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缉宪 页数:140 字数:15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经过一年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丛书是东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关于空间研究的系列新作,林林总总十多种,代表了当代中国学者关于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的前沿性、原创性和综述性的研究成果,内容覆盖城市与区域研究的方方面面。 21世纪我们的生活什么最离不开——城市和区域。这主要在于:首先,气候变化、能源、生态、人口和环境等问题,这些我们曾在20世纪已经预见到的危机,现在一一变成现实,我们将如何面对危机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城市和区域这样的空间研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次,城市与区域空间是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载体,也是人类社会竞争的主要场所,空间利用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地区人类社会的富裕程度和时空效率,另一方面也彰显了这些城市与区域的文明和价值取向。第三,中国城市和区域是当代变化最快的空间,测度和把握城市与区域发展,离不开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 总之,可以说,在中国盛世巨变的浪潮中,《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丛书应国家发展而生,与城市和区域共成长,以中国研究特色立身,以研究创新选材,以独到空间见解立言,可以成为科学家、规划师和管理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研究平台。专此赘言,是为序。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有:介绍中国沿海城市发展港口的主要动力和相应的政策背景,探讨中国港口城市的四个关系,研究外部因素如何影响个别港口城市的发展,回顾和评论国家政策与体制对于港口城市发展的作用。 本书町供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学习。
书籍目录
1 导论:作为全球化界面的沿海港口城市 1.1 导言 1.2 三组基本概念 1.3 本书的结构2 港口城市研究背景与港城关系分析框架 2.1 港口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贸易格局的演变和海运技术的进步 2.2 港口城市发展的现实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 2.3 港城关系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3 港口与城市的经济关系和功能关系 3.1 港口对所在城市的经济贡献 3.2 港口与所在城市的功能关系 3.3 港口与城市的动态经济互动 3.4 港口—城市功能关系的演变 3.5 香港案例分析:从加工贸易城市到世界级国际金融与服务业区域中心 3.6 本章小结4 港城空间关系 4.1 引言:从港城的空间规模关系谈起 4.2 港口与其所在城市之间的空间分布与演变 4.3 港口城市的空间尺度 4.4 城市产业分布与港口区位的相互关系 4.5 生产贸易物流一体化的工贸港特区 4.6 港口新城及其规模(scale) 4.7 本章小结5 中国港口城市的外部网络关系 5.1 导言 5.2 中国港口对外连接度研究 5.3 港口与腹地的关系:福建案例分析 5.4 结论6 港口城市的管治关系 6.1 港口与其所在城市的管治关系 6.2 特定区域内各港口城市之间的关系 6.3 本章小结7 特定区域范围内港口城市之间的关系 7.1 大珠江三角洲港口的竞争、分工与合作 7.2 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的关系 7.3 本章小结8 全球化下中国沿海多层次港城关系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 8.1 全球化带来的中国沿海港口城市大发展 8.2 中国的多层次经济发展沿海化:过程、特点、原因 8.3 中国港口城市间的竞争与分工 8.4 港城空间关系重组:相同的跳跃和不同的烦恼 8.5 港口—物流—贸易空间一体化形成的“飞地” 8.6 沿海化第三阶段 8.7 本章小结9 总结与前瞻:中国港口城市迅速发展的原因与前景 9.1 总结:中国港口城市互动发展的三大基本特征 9.2 中国港口城市未来的问题与前景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双标价50美元的世界名牌运动鞋,从中国的珠江三角洲产地送达美国各大城市的沃尔玛商场的全程运费仅仅50美分。人们不得不感叹,近三十年世界海运业的巨大进步和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果——中国成为全球市场经济圈的一部分,而世界经济也从此得到改观,因为中国是全球化过程的重要一环。这一环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流、政治的摩擦、文化的冲突和渗透,更从此改变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地区和城市自身。这些地区和城市主要在沿海,因为过去二十多年外贸的实际产生地和对外交流的渠道都集中在沿海。这种集中度有增无减,到2007年为止,沿海省市已经占到全国对外贸易总量的939/6。无论这个沿海化发展是否是一种成功,二十年巨变的本身就已经值得认真总结和探讨。探讨的方式和角度不同,自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笔者是学经济地理出身,认为全球化带来的中国港城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应该也可以从运输地理角度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所以写这本书,提出自己的看法。 水运是最古老也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港口城市是在具有这种传统运输方式连接的地点发展出来的人群及其社会经济活动的聚落。自然,这些城市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就是可以通过水上通道完成与其他地区和城市的贸易往来,达到经济上的繁荣。不论是中国历史上明代的泉州还是20世纪的上海、香港,不论是英国的伦敦还是美国的纽约、洛杉矶,不论是东南亚的新加坡还是南非的开普顿,就连内河港口城市芝加哥、曼彻斯特、武汉,也无一不是如此。于是,“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近年来经常出现在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种种文件、讲话和报道之中,用以描述港城之间的互动关系。交通部也在2002年提出港城关系是中国港口界要处理好的五大关系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