背景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全书结构2.变革的根本动力 2.1 加速式的发展及市场的异质化 2.2 数字技术提供的支持 2.3 新的经济理论3.大量性定制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势 3.1 新模式的生产机制 3.2 新模式的研发机制 3.3 新模式的营销机制4.设计系统的回应 4.1 对设计环节的新要求 4.2 非数字化二维设计到数字化三维设计的转变 4.3 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对大量陛定制模式的回应 4.4 由串行工作模式向并行工作模式的转变 4.5 数字化并行设计一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演化 4.6 设计师的角色转变5.建筑学的回应 5.1 三维数字化并行建筑设计技术得以普及的前提 5.2 建筑学的初次回应6.走向集成化的数字时代建筑学 6.1 变化的标准 6.2 对节奏的适应 6.3 过程的集成 6.4 职能的集成 6.5 集成化背后的建筑师7.已经或即将到来的变化 7.1 新的倾向 7.2 风格转变的时机 7.3 经济与技术的作用 7.4 建筑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新风格的诱因8.集成化的极限 8.1 建筑师的极限 8.2 普遍的关联性 8.3 计算机的极限 8.4 系统的极限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4)既有的专业化制造技术不能满足可变性生产的要求。要创造多样化,就需要首先实现生产过程的可变性。(5)所以,必须对全生产系统加以改变,必须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反应速度,生产高质量产品。这需要通用性强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娴熟的工人。(6)由于新产品比标准化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就可以适当提高。这一部分额外的利润正好可以弥补由于生产批量减少而造成效率相对降低所带来的损失。而且,当制造商取得一定经验后,成本可以控制在原有水平,甚至更低。(7)这时,新的市场空白变得更小,要继续取得成功就必须使生产更快速、产品更多样。生产技术的进步必须更快,而产品研发周期必须更短。(8)更短的研发周期带来的是更短的产品制造周期。为了更贴近消费需求,必须对制造技术与过程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更新。(9)这又进而造成对现有产品需求的减少和市场的进一步分解,但同时也使消费者更青睐于选择那些成功实现了多样化的企业。用更多样的产品来填补更小的市场空白,就成为制胜的关键。由此就形成了一轮又一轮循环。其最关键特征就是不断“加速”:加速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加速的研发过程,加速的生产制造过程。速度的压力迫使既有制造技术模式脱胎换骨。2.1.5 新制造技术模式的目标加速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加速的研发过程,加速的生产制造过程,这是加速发展的社会强加给各个行业的压力,尽管这一压力是人类社会自身造成的,但是人却似乎无力控制它的发展,只能通过自我调节来不断适应环境。毕竟,这种加速带给了我们不断丰富的物资与服务,不断增加的财富,和更舒适、丰富的生活。

编辑推荐

《建筑学对大量性定制的回应》是城市规划·建筑学硕士论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筑学对大量性定制的回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错的一个题材,有点学术研究的含量,2010年出版的时候应该还是比较新的课题。但放到3年后来看,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就显得不那么新了。但还是有启发性的。不过作者对制造还不够熟悉,谈到制造方面的例子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过硕士论文能够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